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产教融合视角下艺术设计类工作室制教学改革研究

  纵观与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企业、行业日新月异的趋势,对于设计行业从业者是极大的挑战。社会市场需求的高品质、高标准、高规格的审视诉求,对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及实践能力有了更严苛的要求,作为施教的专业教师来说,责任重大。如何在产教融合的形势下独具特色的开展切实的、有效的教学改革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在工作室制的平台下,可以推动教师专业的应用性发展,促使学生创新、创意素质及团队意识的培育,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定位及目标,体现出应用型教育的特点及价值意义。
  1 艺术设计类工作室制教学改革分析
  1.1 推动工作室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应用性与专业性发展的路径是时下的当务之急,更是实现教师、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及学科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教学形式与方式的改革是实现以上目标的重要举措。仅仅局限于知识学习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应探索多种多样的学习路径,重构知识结构,调整角色认知。而工作室的开展能够实现知识的转化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运行中形成动力,促进形式与内涵中不断拓展,接轨实时所需势在必行,营造导向性的实践氛围。
  应用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专业发展的根本之一,教学改革契合时下创新、发展的思维性,工作室制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探求是机遇与挑战的融汇,要客观地看待,并采取有效的策略,方显成效。应用能力被大家所重视,转变认知观念,展望社会基于专业性人才的发展需求,突出应用性的特点及特色,变革的动力来自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应当引起重视。引导整体的协作建设,达成共识,是实现教改、项目运行的良好场所。重视引入课题的研究及深化,在思考中践行,在践行中知不足,分析经验――探讨总结――分享与共勉,承载、明晰路径的思路,知性化的认知及学习优秀经验,以适应时局的需求。
  1.2 利用工作室進行教学改革的针对性
  充分利用工作室的设备、场所、氛围等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改革,以此为契机的教学改革是高等院校艺术教育提升教学水准及推动学生针对性、目标性学习的举措之一。专业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先行者与实践者应融合专业的发展定位来布控,依托工作室制这一切实可行的形式,才能彰显效用及效果。教师参与作为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应当明确相应的定位与目标,最终呈现的效果更多是基于不同定位、运行、目标的达成。    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从而推动教学模式的革新,梳理与明晰“学”与“用”的转化关系。除了利用实验实训、培训体验、外出学习交流等形式之外,还应切实地实现自身专业的针对性提升与拓展。重视专业能力、应用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工作室的教学改革是实现其效果的重要环节,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挖掘,能够提升教师、学生的专业技能、丰富素质积淀,增加、拓宽工作室功能的维度,体现产教融合视野下“应用型”的要求,起到相应的作用。
  1.3 审视工作室制进行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我院目前已经建设并运行数字媒体艺术工作室、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3D打印工作室等平台,借此着力推进应用型教学改革。根据工作室教师专业的不同特点,配备了相应的设备,构建与运行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共同承载的专业化工作室,将“学”与“用”、“践”与“研”相结合。在此过程中,反观自身的专业导向问题与专业学习方面的不足,增加了相应的目标性的学习,从而也激发与促进专业教师与时俱进的践行;积极寻求资源与渠道,提升教学水平与专业能力,对于工作室的进行了适时的、有效的探索。
  2 艺术设计类工作室制教学改革的思路及实施策略
  2.1 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
  制定合乎情理的、可行的实施计划及规范,并且依据学院专业发展的趋势。在体现专业能力拓展的前提下,应结合课程大纲及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进行,将学习的内容融入到实际的项目操作中,把专业学习转化为实际的发掘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实现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的目的。工作室的任务严格按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计划来完成,全方位地来开展。在此过程中引入专业竞赛及相应的项目形式,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基于此处的实际运行中,存在本身的制约性。因此应特别注重资源与场地的有效运用,体现相应的计划性、有序性、策略性、组织及统筹、协调,并且对于呈现的效果具有一定的评价及调控。宏观的掌控与微觀的实施紧密融合是实施的重要策略。同时,制定相应的规范与守则,保证有序化的运行效果。在此过程中将任务进行传达,让学生边学边练,并及时反馈、解决问题,以提升专业能力为目标,实现相应的结合,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化,是组织者与探讨者及资源共享者。
  2.2 优化工作室运行流程
  为了更好地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采用自愿报名、负责人推荐、竞选入驻的方式,促使专业教师不断增强专业发展动力,特别是实际“项目”的制作能力,有力地保障工作室运行中的质量与效果。结合工作室成员的特点,承接校内外的业务,加深与社会、市场对接的程度。对于入驻工作室的教师,聘请行业专家进行培训。同时,外派参加相应的学习及培训,及时接触行业发展的最新实效动态,有利于展现与时俱进的特点。
  另外,每个工作室的教师结合工作室的特点进行公开选拔,将一批学习兴趣浓厚,有意提升专业能力的学生选拔到工作室,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除了要求完成学业还应参与实际操作的对接,将学习与社会、市场的需求进行“碰撞”,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专业能力能在此过程中形成并得到锤炼,较单一的“听课”与“练习”效果要好得多。新的运行形式的呈现,在具体实践项目的支撑下,增强了学习动机、效果,学生对于自身的专业学习认知更加明确。
  2.3 进行有效地监督与调控
  在配套的实施中,对工作室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与调控,保证教学任务、实训项目的开展,课堂课程改革等,进行有效的考核与反馈,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根据目标任务制定合理的监控考察与方法,以便体现工作室运行目标的实现。简化繁琐的流程及工序,协调各方面的运行机制,保障“项目”实施的落地及效应,及时调控在各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及不足,有层次、有序列地调整与完善。在协调统筹的过程中,落实责任到人,统制目标,逐步实现,形成良好效应及影响,广纳建议,实现转化。
  除此之外,还应理顺相关的整体运行脉络关系,增强创新设计研究,将专业人才的培养、教学教育活动、专业研究、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等进行融合,提升战略定位与目标导向认知。强化工作室教师专业能力及专业技术素养的提升,优化人员结构,做好人才选用管理、多向度灵活开展。
  3 艺术设计类工作室制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展望
  3.1 重新理会工作室制教学改革的目标
  工作室的建立与运行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师、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专业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更好地优化整合教与学的资源及形式,切实践行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各有所差异,融合了企业、行业的经营入驻,突出专业机构的合作及工作室导向的多向平台的实施。着重总结运行过程中的体会,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认知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学习方向的针对性,理会主动的、坦然的学习意识,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引入”与“走出”相结合,将短时间内的目标与长远化的发展目标进行结合,最终实现体系化的发展。
  3.2 着力落实与深化项目的开展
  针对在推行与企业、行业对接的过程中不够紧密,业务恰接不深入等方面的问题,需采取相应的策略,提升积极性,负责人应积极联络相应的业务项目,增加工作室的收益及团队的收益,才是适合的形式。在工作室制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拓展,不拘泥于工作室,结合实训基地的培训及项目拓展,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认知定位及专业实践经验总结。在具体操作及实行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会存在对于“项目”深度挖掘方面的不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应将产教融合、专业导向的工作室制改革落实到应用的层面,深掘工作室制对教学改革的本体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作室制的运行与行业、企业密切关联,但也有本质的不同。在工作室制的基础上衍生出各合作小组,重视在氛围中对于教师、学生应用能力的培育与塑造,延展工作室平台的使命。针对某些专业竞赛及业务项目,在工作室平台的基础上,锻炼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及能力的磨练,为后续的创新、创业积攒经验。
  4 结语
  在探索与求实的过程中,不拘泥于形式,不惑于变革的不安,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导向,依托于工作室运转的平台,推动教师发展的开启,从而转变与更新思路,优调结构及教改的实施,为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搭建交互的平台。没有一成不变的规范,尤其作为教学改革来说,更应重视过程的价值总结。此求索的探知是“行远自迩”的过程,应恰当地来应对,并进行摸索。
  本文系2018年全国职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作室”制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18QZJ120)。

相关论文

设计类教学改革视角融合工作室改革
电力企业改革中高质量人才梯队培养优
浅谈汽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东北振兴的中国经济学视角及其产业选
深化改革视角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试论战略重组企业文化融合创新与实践
浅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传媒产业价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