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农林学论文

试论我国城镇化及与农业现代化的关联性

  一、城镇化现状
  (一)我国目前城镇化的成果。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的规律,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很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加快了城镇化进程,特别是2002年中共十六大第一次将“加快城镇化进程”写进党的报告。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不到17.9%跃升为52%左右,年均提升1个百分点,到2011年我国城市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纵观我国城镇化进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到1957年。这阶段是属于城镇化低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城市经济得到一定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城市化率由5.1%增加到8.4%;第二阶段1958年到1978年,属于城镇化曲折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国家经济政策和政治政策变化,导致城市发展很不稳定。
  (二)城市病的出现。环境污染严重。去年冬天席卷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的雾霾,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除了空气污染外,水污染、土壤污染都相当严重。山东等地爆出不良企业向地下排污,严重污染水资源。据相关报道,华北地区浅层地下水近5成不能饮用;土壤污染形势也十分严峻,国土部组织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被视为国家秘密,千呼万唤未出来。百姓住房拥挤。房地产是近几年高频词汇。看着不断上涨的房价,越来越多的人只能望房兴叹。从2009年开始,国家祭出多次“调控措施”,却屡屡成为“空调”。越来越多的“蚁族”、“蜗居”出现,城市变得越来越没人情味,击碎了无数人的梦。
  (三)人的城镇化和物的城镇化不统一。虽然,我国目前号称城镇化率已经过了50%,但是这是以在某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为标准,这其中真正拥有城镇户籍大概为36%,也就说,我们的实际城市化率不到40%,还有2.6亿农民工漂流在城市,没能够在城市扎下根,他们不能和城市市民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他们只是一个边缘化的全体,离土离乡,不能被城市接纳。
  (四)城市机构失衡、区域失衡。我国城市发展严重失衡吗,目前全国有30个城市人口超过800万,13个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大量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吸引大量人口聚集,导致城市拥堵不堪,而中小城市、小城镇却发展缓慢,不能得到足够资源支撑!中西部,城市数量也十分不均,大部分大城市集中在中东部,区域很不协调。
  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关性
  (一)城镇化给农业现代化带来影响。城镇化大发展,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市民化。我国要达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未来就还需要向城镇转移4亿到5亿农村人口。这么多人进城,吃穿住用行,必然产生大量需求,这些需求就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了,必然可以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充分的就业就可以的农民的后顾之忧,有利于他们在城镇安顿下来;农村剩下的人,就可以开展规模经营,进行机械化耕作,提高农业生产率。城镇化大发展,二三产业在城镇聚集,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推动农业现代化。城镇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和桥梁。面向农村,他可以利用其发达的二三产业,为农业现代化生产提供机械设备、肥料农药、技术、信息、资金等;面向城市,它可以将深加工的食品和农产品输送出去,从而实现物质、信息、能量的双向沟通。城镇化如果没有实现规划好,也会带给农业现代化消极影响:城镇发展需要大量土地,由于我国土地市场制度的不健全,可能导致农民土地被强制占有,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此外,城镇化大发展也会对资源、环境等产生影响,需要认真对待。
  (二)农业现代化给城镇化带来影响。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提供广阔的市场,夯实其发展基础。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农业生产资料和各种金融服务等,这都是拉动内需的巨大潜力。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提供丰富的劳动力,支撑其产业基础。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大量劳动力涌向城镇,这必将为城镇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提供丰富土地资源。伴随着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对土地的集约化使用,农民集中化居住,这就会为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土地。
  三、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一)顶层设计。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一些基本制度的建设。对于农业现代化除了继续发布“一号文件”支持外,目前最重要的是对我国土地制度进行变革,修改《土地法》,建立一个竞争性的土地市场,打破政府对土地的供给,允许集体土地上市交易。这样一方面城镇发展获得了土地资源,农民也可以获得进入城镇生活的第一桶金,一举两得。对于城镇化,实施“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加快发展中小城镇”等战略。
  (二)基层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需要尊重基层创新。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着历史的发展,拥有无穷的智慧,所以我们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中央政府要鼓励地方敢想敢干,给予地方足够的自主权,一些好的方法可以通过先在某地试点,试点成熟后,总结经验,推向全国。
  (三)户籍制度。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需要改革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广受诟病的一个制度,它人为地将人划分为三六九等,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随着时代发展,早已显得格格不入,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从而保障人民的自由迁徙权,这是基本的人权。目前国家在着手推行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这是一个积极地信号,各地也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条件为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便利,让尊严能够得到尊重,让社会弱势群体看到希望。
  (四)社会保障。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户籍制度之所以务必坚挺,源于其背后的种种实实在在的利益。一张纸之差,待遇两重天。为什么“同人不同命”。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水平的底下、不健全、碎片化。因此,国家财政要加大财政投入,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要实现社保跨地无缝隙对接,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五)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需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协调统一,共同发力。工业化发展了,才能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进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提高城镇化水平,进而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

相关论文

关联性城镇关联现代化我国农业
浅析城镇化发展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管
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的路径探讨
试论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浅析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试论新形势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对策
农业企业会计网络化对策探讨
浅谈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论我国储蓄国债发行市场现状及其政策
浅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传媒产业价
浅析恢复性司法理念在我国环境犯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