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音乐教育观

  18世纪以来,在工业革命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人类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人类利用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将地球打造成了一个便利、富裕的美好世界,但在这美好的景象下面,也隐藏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这些危机使人类陷入日渐危险的生存环境之中。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生态文明阶段。与工业文明阶段相比,生态文明下的人更加关注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运用生态文明的观念重新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已成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在此背景之下,运用生态文明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教育,是对我国音乐教育的第二次启蒙,是构建中国音乐教育话语体系的必由之路。
  一、生态文明视野下音乐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后,我国建立了新式学堂,我国音乐教育自此走上了学堂乐歌之路。时至今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体系依旧沿用以基本乐理、和声曲式为框架的西方音乐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我国民族音乐作为“附加项”而存在。在这种以西方音乐为主流的学科体系中,要想形成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只有打破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附加项的教学模式,消除“单边”的西方音乐文化的闭环,将学校音乐教育导归我国音乐自身所特有的生态体系中,才能形成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音乐学者董云曾提出:“从生态的角度观审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实践,用生态思维方式研究教育教学成为一种主流趋势。”由此可见,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研究音乐教育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共识。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从中可以看出,教育部对不同学科都提出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要求,要求有关方面做好相关措施的制订和具体方案的实施,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树立青少年文化自信。
  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从中可以看出,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注重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为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教育,恢复我国本土的音乐生态环境,有关部门出台了许多政策,对我国现行的西方音乐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因为音乐是一种直观的艺术,它不仅仅承担抒发情感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启发新知、提高审美的作用,这种“音乐——文化——自信”的价值观转变功能是音乐特有的功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教育中,是对音乐教育的第二次启蒙,也是对人们的价值观进行重塑的契机。
  二、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音乐教育的基本观念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的新轴心文明时代的理论是当今的主题。他的多元轴心时代哲学思想,将人们从工业文明所倡导的独尊西方哲学的认知中解放出来,他将孔子与苏格拉底并列,并说:“在这个时代产生了我们今天依然要借助于此来思考问题的基本范畴,创立了人们至今仍然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宗教。”他提出,新轴心文明时代的出现意味着,各个文化的发展将开启返本开新的新征程。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我国音乐教育体系,构建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就是我国音乐界的返本开新,也是我国面对当前世界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对策,更是在新轴心时代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的重要方法,在此框架下,音乐教育的发展应走向教育生态化、文明本土化以及对话交往化。
  (一)生态教育观
  生态学由整体统一性、和谐共生性、动态平衡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构成本质特征。音乐教育走向生态化,实质上就是从唯科学主义的教育转向了人文主义教育。音乐是人们对文化的认知过程,也是人类自省认知的过程,音乐所表达的人类体验,绝大部分起源于人类生活世界的各种场景。现代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在他的解释学中,也将音乐与人联系起来,他指出,对音乐的真正理解必须将音乐与演奏者“自己和他自己所处的具体的诠释学境况”联系起来。乐黛云阐述的解释学也指出,我们目前需从逻辑分析范式转向文化理解范式,音乐不再是单纯的客观事物,它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是具有生态性的文化主体。
  当今,以西方音乐体系为框架的中国音乐教育,正逐渐走向以十二平均律、曲式和声等西方技术理论的学科范式,在此范式下,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愈发显得捉襟见肘,许多民族性音乐在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下,被定义为“土”“没有音乐性”,因而逐渐被人们遗忘。从生态学的角度观审音乐学科可以看出,音乐学科正处在一种不平衡的生态系统当中,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已在我们的文化当中深深地扎根,面对这种文化中心主义,生态音乐观要求我们构建全球音乐文化的新格局,打破文化壁垒,深入到不同群体所特有的音乐文化当中,对当今音乐教育提出新观点。
  在生态文明的影响下,生态教育观要求我们对音乐学科的认知要从单一的音乐文化走向多元文化共生。诚然,近代以来,西方音乐为我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中国音乐在学习了解西方音乐时,往往将自己视为较低的那一方,对西方音乐保持着仰望姿态,这导致了文化的不平等,使中国形成了以西方音乐为主的音乐教育模式。但多元文化共生理念的提出,让我们开始反思自我,西方音乐体系真的适合我们吗?中国传统音乐体系又该何去何从?中国音乐教育学界立足于对生态文明学中多元文化共存的理解,进行了自我反思与建构。多元文化观的提出,将实现不同音乐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其次,生态教育观要求音乐学科设置要从分科教学走向综合教学。音乐学科由原来的单一音乐教学,走向了艺术教学之路。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将音乐与其他学科合并为艺术学科。从内容上看,音乐学科不再是单一的对音乐的学习,而是转变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多方位学习,这也符合中国传统音乐中对音乐“诗、舞、乐”三位一体的认知。
  (二)文化本土观
  20世纪,美国文化史学派认为“每个群体都是具有独特文化的群体,需要从自身历史去探索,才能真正认识每一个文化群体”。管建华教授早在21世纪初就已提出“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等文化本土观。他指出,音乐教育的知识转型是生态文明下音乐教育改革的新目标,这种现代知识的转型在音乐教育中体现为:音乐教育的文化性、境遇性和价值性。
  音乐教育的本土观发展,需要着重树立和传播“本土音乐文化”的理念。要想真正地构建音乐本土观,音乐教育必须完成从客观性到文化性、从普遍性到境遇性、从中立性到价值性的转变。音乐的文化性要求音乐要与特定文化中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体系、语言符号都保持密切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审美能力,就是在强调我国传统音乐所代表的文化性,重拾人们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审美感知。其次,由于中华传统音乐的境遇性,构建中华音乐教育的本土观需要我们加强对音乐的历史发展,音乐所处的价值体系以及记录音乐的语言符号等有所了解。最后,建立中华音乐文化的本土观需要我们摒弃逻辑学的分析范式,不再以客观性、普遍性以及价值中立性描述音乐。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对象,只有认识者对其进行具体地了解,直面音乐本身,才能够使音乐教育走向价值性。具体地分析音乐,可以发现中国音乐所表现的口传心授的单音音乐与西方音乐文本书写的复音音乐之间的差异。只有认识到其中的差异性才能跳出事物本身,用他者的眼光重新认识事物,实现返本开新。
  因此,要提高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使学生重新认识到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生产生活的艺术结晶,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最好的精神资源。同时,学生作为音乐教育的主体,要树立多样化发展的眼光,着眼于“异质性”的发展,不再把西方音乐体系看作“正统音乐”,对音乐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西方音乐视角,要采用“他者”的眼光重新观察音乐。
  (三)交往对话观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生态文明观的逐渐成型,西方音乐界首先提出了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理念,人们的音乐视野从狭义的西方中心主义转变为着眼于全人类。1992年,英国教育界率先加入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开始突破欧洲古典音乐的局限性,进行世界音乐文化的教学实践;德国提出,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音乐学习,而是理解每种音乐的文化意义。由此可见,全球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逐渐到来,交往对话的观念也将成为重要的共识。
  通过交往对话观念认识人类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要树立“他者原则”和“互动原则”。通过交往对话,以他者的视野重新审视本民族音乐以及他国音乐文化。通过“互动原则”发现中西方音乐截然不同的音乐特性,更加客观地认识二者,达到旁观者清的效果。在相互学习和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打破中国长期以来陷入的中西音乐文化对立的局面,从而平等对话与交流,凸显不同音乐的价值差异性,也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机会。最终,通过交往对话,使世界各国的音乐文明互识、互补和互证,实现21世纪中国音乐知识话语体系的重建。
  三、小结
  中华优秀传统音乐融入当今音乐课程体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音乐教育走向生态、回归音乐的后现代性的一个过程。生态文明观视野下的音乐教育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生态教学,更进行了文化本位的转型,也是对音乐教育的知识转型。也可以说,目前我国教育政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课程教材,是重构我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也是在传承有根有源的文化教育,这与生态文明思想观念不谋而合。基于这种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对的生态文明观,将中国音乐历史、中华美育精神、中国民族音乐中的价值观念融入学校教育中,构建出更符合人的本质的、有机生态的音乐教育模式,对于重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有着重大意义。
  音乐取材于生活,只有真正了解生活才能了解音乐。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构建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是我们对本国音乐文化的第二次认知。只有了解中华传统音乐的语境意义,才能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涵。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只有音乐才唤醒人的音乐感觉,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感觉),也不是它的对象。”
  音乐教育是一种有生命的、动态的教育,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教育当中,才能使我国本土音乐焕发出新的生机,学生才能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感受到音乐所具有的生命性。生态文明观下的音乐教育,将会是充满人文情怀的音乐教育,也将会是适应未来时代发展趋势的音乐教育。

相关论文

生态文明音乐教育观
农村生态文明教育方法探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
高校海洋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拓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论“中国梦”视域下的高校生态文明教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西部生态文明建设
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