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情绪向性、表达性与社会适应的关系探析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男生和女生在情感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女生有较多的负向情感,快乐感也比男生少。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男女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再加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女大学生身上肩负着比以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并由此产生了更多的负向情感,男大学生的某些负向情感可以及时的通过打球、玩游戏等方式及时将不良情绪发泄出去,但是女生在某些方面则不易得到缓解而埋藏在心底。在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适应、客观适应和适应总分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男生在各维度上的适应问题较女生多,但在主观适应问题上女生好于男生;在就业适应和主观适应上无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学习和生活控制性、学校和专业满意度、学习负担上比女生适应性强。本研究结果说明,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总体上优于男生,男生的社会适应状况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与大学生的心理成熟程度有关。
  结论:女大学生的负向情感多于男生,但在情感表达性上好于男生;在正向情感和快乐感上没有表现出性别差异。男大学生在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适应、客观适应和适应总分等维度上的适应问题多于女大学生;在主观适应和就业适应维度上的适应问题没有性别差异。
  二、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在正向情感和情绪表达性没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在负向情感和快乐感上年级差异显著。事后比较发现:大一学生比大四学生有较多的负向情感,在快乐感上,大一学生的快乐感比其他年级的都要低,且都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水平。在人际适应、就业适应和适应总分上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其它维度没有显著的差异。事后比较发现:大一学生比大二、大三学生的生活适应问题少;大四学生比大二、大三学生的就业适应问题少;大四学生的主观适应问题比其它年级学生都少,即主观适应最好。总体来说,大四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普遍优于新生和其它年级的学生。葛明贵等的研究也有类似结果。但也有学者认为新生面临的适应问题较多。这可能是因为经历大学社会化以后,学生们日趋成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逐步的趋于合理、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结论: 大一学生的负向情感多于大四学生,大二学生、大三学生和大四学生的快乐感比大一学生多;在正向情感和情绪表达性上没有年级差异。大一学生比大二学生和大三学生有较少的生活适应问题;大四学生比大二大三学生的就业适应问题少;大四学生的主观适应问题少于其它年级学生。其它维度没有年级差异。
  三、不同学科类别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在正向情感、负向情感和快乐感上不存在显著的学科类别差异,但在情绪表达性上,有显著的学科类别差异。事后多重比较发现:文科学生比理科学生和工科学生更善于情绪表达。这与不同学科类别的大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有关,文科学生更多的与文字性的东西进行交流,工科学生和理科学生更多的是学习与数字或字符有关的东西,不同的思维训练会导致思维方式的不同,进而影响情绪的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导致理工科学生和文科学生在情感变量、情绪表达性的差异。在生活适应、人际适应、就业适应、主观适应客观适应和适应总分等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学科类别差异。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学习适应维度上,文科学生、理科学生和工科学生的差异显著,都高于工科学生;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在学习适应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结论:文科学生比理科和工科学生更善于情绪表达;在正向情感、负向情感和快乐感上没有学科类别差异。工科学生比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在学习适应问题多。其它维度和类别间不存在学科类别差异。
  四、改善大学生情绪向性、表达性的对策
  (一)加强对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
  让大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心胸要开阔、有积极的人生追求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合理的对情绪进行宣泄;善于运用理智和意志化解自己的负性情绪,寻求自我的良性发展;善于利用环境因素,恰当的保持和环境的谐调一致,求得环境节奏和心理氛围的同化。
  (二)改善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的对策
  改善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需做到:培养大学生理性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能力,建立合理的理想自我;增强大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让大学生学会学习;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化教育,促进社会化的实现;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状况及能力;提供机会让大学生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缓解大学生对就业工作的迷茫,使大学生毕业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相关论文

情绪大学生大学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试论基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大学生人
红色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
大学附属医院组织使命内涵研究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