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1产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
  1.1恐惧心理
  部分献血者惧怕静脉穿刺时的疼痛,产生恐惧、紧张心理,或见血即心慌不能调节自己。他们对无偿献血充满着热情,有着奉献、助人的荣誉感,也知道献血对自己身体没有什么不良影响,又能救助他人的生命,可是惧怕见血和穿刺疼痛的紧张心理又不能清除。此时采血者若不及时发现,疏导帮助,会由于紧张而出汗、面色苍白,若不及时处理可加重献血者的疑虑和恐惧心理,继而出现被称之为“连锁反应”的献血反应。
  1.2个体性格因素
  用医学心理学分析献血者心态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恐惧型、腼腆型、开朗型。恐惧型献血不良反应率高,心理护理效果明显。腼腆型反应程度中度,反应发生迅速,心理护理效果较显著。开朗型不良反应率低,情绪稳定。
  2应对措施
  2.1有效心理沟通
  献血前心理沟通。对晕针、晕血、怕疼的献血者,采血护士要主动与其交谈,消除其疑虑。根据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情况选择话题,分散注意力,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使其在心理上得到支持和满足,保障采血的顺利进行。
  献血中心理护理。在采血过程中,采血组为其讲解有关献血方面知识,对献血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在采集过程中密切观察献血者面部表情,要耐心询问有无不适。如发现其面色发白,目光呆滞要及时给予处理,防止发生抽搐等不良反应,并给予鼓励性语言增强自信心。做到尊重献血者,使其在精神上享有真正的光荣感。同时,在献血中密切关注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献血后心理支持。对献血后献血者采取积极向上的心理护理服务,能够有效避免其献血后出现头晕、出冷汗的情况发生,提高其对采血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促使其再次无偿献血。完成献血后,献血者需要按压针眼休息至少10min。在此期间,为其详细讲解注意事项,采血后将采血针拔出献血者体外后应使其前臂伸直,以免出现血液回流障碍。穿刺处应以棉球按压5min以上,以保证有效止血。采血后应休息30min以上,休息期间对献血者表现进行严密观察,确保其无不良反应出现后才可放心离开。告知献血者1~2d内不得剧烈运动,应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的果蔬或高蛋白食物。鼓励他们再次参加无偿献血。离开时,对他们再次表示感谢。良好的献血经历对稳定及扩大献血队伍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2营造良好的环境,增加献血者安全感
  无论是固定采血点,还是流动采血车,都应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干净,空气清新,工作人员仪表大方整洁。使献血者感到安全舒适,增加献血者安全感,提升信任度,促使献血过程顺利进行,以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2.3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提高献血者信任度
  工作人员精神饱满,衣帽整洁地接待每一位献血者,做到工作一丝不苟,采血技术精益求精。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取得献血者的信任,从而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稳定壮大无偿献血者队伍。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应准确观察分析献血者的心理特点,消除影响献血者的诸多不良心理因素,帮助献血者建立稳定的心理环境,建立与献血者的良好关系,从而稳定无偿献血队伍,而献血者又将良好的献血经历进行传播,对扩大队伍有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无偿献血公益事业的长足发展。

相关论文

无偿献血心理因素
浅谈影响钢琴演奏时的不良心理因素与
舒适护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
心理因素对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影
浅析影响地掷球运动员比赛的心理因素
浅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因素
论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心理因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心理因素分析
心理因素的培养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环
试析部队基层管理中经常性思想工作中
健康教育对无偿献血者心理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