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多媒体导入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实施导入技能,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等器官参与活动,并且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能让学生更易产生兴趣和求知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课的导入教学例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联系生活,引起兴趣
  学生每天接触生活,接触实际,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若能从实际的生活例子导入,便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学生的对新知识的印象。
  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教师为了在课堂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动思维;同时也为分散教学难点。上课开始的时候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副形象逼真、彩色清晰的红绿灯图片,让学生观察该图片。并让学生说出日常看到的红绿灯有什么特点,学生说出了绿、黄、红灯总是依次的变化。这时教师边用动画的形式展示红绿灯的变化,边说:“红黄绿灯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循环小数。”
  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而且轻易突破了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把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了。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字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诱导提问,引发求知欲
  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跟着活跃起来了。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两个长方形:一个长20cm、宽10cm,一个底20cm、高10cm(不标明长宽等数据)。这时,让学生猜猜哪一个长方形面积大,当学生难以判断时,教师肯定地说:“这两个图形面积相等。”这时就有学生提出:“他们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面积相等呢?”教师就顺势导出了今天的课题。
  由于教师提前说出一个与学生所想不符的答案,从而达到引导学生提出疑问的目的,引起学生持疑从而激发求知欲。
  三、铺设台阶,拾阶而上
  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常常是单调乏味的。若在导入时,让学生吃点苦头,然后因势利导,就会变苦为乐,尝到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教师不是从概念到概念,让学生死记硬背结论,而是用拼卡片的办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上课开始时,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个需要帮忙的小企鹅,小企鹅对学生说:“希望小朋友们能用1、3、8这三个数字帮她拼成许许多多的三位数。”然后教师发给每小组三张卡片(1、3、8),让学生拼成不同的三位数,比比哪组拼得多。这样学生的好胜心和助人为乐之心被激发起来了,都投入了紧张的拼牌竞赛之中。待学生拼好后,教师把学生拼成的这些数字用多媒体展示出来。教师又提出要求,“看看谁最先发现哪几个三位数能被3整除?”学生经过计算后,得出都能被3整除的结论。师再跟着说,“如果把3换成4,这些组成的数还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经过计算后,得出不能被3整除的结论。教师再把这些不能被3整除的数,也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和刚才那些数并列展示。师再提问:“计算这两次三张卡片的数字之和各是多少?都用3去除所得的结果有什么不同?”这样,初步得出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这节课的导入,由教师制作的小企鹅置疑到学生解疑,教师层层为学生铺设“台阶”,学生沿着这些台阶去解决一个个的问题,从而化难为易,学生就轻易的掌握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四、故事开讲,具体生动
  儿童最喜欢的就是听故事,生动的数学故事令人难以忘怀。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导入时寓教学于故事中,能带学生快速地进入情境之中。
  在教学数学课“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可边叙述边用多媒体演示“名侦探柯南”里的一个片段;柯南发现了罪犯的脚印,就估计出罪犯身材的大约高度,从而已协助警察抓住了犯人。然后教师提问:“你们猜猜柯南是怎样做到根据犯人的脚印估计出他的大约身高的?”学生自然是猜不出来,教师再接着说,“这其中的奥秘是用人体各部分的有趣的比例去计算的。你想知道什么叫做比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比例概念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正反比例的学习及运用。因此,教师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里的一个片段来导入,给学生强烈、新颖的刺激,既有效焕发学习热带,又可成功地进行学习目标的导向。
  五、以旧导新,搭桥铺路
  “为迁移而教”这是当今教育界流行的一个极有吸引力的口号。因此,教师在导入时要善于根据学生己学过的结论和规律,引导学生分析、推理,从而导出新的结论和规律。
  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教师先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个底是20cm、高是10cm的三角形和一个边长是20cm的正方形,让学生先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求出面积。然后教师再用动画的形式把这个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成一个房子的侧面,再让学生根据刚才的动画思考如何计算该组合图片的面积。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许多同学都思考出了计算方法。
  这种导入成功地运用了从已如到求知的教学原则,导入新课自然,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让本节课的难点在一分钟之内得以突破。
  六、巧设障碍,激励情趣
  每个学生都有好胜之心,教师可根据学生智力发展的水平,适当选择一些课题,在提出待解决的问题后,激发学生的情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发现真知。
  在教学“归一应用题”一课时,教师先用多媒体出示三排娃哈哈酸奶,问学生:“同学们,这三排娃哈哈酸奶一共要多少元钱?”问得学生莫名其妙。一个学生壮起胆子,问:“老师,每一排酸奶多少钱你都没说,我们怎么知道这三排奶一共要多少钱?’教师又展示出三支相同的钢笔,问:“买这样的三支钢笔,一共要多少钱?”学生有了上一次经验,马上又提出疑问。这时教师装作不好意思地说:“唉,我又犯了刚才的毛病。好!我再告诉大家,每支钢笔5元,三支钢笔多少钱?”
  这节课,教师利用缺一个条件的情境,给学生设置障碍,使学生既从整体上获知“归一问题”的结构,又激发学生寻找所缺条件的愿望。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使导入更直观化,并富有启发性,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情感上升到最佳学习状态。

相关论文

课堂教学课堂多媒体数学小学教学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
医疗保险本科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研究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