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 图书馆管理论文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路径与困境

  1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在生产要素中的重要性显著提高。作为图书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对于整个图书馆体系履行其职能有着重要意义。为顺应时代要求,图书馆服务需要实现社会化,向全社会平等地提供信息服务,以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使其成为社会信息资源存量的有效补充。当前的图书馆体系中,高校图书馆是普通高等学校的资源中心,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占据着优势馆藏资源。
  然而其服务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局限性,社会化程度不足,难以实现图书馆资源的高效配置,未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信息需求,社会信息需求与实际服务供给之间存在矛盾。
  在此背景下,针对高校图书馆推进服务社会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其可能路径和现存困境的探索,则有一定的指向性、前瞻性,能够指导实践,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普通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路径
  为实现服务的社会化,高校图书馆应当主要从技术、资源和人员与制度安排三方面寻求路径的突破。
  2.1持续推进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建设
  共享是信息时代的主题,而网络是信息共享的工具。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网络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的流动和共享能力不断提高了,信息共享网络将信息低延迟、低成本、高质量地在其联系着的各个信息中枢、节点和用户之间传输,大大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为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各类资源,必须借助信息资源的共享网络。根据现有调查研究,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建立起面向社会开放的图书馆网站,并且通过网络提供文献复制、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基本资源服务。但这些高校提供的信息资源和访问渠道却颇为受限,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未能实现高度共享,无法被社会充分利用。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实现其服务的社会化,首先应对现有的电子资源进行规模化开放共享,放开访问限制、增加可用资源、降低使用门槛。
  总体而言,高校图书馆体系已经建立起了较为成熟的信息资源内部网络,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北京地区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BALIS)等,保证文献供求均衡。凭借现有网络基础设施,高校图书馆能够以较低的固定成本进一步推进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的建设工作。而在向社会开放的共享网络建成后,现有信息资源的流动性将大大加强,使其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因此,不断提高电子资源开放度,继续推进共享网络建设,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能够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打下技术基础。
  2.2提升馆藏书籍的数字化程度
  在将现有电子资源进一步开放的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应着力提升馆藏书籍的数字化程度,通过扫描、内容拷贝等形式,将纸质文献电子化。
  与传统纸质资源相比,电子资源在诸多方面具有优势。在收藏方面,传统纸质资源占用空间大、不易清点,同时对存放环境的物理属性有所要求,存续时间有限;而电子资源不具有实体形态、易于统计管理,存储在硬盘等设备中,存续时间长。在信息共享方面,传统纸质资源只能通过借阅复本的形式进行流通,流动性差、折旧大、成本高;而电子资源可以直接利用网络进行共享,流动性强、无折旧、成本极低。在资源使用方面,纸质资源需要以通览、抄录的方式进行利用,耗时较长,且无法直接检索内容;而电子资源便于以局部形式利用,耗时短,能够依靠计算机软件进行内容检索和管理。
  因此,资源的数字化是依靠网络进行信息共享的前提。提高馆藏书籍的数字化程度,不仅仅是对电子资源的有力补充,更是提高共享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数字化将电子资源的优势赋予传统纸质资源,给予其更强的生命力和更高的利用价值,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提供丰富原料。
  2.3增强图书馆管理人员社会服务意识
  高校图书馆提供社会化服务,不但需要依靠技术,更需要依靠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要对社会化的服务模式做好思想和观念上的准备。有研究将中外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进行对比,提出思想观念上的不同是中国与外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程度差距的来源之一。针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的研究也指出,服务是图书馆管理的本质和图书馆员的天职。为推进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强调管理人员的意识变革是根本和必要的。
  从服务学术到服务社会,服务对象的范围增大、群体复杂,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形象面对读者群体的需求,以更加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新的服务工作,以更加乐于学习的心态接纳越发多样的文化背景。增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社会服务意识,需要行政管理者和图书馆员的共同努力。从馆员到馆长,都应当进行思想观念的革新,进而推动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使之适应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做好人员理念、管理制度和组织模式上的准备,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
  3普通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困境
  现实情况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仍存在诸多堵点和困境,其中,校园管理限制社会服务和信息资源的外部性是最主要的两种困境。
  3.1校园封闭管理与社会服务职能的矛盾
  当前,高校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线上服务能够跨越地理位置的限制,实现社会化较为容易;而线下服务则常常受地理因素制约,其社会化可能因此受到限制。
  为保障校园安全,许多高校对校外人员采取入校限制,请求进入校园或获取服务的社会人员需要办理一定的手续,校园对社会公众而言相对封闭。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大部分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持续采取严格的封闭管理措施,为校内外人员流动设限。高校的入校门槛更高了,校园与社会的隔绝程度大大提升,在地理上限制了校外人员获取高校图书馆的线下资源服务。校园的管理制度与高校本身的社会服务职能产生了现实矛盾,并以高校图书馆的线下服务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要进一步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这一困境必须得到解决。
  在全国强大的疫情防控力度下,新冠病毒的传播威胁将不断减小,在风险极低的情况下,高校的防控政策将逐渐放松,校园管理恢复正常。而在正常的校园管理模式下,为在保证校园安全的同时开放图书馆资源服务,高校和信息资源需求较大的社会组织、企业、政府等可以通过官方协议的方式,赋予对应人员入校许可,从而逐渐解决困境,实现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
  3.2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外部性
  高校图书馆凭借较强的经费支撑,能够负担较高的资源购置支出,从而获得信息资源的中心地位。然而,如引文数据库、调查数据库等信息资源的价格高昂,又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性,高校图书馆难以通过数据的有偿提供收回成本,因此,向全社会开放共享的激励不足,仅面向校内共享。只有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外部性问题得到解决,高校图书馆才有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内在动力。
  在经济学上,解决外部性问题通常需要将其外部效应内部化,即将外部费用引入价格中。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高校图书馆与使用者经过协商议价,确定信息资源的使用收费,从而使图书馆无需承受经济利益的流失,消除其所提供资源的正外部性,保障信息资源共享的可持续性和社会化服务的可行性。
  4结语
  为了逐步向社会开放高校图书馆服务,使全社会获得信息资源的补充,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持续推进共享网络建设、提升馆藏数字化程度、提高管理人员社会服务意识等途径,分别从技术上、资源上、理念与制度上,做好社会化服务准备。而在现实状况下,校园封闭管理对社会化服务的客观限制及图书馆所购信息资源的外部性,都是不利于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困境,需要信息资源供需双方的磋商和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破除。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者应当继续对于其实现的路径和困境进行探索,开展深入的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图书馆工作实践,并最终实现社会化的目标。

相关论文

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书库管理与读者借阅服务探
试论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
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构想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影响因素
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试论如何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与创
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研讨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