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提高学生成就动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257-02
  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完成某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工作,并试图达到某种境界的内部驱力。许多研究表明,影响成就动机包括主观因素(年龄、能力、成败经验、努力程度)和客观因素(成长环境、工作性质、任务的难易度)两个方面。成就动机理论的提出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莱兰认为,人们的成就动机有利于社会经济地发展;著名的心理学家D.克雷奇认为成就动机地激发也是工业社会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作为对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教育事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质量的好坏也必然受到学生和教师成就动机的影响。由于高职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成绩在同龄学生中都是处于偏下的水平,加上社会上对于高职院校的评价等原因,这些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就比较低。所以,分析和激发高职学生的成就动机,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还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变得简单而有效。把当前的高职学生培养成具有高水平成就动机的人,对于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要了解学生和教师成就动机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
  一、学生成就动机的特点
  (一)研究对象
  笔者对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总共选择11个班级,其中,一年级选择313人,二年级选择139人;总人数里面班干有110人,非班干学生342人。
  (二)研究工具
  笔者采用是由挪威心理学家Gjesme.T和Nygard.R编制的成就动机量表(见附录)来对本校的学生的成就动机进行调查。此量表在我国的应用十分广泛,其最主要的特点是测量成就动机的两个方面――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前15题是关于追求成功动机的测试,后15题是关于回避失败动机的测试。
  在追求成功的动机影响下,个体会主动选择难度较高的任务,并准确地选择合适的策略以保证高质高量地完成任务。在回避失败的动机影响下,个体的选择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逃避型的,个体为了避免失败而选择逃避任务;二是积极型的,个体会十分的积极、努力,以避免失败。
  (三)测试结果
  1.统一性:就整体而言,所有的学生回避失败的成就动机要明显高于追求成功的成就动机。
  2.差异性:以不同的年级为例,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成就动机存在很大的差异,二年级追求成功的成就动机要明显高于一年级,而一年级回避失败的成就动机要明显高于二年级。
  以是否担任班干为例,担任班干的学生回避失败的成就动机要明显高于不担任班干的学生,而不担任班干的学生追求成功的成就动机要明显高于担任班干的学生。
  二、窥探造成学生产生成就动机差异的原因
  就整体而言,之所以学生会出现回避失败的动机明显高于追求成功的动机,其原因要追究到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一直以来,中国的应试教育制度让他们从小就为了升学、考试而努力,从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考试让学生疲于应对,形成逆反心理,害怕甚至厌倦考试,因此,当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环境地转化让他们在学习中追求“不失败”就好,因而放弃了对更多目标追求。
  就差异性而言,在年级方面存在的差异可以从适应性的角度来解释。大二学生追求成功的成就动机比大一的高,是因为,大二的学生在经过一年学习后,对大学生活和自己的奋斗目标都有了一个清晰地认识,他们知道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大一的新生因为刚步入大学校门,对于许多事物都保持着新鲜感,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对新事物地接受,而不是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大部分学生还没有给自己制定奋斗目标),因此,二年级的学生追求成功的成就动机和一年级避免失败的成就动机都要高于对方。从是否担任班干的角度来说,不担任班干的学生追求成功的成就动机之所以高于担任班干的同学,是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渴望得到认同,渴望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相反,担任班干的学生由于害怕工作的失误遭到同学和老师的责备,因此他们避免失败的成就动机要高于不担任班干的学生。
  三、如何提高学生成就动机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水平依赖于成功诱因值(即对实现目标的价值判断)、成功完成某任务的可能性大小、成就需要(即主体追求成功的动机强度)。结合前面所叙述的成就动机的特点和关于学生成就动机的调查结论,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
  (一)加大激励策略,保持心理契约和成就动机的良性循环
  心理契约,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施恩提出,是指“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1]。心理契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教师或辅导员要对学生心理契约地形成与维护进行监控和管理,使其始终保持正常的运行。而要保证心理契约持续发展,则需要一个内在机制去协调,即成就动机。加大激励策略则是保证二者维持良性循环的“稳定剂”。
  首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制定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高职院校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他们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促使学生参与管理班级事务,共同制定班级发展规划,让他们真正成为决策者,让学生明白,他们是学校的主体,从而促进教师心理契约的构建与维护。
  (二)增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发展成就动机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组织和执行行动以达到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而自我效能感在发展成就动机的过程中处于能动的地位,决定着主体的行为方式、努力程度和行为成就。对于学生来说,深化对自身职能的理解,正确进行归因,才能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发展成就动机。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有以下四种解释:自己的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程度、运气好坏。而能力和努力是内因,难度和运气是外因。据研究表示,将个人的成功归因为内因,其自我效能感则会得到增强,反之则不能增强自我效能感。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进行科学的自我归隐,积累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提高成就动机,增加幸福感。
  (三)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增强归属感,激发成就动机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重视团结合作的学生文化可以为他们成就动机地激发提供滋养的土壤。特立独行的学生会处于孤立状态,缺乏归属感,因而其成就动机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激发。学生在合作中,可以分享学习经验,交流学习心得,互相促进各自的思想、信念、态度,建立共同的精神依托,这些不但对他们自己的现阶段学习,而且对以后也有很大的帮助。

相关论文

学生思想政治动机途径成就有效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信息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
浅谈企业优化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有效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浅谈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途径
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创新途径探讨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