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的内容与目标都发生了变化,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常识,更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建立起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初中地理涵盖了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植被等重要知识,并对各类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自然转换的结果进行了论述。初中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分别对应理论与实践,在教学中,引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有助于学生对当地地理状况产生更多认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一、融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遵循多元设计原则
  通过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地理的基本认识。在融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时候,要遵循多元设计原则,具体来说,有三个基本原则。
  1.乡土性原则
  乡土性原则是指在运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教学时,应尽量保证所选用资源以“市(县)”为单位,以学生所熟知的地理现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为核心,充分体现当地地域特色,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加强学生的区域认同感。
  如进行“中国的民族”教学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利用国家地理分布图,分析各民族的分布特点;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阐述区域文化特征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总结起来,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中国民族分布、民族特色;二是结合自己的家乡实际,论述地方特色文化在发展旅游业中的地位。在学习这一部分前,部分学生对五十六个民族有基本的认识,但对其整体分布情况却不甚清楚。为此,教师可以将当地地理材料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设计教学案例,使学生更接近实际,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组织学生对地方地理教学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本地聚集有丰富的少数民族,包括布依族、苗族、回族、傣族等。之后根据课程要求,选取符合教材内容的地方地理材料,例如本地民族的种类,本地民族文化等。这里具体设置了4个任务,先让学生自行完成,之后再进行分组讨论:本地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分组收集本地各民族的喜好、风俗、习惯和禁忌等材料,并在班级中向同学们演示;本地的精品旅游线路有哪些特色?对本地的旅游发展有何影响?按照本地地域文化特点,为旅游者设计一条线路,你将如何设计并解释理由。
  2.科学性原则
  在运用乡土地理资源的基础上,必须遵循科学、严谨的态度。为此,初中地理教师必须对所选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科学性进行严格筛选,收集材料时需实地考察,选用权威官方网站和权威图书作为参考,不得胡乱捏造,以免失去乡土地理资源的真实价值。此外,在面对海量材料时,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择适合学生文化基础的本土地理学材料,并在课堂上运用合理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方法进行讲授。
  如“我们怎样学地理”的内容,教师从实际情况出发,寻找必要的地理资料,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计算两地距离。在学习“海陆变迁”时,教师应认真查阅本地地质变化情况,通过展示本地博物馆的古生物照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本地会发现这些化石?这些化石的存在说明了什么问题?
  3.实践性原则
  地理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课程,不能简单依靠课堂讲授进行,教师应充分挖掘和运用教室以外的各种课程资源,拓展初中生的知识和活动范围。在此基础上,初中地理教师应结合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探索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技能。
  如学习“影响气候的因素”时,安排学生参与观察“本地日间时长的变化情况”,教师组织学生在固定时间,借助在夏天和冬天相同时间点拍摄的图片,使学生了解到不同季节下一天的时间有长度改变。
  二、丰富乡土地理资源应用形式,完成课本知识迁移
  明晰了乡土地理资源的使用原则后,教师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使用在什么位置、怎样使用,具体来讲,有以下两种应用形式较为成熟,可供实际教学参考。
  1.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开端,良好的教学引导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能为整个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如学习“温度和降雨”时,可借助本地降雨情况引入课程,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来请学生判断本地有没有缺水状况;从本地降雨情况分析本地水资源分配是否出现了严重问题;然后,教师请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对本地如何处理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剖析,从而总结出相应对策。
  2.建立乡土地理实践基地
  如果本地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丰富,且下辖的少数民族较多,就会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在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融入初中地理教学时,可通过建立乡土地理实践基地,拓展学生的地理实践范围。
  如与本地气象局联合成立初中生气象科普基地,使学生了解气象观测仪器,如百叶箱、雨量筒、风速风向仪等的工作原理和测量方法,帮助学生体会气象观测工作的意义;与博物馆合作设立初中生科普教育基地;与本地污水处理厂联络,尤其在学习“中国的水资源”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废水处理站参观,以方便学生了解废水处理流程及其处理后的影响。
  乡土地理实践基地的建设,有助于学生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进而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三、建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库,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通过加强地区间的合作,建立资源共享的机制,可以有效解决初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匮乏问题,不仅为地理教师提供可靠的课程资源,还可以提升本地地理教学的整体水平。然而,由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要实现资源共享,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源分类和存储,这样既节约资源,又简化搜索时间。为此,可以组织或倡议在市域内联合建立“教育云”平台,教师通过网络视频进行资源共享,实现区域教学的联合互动。
  具体而言,第一,初中地理教师将自己开发和使用的乡土地理资源上传到网上,由教研室认定,若为有效的课程资源则上传到相关的专业类别。第二,本地教师在交流平台上进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专题教学研究。第三,教育部门在平台上组织优质教学视频课、微课比赛,评选出优秀的教学成果,每年为参与评比的教师、学校颁发荣誉证书。可以说,建设“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库,将在极大程度上解决本地地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区域间教学不公平的问题。

相关论文

初中地理地理教学资源利用
高中地理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地方高校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研究
浅析提高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效率
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对策
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社会化研究
我国农村闲置教育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