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群众路线背景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研究

  一、群众路线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思想引领
  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
  在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形势下,推进建设需要栋梁之材――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与所处环境达到和谐状态而必须具备的一种增和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振兴和发展。通过查阅已有成果及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已经是当前大学生的通病。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最终实现结果就是:走向社会,服务群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发挥强大的知识和技术支撑,这需要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也是评价高等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准。然而,高等教育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最后阶段,在群众路线背景下,在校期间通过采取一些可操作性的应对措施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新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二、群众路线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要求
  (一)群众路线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新要求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精英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的进步,以服务于日新月异的社会化发展。换句话说,高等教育的作用是实现“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即通过知识的传输和实践的历练,使学生个体自然而然地接受社会期望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一员。
  人的社会性就是将个人“小我”融入到社会“大我”之中,并在融合的过程中创造价值,融合过程越和谐创造价值越大。教育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拓宽教育范围,拓展教育的平台,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成一体,让学生在学校接受系统的知识体系的同时能够更多的了解社会、更快的适应社会。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最后环节,应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出发,在群众路线下在高校搭建有针对性的培养体系是高校教育者要思考的问题。
  (二)群众路线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新内容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的观念和意识、知识水平、工作能力、社会交往、社会生活、心理素质等方面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和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对社会环境的一切变化发展和刺激能够作出积极、恰当、正常反应的能力,是大学生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知识才干参与社会实践实现人生目的的一项重要的综合能力。根据调查,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强弱与创造的社会价值大小相关联,社会适应能力越强,抓住机会越多,社会贡献越大,价值实现越高。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能力:
  1.自我认知能力的现状
  自我认知能力是指自我意识能力,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和认知的能力意识。
  据调查,当前大学生心理与生理并未达到同步增长,自我认知能力与当前社会需求也并未同步,一方面自认为是天之骄子,另一方面对社会知之甚少,从而表现出认知依据狭窄、浅表,自大或自卑等现象。
  2.独立生活能力的现状
  独立生活能力是指个体在进行自我教育、管理、服务中不依赖他人去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据调查,当前大学生在传统观念和教育体制下形成家庭及学校严管和包办,有问题找家人和老师。表现出:生活不能自理,经济缺乏节制,从而焦虑和无所适从等现象。
  3.学习能力的现状
  学习能力是指个体通过观察和参与新的体验、把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并将它转化为自身的本事的能力。
  据调查,当前大学生很难从填鸭式到开放式学习和唯一目标到无目标学习的转变,表现出: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从而导致厌学,迷茫和困惑等现象。
  4.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个体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与周围环境和信息之间的联系、沟通、转化、处理等过程协调的能力。
  据调查,目前由于社交礼仪缺乏,社交经验不足,社交途径狭窄,从而导致言行举止不当,容易紧张等现象。
  5.应对挫折能力的现状
  应对挫折能力是指个体面对逆境时心理弹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据调查,当前大学生脱离家人和老师的严格控制和帮助后,一是没有经历过挫折训练,二是没有亲身经历过事件突变,因此表现出幻想、孤立、攻击、推诿等现象。
  6.实践能力的现状
  实践能力是指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目的地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所显现的综合能力。
  据调查,当前大学生在家庭教育的阻碍下,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在社会环境的不支持下,很难有社会实践的时间和机会,因此表现出:动手差,找不到实践场所,害怕等现象。
  以上这些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现象与群众路线有很多背离的表现,在进行社会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
  三、群众路线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正确认识自我,提高抗挫能力
  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包括认识“真实的我”和认识“残酷的现实”,正确分析和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了解优势和劣势,不断调整和适应环境。
  只有正确认识了自我和环境,在现实变化中才能正确分析自己的定位,才能避免出现过分自傲和自卑,才能遇到挫折及时地解决问题,从而更快的融入新环境,投入新生活。
  (二)加强学习能力,提高实践能力
  宋代文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学习才是学子永不枯竭的知识源泉。当代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应把更多的时间、资源用来充电。
  马克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栋梁,应该自觉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以丰富感性认识,磨练意志,在社会适应中提高实践能力。
  (三)锻炼独立生活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人是独立的个体,也是社会一分子,只有完全独立才能真正走向社会,因此,锻炼独立生活能力,是作为社会人的前提。从对他人的依赖到独立生活,这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也是健康、成熟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当代大学生完成使命是要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将个体充分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就要提高人际关系的能力。
  以上三个提高是三个组合,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培养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学生自主意识是基本条件,而通过课堂、课外、社会三个平台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是关键环节。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在各环节中一定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
  1.课堂――教师的培养
  高校课堂中教师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教师既要是群众路线的施教者,也要是群众路线的践行者。课堂上教师的传授是最直接最快速的传达方式,也是检验和调整社会适应能力的第一场所。教师必须改变教法,要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逐步引导学生的自我思考,深入学生中,了解他们,要通过理论案例讲解和活动加以辅助,进行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具体如:如何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应用模拟演练、实战训练、游戏训练、情景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课外――学校的培养
  高校课外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增强服务意识,必须坚持维护学生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要了解社会需求,做好调查研究,坚决杜绝和制止损害大学生利益的决策和方案。
  课堂是个小范围,单个教师的力量也是有限的,高校应该发挥高等教育作用,将阵地打实。具体如:首先是做好培养方案,其次是优化教师结构,第三是改善教学管理,第四要提供多种渠道。第五是做好总结,师生通过各阶段、各层面的活动,切实感受到书本理论和实践的差异,在不断总结研究中更好的去结合实际进行群众路线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培养。
  3.社会――社会的培养
  社会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社会是大学生最终服务对象,因此社会必须更多更好的接纳大学生来锻炼。群众路线贯穿社会教育不仅体现了社会教育服务群众的本质,更有利于社会教育在学生中顺利开展。
  教育容易局限在校园,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下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活动,就是要改变大众的思想,让大学生和社会接触,相互了解,在具体参与和交流中,才能得到指导,及时获得最为真切的群众技能和理论,在实践中自觉地践行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生综合能力才可以提升,社会发展才可以满足。
  总之,高等教育积极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强课堂教育、课外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给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以正确的教育、指导和反馈,通过自身不断的调整和完善,通过外界不断的鼓励和帮助,引领学生更好的发展,自信的走向社会,实现群众路线背景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目标。

相关论文

路线群众背景能力大学生社会
浅谈大数据发展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内部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试论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大数据背景下日化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策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