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会计审计论文 > CPA行业论文

试论CPA审计行业专门化问题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早在18世纪60年代,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种企业的运作模式的不断变化,在文化不断碰撞的情况下慢慢形成了CPA(注册会计师)审计,一个用来监督和审核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是否存在不合法的现象的职业。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审计这个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市场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既然作为审计中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分支,那么各个会计师事务所就应该及时安排好具备专业知识与素养的专业型审计人员对相应的各个单位进行监督审核和评价,并最终形成一份审计报告,为企业报表信息使用者提供一个相对合理的保证。
  (二)研究意义
  审计行业专门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约作用。审计工作者依照我国的相关法律准则以及有关审计的财经法规,再加上当地或者本部门的有关规定,对于各个企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状况和各项日常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相关费用的支出进行彻底的合法合理的检查。
  2.预防和保护作用。审计工作者可以通过对本部门的日常经营活动以及各项经济支出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审核和计算,从而更进一步地完善本单位的各项会计和审计制度,然后通过对本单位内部制度进行严格的检查与审核,尽全力确保本单位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对单位内部人员而言,也可以加强相关法律的严肃性。
  3.鉴别和证明作用。审计需要在一定期间对于该企业的各个部门在有关经济利益方面作出合理的评价与证明,包括对该单位的经济效益,单位内部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还有日常收支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等。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是管理人员,必须对上述事项做出公平客观的评价。
  4.参与谋划作用。随着国民经济水平速度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在这里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因为一个正确的经营决策可以影响这个企业经营的成败。同时,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管理者需要不断地进行监督与检查,可以了解所作出决策的执行情况,在加快企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企业以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审计行业发展的现状
  (一)审计行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国家审计专业化建设开端于1980年代初,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审计规定(暂行)》《审计条例》《审计法》《审计基本准则》《国家审计准则》等系列法律规范的制定和颁发,将国家审计的功能不断拓宽;助理审计师、审计师、高级审计师三个技术级别的确定及相关考试和评估工作的有序推进,确保了国家审计专业化建设在职称考评方面的落实及完善。就特定地域来说,国家审计专业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落实。
  但是,目前我国国家审计专业化建设的程度有限,具体而言主要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平均年龄偏高,中老年审计人员比例偏高,业务骨干集中在40至50岁这个年龄段,缺乏开拓进取意识,更加缺乏现代审计的应用技术。二是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复合型人才。尽管目前本科及本科以上文凭占比近50%,甚至更多。但实际上,真正大学本科毕业的科班生少之又少,目前的学历大多数是工作后通过党校、电大取得的,且取得的学历与审计专业不对口;同时,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没有会计、审计等审计工作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而且偏重财务方面。三是理论政策水平不高,审计技术手段缺乏创新。审计人员在通过相关的证件考试之后只需每年参加时长较短的继续教育,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取新的审计技术手段,而且短期的继续教育学习质量难以保证,而客观形势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更要能应用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开展工作。除此之外,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是无法通过考试而具体衡量的,因此会造成一定的失衡。
  (二)审计行业专门化的必要性
  审计专业化建设是审计专业化特征的内在要求。早期的审计被认为只是查账,没有进入专业行列。但是会计师事务所涉及的业务非常的复杂与零碎,书本上无法对每一项审计业务的做法提供具体而准确的做法,此时审计从业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他需要在第一时间做出职业的、准确的判断,而所做的这一切都离不开审计行业专门化的支撑。审计专业化建设是审计职能不断扩大的进一步要求,这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三、审计行业专门化原因分析
  存在上述问题及不足,既有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必然结果,也有审计管理体制机制上的客观原因;既有审计机关组织实施上的困难,也有审计人员自身的思想行为的主观问题。经调研分析,主要有以下这么几方面。
  (一)形势发展迅猛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当下,审计的内容、程序等都逐步被完善与扩充,审计的方法与形式也多种多样,得到了发展,对审计的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果性的3E评价也逐渐扩充到了5E的评价模式。而许多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审计思想与审计方法,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
  (二)管理体制制约
  审计机关受“双重”领导,同步审计项目和经济责任审计以及临时性审计任务很重,时间要求紧凑,不利于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同时,激励机制欠缺。目前,基层审计机关对审计人员的考核,基本上还是吃“大锅饭”的形式,没有细则,操作性不强,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上述问题导致资源配置弱化。大多数审计项目由一人自始至终,并且大家手头都有审计项目,审计队伍人员素质又高低不一,相互差距较大,很难实现有效配置。
  (三)岗位培训滞后。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在岗位培训方面较为薄弱,因耗时耗力,许多会计师事务所不愿意以经济利益为代价为审计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与此同时,后续的继续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且频率较慢,历时较长,难以从根本上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知识水平,基层审计人员人手少,任务重,参与业务培训缺乏时间上的保障輥輯訛。
  四、具体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国家审计职业准入制度这是对于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要求。目前来看,许多涉及会计审计类的考试都有着相应的考试内容以及考试等级的划分,使得备考人员清晰明确地了解所考证件对工作的适用范围,同时也有助于规范审计人员的正当竞争,有利于行业专门化的发展。
  (二)实行国家审计岗位分类设置和等级划分制度审计岗位的分类设置以及等级划分制度能够有效地提高审计效率,审计人员依据自身专业性的不同负责相关的审计业务,各司其职。与此同时,相同专业的审计人员被分在同一组中有利于相互之间进行配合和探讨,对审计的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果性都能做出一定程度的提升。等级划分制度则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审计人员在这种氛围中进行审计工作也有利于审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三)推进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依旧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在许多时候,审计人员可能会出现审计职业越位的情况,分不清究竟是充当了被审计单位的内部审计的身份还是外审的身份。因此,对国家各级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审计人员独立性难以保障的问题。与此同时,人财物的统一管理还有利于提高管理的有效性,避免出现重大差错,降低审计风险。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研究突出审计过程中专门化的必要性,要求审计人员对国家政策等有一定的了解,对横向比较以及纵向比较有一个程度上的了解,方能通过3E或5E做出审计评价。若是对相关审计内容缺乏了解,那么审计过程则会变得十分困难。同时,本研究通过论述CPA审计行业专门化的背景、意义、必要性、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CPA审计行业专门化的质量的提升提出了制度方面、管理方面、立法方面以及人员方面的改善措施。在实行行业专门化方面,突出审计人员具有行业专门化水平的重要性。CPA审计行业专门化的必要性最大限度地体现在审计效率的提高和节约审计成本方面,避免造成审计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审计的经济性,同时也有利于行业的正向竞争。因此,审计行业专门化的掌握程度对审计人员与整个审计行业都至关重要,每个审计人员都应当具备独特的行业专门化胜任能力。
  (二)建议
  审计人员应当熟读国家相关政策,并了解和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能使用政策执行后产生的资料与数据进行专业的审计分析。建立3E评价体系,对绩效审计调查出具一个较为直观的表格,对CPA审计行业专门化程度做出对比分析。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这三方面看,如果有必要,应建立5E评价指标,考虑公平性和环保性。

相关论文

CPA审计
大数据技术下金融审计管理探讨
试论大数据时代对CPA审计的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分析对CPA审计的影响探讨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成因及防控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审计探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监督
房地产去库存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研究
浅谈大数据发展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内部
疫情影响下对推进远程审计的探讨
浅谈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