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中国古代社会人才选拔制度探析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以及相关制度选人才。在时代的变迁中,人才选拔制度有得有失。每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就是一种制度的文化形式,也是统治集团的精心设计与构思。而人才选拔制度也经历了产生、发展、高潮、没落乃至最终为时代所湮没。到了近代,许多学者对于人才选拔制度提出了种种批评意见与建设性的观点。因此既有对其给予肯定之处,也不免有偏激的批评之辞。为此,有必要对历代主要人才选拔制度进行归纳与总结。
  一、历代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
  1、周代的荐举制度
  周采用的是选贡士制,即周代从“国子”和诸侯向天子贡献的“士”中选拔人才。选中的公卿大夫及诸侯的弟子可取得入仕资格。经由以下途径:第一,由乡选出“秀士”,乡大夫把他们的履历交到司徒处,称为“选士”。司徒看中的人,就是“俊士”。当然了,也有不经过乡或司徒的选举而直接投考的,称为“造士”。贡士由诸侯选拔并直接贡献给天子。经过天子考核之后,可以依据其才能授予官职。幸运的话还可以得到封土及爵位。
  2、汉朝的人才选拔制度
  察举制在春秋时已有雏形。在当时,通过基层逐级察举,由当时的地方官员向国君举荐人才。到了战国时期,规定地方官在年终上计之时,一定要向中央举荐一些人才(有定制),经过国君或有关部门的考核而可以获得官职。此种制度逐渐成了察举制。
  到了汉代,此种制度有所演变。
  两汉时期,人才选拔(即察举制)的科目多种多样,有孝廉、茂才、察廉、光禄、明经等。还规定了长官每年应举荐的名额。其主要的方法是,皇帝下诏指定荐举的一些科目,由丞相、诸侯王、公卿和郡国守相等人按照要求考察荐举;应举的人或由丞相、御史二府及九卿策试,或由皇帝出题策问。然后根据对策的成绩高下,分别授予官职或选入郎官继续深造。
  3、三国及两晋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
  在三国时期的魏国,魏文帝曹丕开始实行“九品官人法”。其办法是任用“贤能”的官员,州设大中正,郡设小中正。由他们按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来评定人才的等级。选出人才后,由小中正上报大中正核查,大中正再上报司徒核实,并交给吏部尚书任用官员。这样由专职举士的中正官员负责,选用标准除了因循汉代的差距制度所要求的经学、德行、乡闾清议之外,又增加了才实等内容。划分了九品后,还要根据士人德才表现写出评语。
  4、隋唐宋明清的人才选拔制度
  (1)隋唐宋的人才选拔制度
  隋朝的人才选拔制度主要是科举制。毋庸置疑,科举制是在荐举制度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度,它以考试的成绩来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这一点区别于隋以前的许多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由隋炀帝创立。隋时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
  唐代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也还是科举制。只不过是在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增加了许多科目,主要的有进士和明经。到了武则天时又开创了武举和殿试。此外唐代允许落榜者来年继续参加考试。于是有“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的评价。唐代也因此而获得相对多样化的人才。
  宋代的科举制度比唐代还要严格。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贡举上仅以进士科为常科,而其他诸科则不会经常举行,这也是其不同于唐代科举取士的地方。宋代的科举制度实行“糊名法”、“誊录”。扩大了录取的名额。进一步减少门第限制,更广泛的吸收了各阶层的知识分子。此外,还增加了殿试,使之成为考试的最高阶段,皇帝亲自考察应试者。
  (2)明清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
  明清时期的考试分为四级进行:①院试(或称童试,府试,县试);②乡试;③会试;④殿试。而考试内容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应试的人答题必须按照固定的程式和一系列的规矩。且采用空洞无物。形式僵死的八股文考试。“自古华山一条路”,明代中后期,科举考试成了读书人为官的唯一途径。黄宗羲所说:“今也不然,其所以程士者止有科举之一途,虽使古豪杰之士若屈原、司马迁、相如、董仲舒、杨雄之徒,舍是无由而进取之,不谓严乎哉!一日苟得,上之列于侍从,下置之郡县,即其黜落而为乡贡者,终生不复取解,授之以官,用之又何其严也。严于取,则豪杰之老死丘壑者多矣;宽于用,此在位多不得其人也。”
  5、科举制度的利弊
  (1)有利之处:①有利于相对公平的选出社会上的人才而不论出身背景。科举制度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了人才,而决定人才是否合格的标准便是考试的成绩,它是客观的。因此科举制度是一种有利于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实行公开考试,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不论是仕宦世家还是平民百姓,只要他努力读书,就有考中的希望。其中就有不少穷困的读书人取得了功名。②科举制度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通过科举制度,中榜的人可以由穷变富,由困窘而一路平步青云。从此可以为官作宦,从而带动了自己身边的人也得到升迁。相对来说,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人员流动。对于统治者来说,也希望能得到更多的贤才以及年轻有为的人力资源,实现新旧力量的交替补充组合,从而更好的巩固封建统治,减少施政的阻力与失误。新人走上新岗位,往往会发挥其积极性与才干,有利于国家的繁荣。③科举制度对社会风尚有一些有益的导向与推动。在唐代,诗赋成了教育与考试的重要内容。于是许多人纷纷学诗写诗,从而促进了诗歌的繁荣。又如,唐代科举考试时把书法列为评定人才优劣的一项标准,于是许多人也勤于书法,形成了唐代流派众多的书法家。   (2)不利之处:①科举制度对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科举注重什么,社会也就崇尚什么。因此科举的内容自然而然的成了人们读书的内容、日常的功课。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由于读书人过多关注儒家经典,从而忽略了其他学说。于是专研科学、人文学科等的人少了。从而阻碍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②科举制度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考取功名实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统治者的提倡。例如,北宋皇帝赵恒就写了《劝学篇》,文字是这样的:“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很明显,宋真宗的这首《劝学篇》告诉读书人读书可以获得许多物质上的极大满足。“这番话,既是最高统治者劝诱人们埋首书本的功名利禄的许诺,也是一旦登第之后迅即获得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真实写照;既是全社会在科举的激励下以读书为至上、积极向学的形象反映,也是士子勤学不倦的动力所在。”
  二、当前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分析及启示
  在我国,当前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存在一些不足,且有扩大化的趋势。我们都知道,人才是综合素质的统称,知识素质只是成就人才素质的重要素质之一。其他的还有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等。当前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常常只重学历而忽视了能力。于是造成了假文凭的泛滥。
  目前,许多企业看不到人才的主要方面,容不下偏才、怪才或者有缺点的人才。甚至把那些应聘者的个性当不足,使一大批真正有能力、个性和实力的人才得不到锻炼机会。正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一些单位在用人上习惯先选用与自己亲近的或关系密切的人。这一点在事业单位尤其明显。许多事业单位的干部在千方百计让自己亲戚任职。按要求,应该“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从古到今,人才选拔制度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而人才的自身特点与外部的情况也在不断变化。我们的人才选拔制度必须不断完善。
  所有受聘者应当在同一起跑线上“竞赛”。不应允许阶层的特权存在。一个人的背景、家世、资历等外在条件不应成为其受聘的充分理由。人才应当能为单位或集体带来利益或效益。要求雇主对人才进行归类,并且安排其在最适合的岗位上,让其发挥最佳效益。
  人才选拔制度是为历代所重视的制度,受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人才选拔制度本身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政权的命运。人才选拔制度也或多或少受到人为因素的直接及重要的影响。人才选拔制度是一个时代的反映。社会不断发展变化,这就要求人才选拔制度也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对人才选拔的标准也应多样化,并且知道品德、能力、综合素质比学历、智力更有用。我们应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树立与时俱进的人才观,破除旧的选才标准,不拘一格选人才。

相关论文

中国古代制度社会人才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
试论学分制下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儒家体育思想特
电力企业改革中高质量人才梯队培养优
东北振兴的中国经济学视角及其产业选
财政税收制度创新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作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