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初探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当今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作为政治教师,一定要抓住时机,努力做好创新教育。上好政治课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是为了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下面就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谈谈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培养创新能力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是区别传统教学和创新教学的基本原则。传统教学是以“教”,即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的教学;创新教学则是以“学”,即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教学。在整个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居于中心位置。学生有充分的自由从事自己喜好的活动,有各自的学习目的、思维方式。教师的任务在于建立一个积极的、和谐的学习环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知识的状况和已获知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并采取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方法,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突出能力培养的原则。培养创新能力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贯彻这一原则就是要强化学生的能力素质。学生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收集、交流的基本知识与能力,知识创新能力。
  3、发展学生个性的原则。发展个性是创新的思想基础,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教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发展学生个性的原则,要求重视学生的各种差异和不同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关注和发展学生的各种潜能,采取多种措施给学生搭建充分展示自己创新能力的平台,这样才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二、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能力的原则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基本准则,它必须通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具体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加以落实。其中的关键是要搞好教学改革,在新的创新教育观的指导下,推动教学的创新,用改革后的教学工作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1、以问题为线索,设置创新教学情景
  创新教育要进入课堂,从要素上讲,教学必须做到以“问题”为主线,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要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教师应善于设置问题情景。
  悬念式:精心设计一种孕育着疑难问题而又引人入胜的情景,使学生进入求通而不得的愤悱状态,使思维处于活化状态,然后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去追根寻源,进行探索,培养思维能力。
  探究式:设置一系列彼此相关、循序渐进的探索性问题,通过连续提问,让学生思维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辐射式: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不同层次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寻找与此中心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激活学生思维,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渗透式:从不同学科知识的交汇点、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设置渗透式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渗透和综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认识,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举例,激发创新动机。感性材料是创新思维的驱动力。而课堂举例是提供感性材料的最重要的手段,课堂举例主要用于说明一些理论观点或学生不易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生动而新颖的事例,可以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可以使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本上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但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是教师先向学生展示概念、原理,然后再举例分析说明,帮助学生理解。这在以前学生资料贫乏、信息闭锁的情况下,这种教学方式曾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及通讯工具的普及,学生的信息来源和知识容量明显增多。教师在上课时所举事例往往学生都有所了解。没有了新鲜感,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学生的注意力便容易分散,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政治课不感兴趣,这不利于知识的传授,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让学生举例,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厌学到乐学,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实践证明,让学生举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生的创新动机得到了激发,为培养创新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3、鼓励参与,发挥创新潜力。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忽视学生参与能力的培养,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成了应试教育的机器,没有了自己的新思想和新见解,而思想政治课由于自身特点,即理论性较强,教师在教学时也往往忽视学生参与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则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生理和心理学表明,每个学生都有一定创新潜力,只不过有的同学因自身条件、社会环境和教育模式所限,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已。实践证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给学生创设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积极参与,亲身体验,才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才能使课本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是为了不教,只有在积极参与中,学生的创新潜力才能得到发掘。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利用课堂和课外活动时间,开展演讲、调查、参观、竞赛、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参与中播种和采撷创新的果子。
  4、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观察世界,开展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开发创造力一定要有好奇心这种心理因素,在青少年阶段,好奇心正是探索活动的前导和创造力发展的起点。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珍惜、培养初中生的好奇心,切实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促使好奇心逐步由不切实际到切合实际,由对事物外部的好奇发展到对事物内部的好奇,由对表面现象的好奇到本质规律的好奇,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独立思考,进而激发起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以创造性思维去思考问题,去探索规律,诱发创造个性。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创造活动的诱发剂,也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由于初中生好胜心强,渴望独立思考得到结论。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来创设能引起观察、探求知识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去发现和找到问题答案,从而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索事物规律的求知欲望。
  未来需要青少年去创造,青少年需要教师去培养,我们要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造志向和创造能力的新一代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无定法,我们应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关论文

中学生能力政治中学教学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
医疗保险本科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研究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