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一流民办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路径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一个新名词和新概念。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提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2018年2月陕西省遴选出了6所“一流民办高校”,(西京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欧亚学院、西安培华学院和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这是陕西省民办高校发展的重大机遇。
  1 6所遴选的“一流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不足
  这6所民办高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在不断扩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以兼职教师为主,到了2000年以后,就后来逐渐发展到有专职教师,但是由于社会及学校等原因,导致专职教师数量不多,学历不高,教师队伍良莠不齐。
  经过多年发展,教育部和陕西省教育厅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的举措,特别是民办高校教师可以和公办高校教师同等评定职称后,使得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在人数上有了保证,师资队伍的稳定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教师队伍两极化比较严重,一方面,年轻教师较多,而且特别年轻,教学经验缺少;另一方面,从公办高校返聘的老教师年龄偏大,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主持和参与科研的热情不够,行动力不够,同样使得民办高校在发展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缺乏中坚力量,缺乏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灵活应用为一体的教师。教发〔2015〕7号文件中提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从长远考虑,值得陕西民办高校根据自身发展,积极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
  2 一流民办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的路径研究
  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在注重“双师”发展的同时,更应注重“双能”构建。教师既要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更要与学生贴近,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注重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学习需求的变化,注重对学生道德的培养和法治的教育,让学生成为既有技能又遵纪守法的高素质劳动者。所以“双能”主要是指教学能力和立德树人、法治教育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培养路径。
  第一,坚持与企业合作,实现教育者与企业人才的互动机制。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主要特色就在于所培养的人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适应岗位,适应时代。因此,在陕西一流民办高校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这一主题;然而,陕西的企业数量与影响力从全国范围来看,并不是最好的,所以实现校企合作的空间有限,且陕西高校众多。因此,民办高校实现与企业合作的眼光要远,市场要广,立足西北,展望全国,根据教学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合适的合作企业,让专业的对口性不断增强。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才能实现教师与企业人才的良性互动,相关专业教师去企业能够见识到最前沿的技术与设备,同时也能发现企業发展的需要与不足,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地研究和创新企业所需的技术,能更好地突破企业难题;与此同时,企业很多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找到展示自己丰富经验的机会,也就是学校可以聘请一部分企业高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定期为专业学生讲授技术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相关事宜,使学生能面对面了解专业,了解企业的发展过程和需要。只有这样双向互动起来,“双师双能型”教师的队伍才能壮大,教师的结构才能合理。除此之外,今年确定的6所“一流民办高校”中有一所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但是这所学校依然是专科学校,应该具有和本科学校不同的与企业合作的新思路。基本来说,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大部分进入医院、卫生所的工作,在人才培养是除了注重大医院的需求外,更应注重与农村地区的乡镇医院和村里的卫生所相结合,更多地培养与乡村医疗卫生需要紧密联系的医护人员。这样,学生的培养与市场的需求能够密切结合,更能体现学校优势。
  第二,定期培训教师师德 提高教师道德素质,增强教师法律意识。
  “双师双能型”教师,我们已经规定了其“双能”的另一层含义,即立德树人、法治教育能力。而这一能力是隐性的,因此,要常抓常新,定期培训教师师德就很重要,这是对教师正确思想意识,高尚道德情操的长期培养和发展,从近几年高校师德师风高发案件可以发现,高校教师并不是人人都能自觉提高自我修养,做到为人师表,所以,从学校层面来讲,应该负有监督和引导的作用,所以,“双师双能型”教师在培养过程中,不能忽视这一点;与此同时,我们正在建设法治社会,每年都有很多新的法律法规出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肩负起法治教育的重任。因此,“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必须加强,建议在对“双师双能型”教师进行认定时加入通用的和专业的法律知识的考核,教学过程中才能充分讲透相关法律问题。
  第三,改变民办高校的教师人事、考核制度,为“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涌现做足充分的人事准备。
  目前陕西省确立的这6所建设中的“一流民办高校”在人事考核制度上都有盲区,近几年在师资队伍建设时有些学校注重和强调“双师型”教师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人事考核政策,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但没有进一步通过人事制度大力促进和发展“双师双能型”教师,如西京学院,每年在职称评定时会单列“双师型”教师的职称评定;有些学校只是口头强调了“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并未有从认识制度、政策上的倾斜。在这种局面之下,要在民办高校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特别建议,陕西省建设中的“一流民办高校”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人事考核制度,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和本校的师资力量,逐渐打破现有的传统的人事考核制度,实事求是地拟定适合自己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人事制度,使教师能真正地安心教书育人,在提高学生技术、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养,成为企业或者基层工作者中的中坚力量。因此特别强调在“双师双能型”评定中,人事考核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注重教师的技能、技术;注重教师的品德;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关爱程度与关切方式;注重教师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注重教师对学校的认同与奉献等方面展开;减少对教师论文、课题方面的考核。

相关论文

民办高校路径高校教师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