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高校馆藏文献滞架率和拒借率高的原因和对策

  典藏数量的多少是评价图书馆模大小的基本标准。传统图书馆因服务对象的局限性造成的显著弊端就是重藏轻用。而现代图书馆在考虑典藏数量和典藏结构的同时,必须将典藏文献的利用率作为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我院图书馆伴随着我院从专科到本科的足迹而发展,馆藏年限最长的也不超过30年,专升本后每年新书增长率在20%以上。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馆藏存在的意见,主要表现为:一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进而缩短了文献老化周期。二是藏馆建设存在较强的主观性,只是简单地从文献本身价值对入藏意向进行确定,很少考虑读者的实际需求,为了确保学生人均图书数量达相应的考核标准,甚至将一些不用或者多余的教材,通过几十甚至上百册的复本转入图书馆。三是学生对图书馆藏书的组织管理不满意,认为太过专业化,缺少直观性和便利性,不如书店直观和方便。四是图书馆对藏书的隐性拒借缺乏必要的了解。实行开架借阅自主借还后读者与服务人员交流减少,一些热门图书长期供不应求,图书馆却无从知晓。流通统计中拒借率下降的表象掩盖了隐性拒借现象增加的这一事实。五是管理人员放松了推荐指导工作,导致学生对馆藏了解不够。六是按现行分类方法新书上架后,新旧混杂,因整架不及时而出现错放乱架,读者有时很难找到一本自己在检索机上显示在库的图书。
  在调查中,还发现,希望图书馆出借期刊杂志的占40%,这是学生对图书馆增加服务项目的迫切希望,对于我馆来说,由于期刊都是一种一期一册,历来无副本,所以按照规定一概不外借。对于期刊来说,时效性强是蕴含信息的特点,如何使期刊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读者的需求,进而彻底缓解文献的拒借问题,也是诸多图书馆都需要解决的一个共同矛盾。
  1 坚持与时俱进的馆藏建设导向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身处信息时代,绝大多数学生对课外阅读都有比较明确认识和目的,为适应步入社会后的职场竞争,在校期间广大学生都希望能够扩大知识面,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因而对图书馆的依赖性整体较强,现代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建设一直侧重于教学和科研,按学校的专业学科门类或教学计划组织的教学和科研参考书来采访图书,以学科建设为导向、以图书馆为中心的采访意识较强,这一取向在985和211这些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高校中是无可厚非的,而在如我院般的地方性二本院校则有好高骛远之嫌,确有值得商榷之处。没有体现“读者至上”的原则。因而学生十分不满目前的藏馆内容和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不少文献长期滞架,而另一些文献又存在较高的“拒借率”。现代图书馆馆藏建设应以“读者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导向,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对馆藏进行科学合理地组织,进一步满足读者的需要。
  培养科学文化素养是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涌现出新的学科和新的专业,对于掌握知识的综合程度,许多职业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科学生相应缺少人文社会科学的陶冶,文科学生相应缺少自然科学知识的补充。大学生在阅读方向上已跨越了学科专业的狭窄人为界定,逐步朝着综合性信息方向发展,迫切需要丰富的文献信息,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创新能力。为此,在综合性、应用性、技能性方面对图书收藏提出要求。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改变注重采访专业学科文献和专业参考书的作法,“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培养模式要求高校以综合科学知识结构为基础来指导藏书建设。
  2 解决馆藏文献滞架和拒借率高的对策
  2.1 当务之急的果断措施
  针对部分内容陈旧,滞架时间长而流通率极低的图书,出于考虑文献总藏量和人均量不足,图书馆评估之需要而又不能及时剔旧的现实问题,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法是建立保留图书借阅区,将这部分图书从现有图书借阅区中提取出来,在图书扉页等某一个固定部分加以明显标记,以区别于其他藏书,同时再修改数据库中的典藏地,按现在使用的分类方法集中存放于新建的保留图书借阅区,在保留图书借阅区实行大密度排架的做法,以减少对库容的利用。
  针对残破下架待修而导致的检索系统上显示在库而实际位置又找不到图书的显性拒借,安排专人负责及时修复,争取当日下架当日上架;对于因日常管理不善出现的错架现象造成的显性拒借,必须加强日常管理,做到“日日小整,定期大整”。人手不够时,可以由领导安排其他部门协助完成,简单认为这只是流通部门的工作的观点是片面的。
  对于建馆以来由于被盗、搬迁等管理不善原因造成的检索系统上显示在库而在实际位置又找不到图书的显性拒借问题,必须进行一次彻底的实物盘点,查清库存底数,对比账实,对亏库部分彻底注销,减少账存,作到账实相符。
  2.2 中长期措施
  2.2.1 研究读者需求信息,确立需求导向。只有深入了解读者需求信息,才能增强采访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减少盲目性,从而达到降低文献的滞架和拒借现象。建立相对稳定的采访信息员队伍,改变单纯依靠图书馆采访人员和高校专家学者骨干教师的简单片面做法,招聘一些责任心强的学生采访信息员,采取一定的鼓励措施以提高学生信息员的参与积极性,赋予学生信息员一定数量的采访书目。对读者的阅读心理、阅读目的,阅读兴趣、阅读倾向要开展针对性的调研,有的放矢地组织馆藏,特别要做好“热门”文献的及时增补和更新,以免产生需供脱节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馆藏文献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但也不能一味迎合读者追求阅读“热点”的态度,做到趣味性、艺术性、高雅性的有机结合,注重整个读者群体的需要。
  2.2.2 有机分配购书费用,合理构建典藏结构。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多年一直徘徊在4%,因国家教育支出偏低而导致的经费紧张是每个院校图书馆都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教育部规定每个高校在校生的人均图书拥有量为80册,这与发达国家的标准又有较大的差距,读者需要的满足程度既取决于一定的藏书量,更取决于藏书所含信息的价值量,取决于文献的实用价值。采访人员只有严格审核拟购文献的适用对象及其包含的有效信息量,购置读者急需且有效信息含量高、利用率高的文献。
  合理的馆藏结构是网络时代馆藏建设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点,结合学科性质、藏书级别、载体形式等方面的研究,本着“够用为度”的原则确定纸质文献和电子虚拟资源的比例,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相结合的道路。实体馆藏应以素质类、科普知识类、专业技能及大众娱乐类文献为主。考虑到师生读者比例和需要文献层次、自我文献保障能力等因素特点,纸质印本文献资源仍将是今后一个可以预见的时间阶段内的采购重点。电子虚拟馆藏资源以保障教学和科研人员检索、研究为主,注重所含信息的学术性、权威性,时效性。
  2.2.3 读者导读工作制度化,宣讲揭示馆藏常态化。酒香亦怕巷子深,养在深闺人难识。馆藏文献的揭示、宣传要做到及时、深入。可以通过校园网、读者协会等渠道开展诸如:开辟图书评论、新书报道、读书心得,读书演讲比赛和辩论赛,读书明星评选等形式的宣传。在借阅工作区的日常服务中要加强巡视辅导力量,发扬口头推荐的优良传统,由等待服务变主动服务,积极且有针对性地对读者加以启发式指导和引导。采取对藏书的组织管理开设讲座等多方式的宣传和指导,于文献检索课程中增设有关藏书组织管理的内容。结合入馆教育,开展对新生临场讲解指导活动,以增加切身体验。开设新书架对新采访图书设置一定的展示期。通过各种措施使读者了解、熟悉图书馆藏书的组织管理形式,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文献。改变传统的期刊管理做法。
  2.2.4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采编队伍。采编人员要树立“读者至上”的理念,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对读者需求信息加以持续性关注,搜集,整理,成为一个有心人。采访人员还应具有超前意识和敏锐头脑,关注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科学预测图书采访趋势和热点,确保采访工作走在读者借阅热点前列。

相关论文

对策文献原因高校
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构想
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影响因素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浅谈高校思政教师法学素养培育的三维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