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社会文化论文

试论社会主义信念文化

 文化的论题是时代精神的主线。
    从新文化运动,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近现代史在几种文化的激荡中前行。大致看来,这种根于文化的时代精神,经历了几次大的冲突和发展。
    一是中华传统文化,同西方民主、科学精神的交融时期。自十九世纪后半叶之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根基,受到西洋文化和科技的挑战,在战败和屈辱中,传统文化被打开了桎酷。这次文化意义上的交锋与结合,对于近代史上大批仁人志士和知识分子而言,是一次世界观的革命。
    二是为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的信念同中国具体历史文化的融合。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当时全国仅有50多名党员。经过短短28年,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和国情很完整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产生出伟大的文化动力,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当时的信念,当时的文化,当时的时代精神,得到社会支持和接受,并飞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辉煌。
    三是中国社会全面建设发展时期的社会主义信念文化。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与时俱进”,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创具有现代气息、时代特征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先进文化”等一系列的新概念、新理论,这对当前的文化理论研究来说,意义重大。
    本文着重谈谈作者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体会,并对文化理论探索的有关概念和问题,进行一些很初步的学习、研讨,以此请教于专家学者。
    
    一、信念与文化的深刻联系
    1、信念的概念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人类认识可以分为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人类对已知世界的知识,称为理性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等等;而对于未知世界或未知领域,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同样积累了大量有关这一领域的观念性知识,这就是所谓的信念和信仰。
    信念,是社会的人对与现实相关联的未知领域的一种思想预期和美好憧憬。信念,作为人类知识体系的一种重要的意识现象和一种最普遍的思维观念,它是指人类当时具体的认识能力范围与未知世界、彼岸世界的分界线上的知识形态,这就是认识论意义上信念的定义。简而言之,信念就是界于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的分界线上的知识体系。
    信念既受到已知世界的影响和制约,又是通向未知的精神王国、彼岸世界的一道桥梁。信念与信仰的区别是,信念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随着人类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而有可能实现,但信仰基本上完全没有可实现性。
    信念既能制约在它后面的科学,又能兼顾在它前面的信仰。研究信念观,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硬道理,那就是,信念有可能统一,信仰则无法统一。
    
    2、中国传统文化以信念观为主干
    笔者认为,中华文化两大学术成就——儒家和道家人文学说,都是以信念观为主干的。
    儒家文化,“克己”、“礼让”、“中庸”、“学而知之”等等文化观念,都可以纳入信念的范畴。在信仰观上,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似乎没有重视、甚至是不屑于去考究“终极信仰”的问题。孔子的信仰观,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际上就是一种信念观。他的儒家学说,对中国人的信念意识、信念观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老子、庄子等道家的思想先驱,则描绘了一个对社会、对未来美好憧憬的信念境界,即,道德至上的信念社会。这些信念意识都是通过教育和主体精神的能动发挥,而有可能实现的文化信条。
    东方人“无事不求神”,西方人“上帝与我同在”、“上帝是万神之神”。从信念和信仰的表现形式来看,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信念意识,明显区别于西方人对“宇宙本体” 、“绝对理念”或“客观精神”的终极信仰的倾向。
    除了儒、道两大学术体系之外,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其它有影响力的学说。但总体而言,从学术研究的对象特征来看,中国文化重人文、轻数理,在文化形成的鼎盛时期,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受科学观的影响少,受基于“客观精神”的信仰观的影响弱,所以,比较早地形成了分化信仰和信念,文化与信念合流的趋势。
    我们古老而伟大祖国,长江、黄河流域幅员辽阔的地理优势,人民群众的勤劳、智慧、勇敢和善良,为中华文化的起源时期,提供了非常优越的环境条件,并且很快形成了泱泱大国、儒雅大气的文化信念风范。
    
    二、信念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
    1、历史的回顾
    信念文化和西方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基督教信仰文化一样,都是先进的文化形式,都对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做出过积极贡献。
    笔者认为,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信念文化”特征。一个具有中国文化信念的人,无论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信念,还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文化信念,同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信徒相比,在人权上,是完全平等的;在人格魅力和灵魂境界方面,则是同样高尚和崇高的。信念和信仰一样,都是人类智慧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
    封建时期的中国,从统治者,到士大夫,再到广大民众,普遍拥有着非常强大的文化信念基础。“忠”、“孝”、“仁”、“义”、“礼”、“修身”、“齐家”等等,代表了这一历史环境中主流的文化信念。例如“修身”、“齐家”, 是指锤炼个人的品德修为,维持家庭关系的和睦,承担养家糊口的义务和担负起兴家、兴业的重任。“修身”、“齐家”是由儒家文化推出的教条,也是信念。人们之所以恪守、深信、坚信这一教条,就是因为它是文化,没有别的更深刻的原因。这一文化信条是经过努力有可能实现的一种美好的、预期的境界。
    中国文化中的很多人文信念,其实质,都是文化与信念高度融合的精神追求,是一种可能实现的完美境界。文化与信念高度融合,就是文化信念;这种深层的、完美的融汇,更加放射出智慧的光华,照亮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在古老的年代,就呈现了许多辉煌的创举。例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古老的“丝绸之路”商业文明,以及“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等等。当美国宇航员登上月亮时,他仍然能用肉眼看得见我们的万里长城。任何人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都不得不赞美中华文化的伟大。在2000多年前,人类许多民族还过着茹毛饮血、饥寒交迫的日子里,我们的先辈们,就能够举全民族之力量,创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长城,这背后需要多么伟大的文化动力和信念的力量来支撑。
    中国历史,所呈现出的信念文化,造就了一大批信念文化的楷模和英雄人物。例如蜀汉丞相诸葛亮;再例如唐太宗、魏征;再例如康熙、乾隆、成吉思汗等等;再例如孔、孟、老、庄,屈原、李白、杜甫、朱熹等等;再如关羽、岳飞、文天祥等等;女英雄花木兰、穆桂英等等,医学家华佗、李时珍等等,近代的孙中山、鲁迅、李大钊等等,以及彭德怀、方志敏、叶挺、雷锋等等,等等。这些信念文化社会中的古圣先贤,他们可歌可泣的信念操守和信念风范,同西方信仰社会的历史伟人相比,没有丝毫的逊色。
    
    2、新文化运动与共产主义信念的融合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先驱们推广白话文,引进西方的民主信念、法制信念和科学精神,对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这就是近代史一场具有空前伟大意义的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使得中国文化摆脱了沉重的历史包袱,轻装上阵,为中国传统的文化信念同西方正统的哲学理念的全面接轨,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性。
    二十世纪,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借新文化运动的东风,及时地引入人类的文化导师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信念学说,开创了一个以共产主义文化信念作为精神追求目标的伟大时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非常完美地演绎了信念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它是中、西方文化在信念文化领域的一次成功的交流和实践,是文化信念“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
    中华民族在经历100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民族噩梦之后,告别了那段科技落后、被动挨打的屈辱历史,开始驶入文化发展的快车道。古老的中国,开始了伟大的复兴。
    共产主义信念,是一个对全人类社会的美好而理论化的预期,它既是社会学、更是文化学的现象和理论。
    
    3、西方社会的信仰文化特征
    从起源上看,基督教的信仰文化,在古老的冲突中诞生。2000年前,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在耶路撒冷,到处是烽火狼烟。在那里,是一片信仰的战场。信仰文化观已经发展了2000多年,但古老的冲突并没有因为2000多年来文化观的发展、变革,而有所消解的迹象。至今,在那个地区,仍然弥漫着的恐怖主义行径,与这种信仰文化在文化学起源之初的冲突,有着很深层的联系。如果没有起源时的信仰文化冲突,自杀性的恐怖攻击是不可想象发生的。而令人欣慰的是,咱们中国的信念文化,是在一种相对比较富庶、宽松的古代文明的社会环境里诞生。
    在欧洲近代史上,从文艺复兴之后,西方社会进入了信仰文化和哲学理念并驾齐驱的历史时期。但是,就社会公众的信仰意识来说,仍然是深深地打下了追求“至高理念”的信仰文化的历史烙印。
    应该充分肯定,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文明所取得的成就,是依托于一种先进的文化基础的。就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而言,它非常伟大的一面,是迅速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科技、经济能力,发展了人的实践创造力,造就一个史无前例的物质文明时代。如果分析这种文化的消极的一面,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冲突扩大化,文化扩张引起的同其它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尖锐化。
    以美国文化为例,它表现出极强的占有资源,占有物质财富、最大化的满足社会物质生活欲望的特征。本文姑且称之为“物欲文化”,也被描述为“雄性文化”。从文化渊源来解释,这种追求物欲满足的极大化,同信仰文化具有的信仰观念上追求极大化(无限化、极端化)的倾向,是一脉相承的。信念文化则不同,在人们的信念世界中,只是将个人的信念目标定位为追求有限的(有可能实现的)预期值。从学理上来说,西方发达社会的高度物质文明,既不是哲学造就的,也不是文化学造就的,而是人文精神偏重于发展科技、发展经济文化和发展制度文化所造就的。
    文化观不仅仅是信仰观或信念观,但是如果离开了信仰观、信念观来思考文化现象,很难想象文化将会被带向何方。信仰和文化互为依托,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现实社会理性与信仰和信念的结合,就是文化。
    信念文化的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文化可以充当信念,从而建构起一个以信念为主体的信念文化时代;然而,在信仰文化方面,可以建构起一个以信仰为主体的信仰文化时代,但是文化本身不能够充当信仰。
    也许,21世纪的我们,是处在一个文化形态对话与交流的特定历史时段;说得夸张严重一点,是所谓文化征服的时代。那么中国,作者认为,应该是属于一个信念文化的东方大国。


    
    三、社会主义信念文化的内涵
    经过了以上讨论,本文再回到信念文化与时代精神的主题上来。
    从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特色的信念文化,是历史与逻辑的内在统一,它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先进形态和一种必然结果。
    上个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社会开始步入社会主义时代。这是一个正在进程中的伟大时代,同时也必将孕育出一种新的无愧于时代的“先进文化”。由于文化现象和理论的复杂性、重要性,加之本文作者学识肤浅,对这一论题的研究也是非常肤浅和有限的。现提出一些思考性的观点,思想的火花,其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望能得到各位领导,前辈学者,以及读者朋友们的批评指正。
    1、信念文化符合中国国情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山东曹州府的德国天主教堂与义和团发生冲突,当地群众将两名德国传教士打死,这便是近代史上的“曹州教案”。随后,义和团运动同西洋教会的冲突愈演愈烈。1900年,义和团民杀死德国公使,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朝政府被迫签定了《辛丑条约》,向侵略者赔款4.5亿两白银。
    回首历史,可以发现,八国联军在100年前上演的那一段血淋淋的历史,其直接的、重要的起因,是中国信念文化与西方信仰文化相冲突。
    历史记录着,在上个世纪初的中国,信仰文化的一方,作为征服者,最后的“谢幕表演”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其行径不象是教徒所为,而更象是强盗所作。
    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国土上两股伟大的文化信念潮流,是“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最终,共产主义信念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预示着中国将进入了一个信念文化复兴的伟大时代。
    在中国,共产主义信念的成功,是历史使然。为什么中国会历史而必然地选择了共产主义信念呢?这其中一定有着深刻的缘由。
    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只用三年时间,就战胜了远比自己强大的国民党军队。作者认为,这种战争奇迹的发生,其实是受到信念文化的原理决定或制约的。从红军时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在连队以上建制设立党支部,这就为军队奠定了坚实的信念文化基础。国民党军队则没有这样一个信念指标体系。由此可见,决定解放战争胜利的最根本的优势之一,是共产党人所拥有的牢固的、坚实的信念基础。
    二十世纪后半叶,从社会文化发展的脉络来考察,中国社会,主流的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念文化,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的中国式现代信念文化。台、港、澳文化,概括起来说,是资本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物。其核心,仍然是信念文化,而不属于西方的信仰文化体系。
    近代颇有影响的“新儒家”思潮的兴起,说明当今社会的时代精神,仍然无法割断与中国历史长河中主导地位的信念文化的深刻渊源。中国文化既需要与时俱进,又需要回归历史、传承历史。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历史,所积淀的信念文化,底蕴深厚。尽管经历了那一场血与火的战争,西方信仰文化、基督教文化对二十世纪中国国情和主流社会文化的影响,都是很有限的。
    以上是作者对上个世纪中国信念思潮发展轨迹的一个简单观察。
    
    2、社会主义信念文化的逻辑基础和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信念文化是一个“大文化”,“大社会主义的”概念与范畴。
    十三亿人口的伟大祖国,其庞大的超社会结构,空前规模的社会生产力,以及改革开放后我们所面对的国际、国内环境,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无法预见得到的。
    现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建国后党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走自己的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的论断,为当今和未来中国的文化之路,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
    上个世纪末,当代共产主义信念的教师爷——苏联,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如果从文化与信仰的角度,来看待东欧巨变,作者感觉到,整个东欧、俄罗斯,又必然地回归了历史,复归到了欧洲传统的信仰和文化体系之中。
    人类伟大的文化导师马克思,早在1844年,就曾经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共产主义是人的本性的一种“全面的”复归;共产主义是向着“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复归。作者认为,马克思关于作为文化现象的共产主义,其本质内容的“复归论断”,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学研究来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考察近现代社会的文化现象,并结合我们中国的具体情况,大致可以将文化的层次划分为下列几个时期。当然,这种划分,是非常粗线条的。
    (1)马克思时代: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工业社会前期,文化巨匠马克思和恩格斯,怀着一股强烈的文化正义感,对资本主义早期剥削制度作了无情的鞭打和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用他们崇高的友谊和毕生心血,创立共产主义信念学说,书写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不朽的篇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的时候,共产主义信念,只是一种文化的预言和理论形式。随后轰轰烈烈的国际共产主义革命运动,将这种信念文化载入了史册。共产主义,作为信念观和文化观,是人类文明史上永恒的精神瑰宝。
    (2)毛泽东时代:这个时代的文化,以中国特色的共产主义信念文化为主体。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时期,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结合农民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初期的中国国情,书写了建党、建军、建国的一段光辉历史,并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论人民民主专政》等光辉著作留给了后人。
    (3)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时代:时代在前进,文化也在发展和前进。当代中国,是一个发展了的社会主义时代,也将是一个创新的、更加先进的社会主义信念文化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这个正在进行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将跨过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等等重要的社会形态,同时也呼唤着创新的、伟大的时代精神潮流,呼唤着一种前沿性的“社会主义信念文化”。
    党的十六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中央集体领导的智慧结晶。
    “三个代表”思想,博大精深,涵盖了经济学、文化学和社会学领域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深刻领会,勤勉探索,创新发挥。作者认为,从文化学的角度,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指导“社会主义信念文化”的理论思考与研究,有着很积极的现实意义。
    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信念文化的“逻辑基础”或“逻辑出发点”,就是“爱社会”。这个“爱社会”,实质是,爱社会主义的现实的中国。这是一种“信念之爱”,也是“文化之爱”。爱社会主义,不仅包括爱社会主义的制度,而且包括爱社会主义的文化。
    所谓文化关怀,就是中国人民信念文化的共识,就是本文所说的“文化之爱”。
    爱现实的社会主义中国,作为信念文化的逻辑基础,所需要的爱,是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中国,是我们十三亿公民的社会,是我们生存、安定、统一、团结和繁荣发展的逻辑前提;这既是一种理性形态的爱,又是一种信念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爱。
    社会主义信念文化的内涵,属于 “大文化”、“大社会主义”的探索思路和探索方向,是一个庞大的学术性、理论性课题。本文作者联系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此略谈一二,不对之处难免,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这个重要信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文化信念理论相结合的必然要求。
    ——“仁爱社会”的信念。中国特色的信念文化,需要建设社会主义的仁爱社会。在儒家文化中,深深蕴涵着我们炎黄子孙的思想智慧、道德风范和精神宿求。社会主义与儒家信念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包容的。社会主义的理论魅力,正将体现出一种强大的文化包容性。作为民族智慧精髓的儒文化,主要包括经典思想家儒家学说,汉代儒家学说,以及近现代新儒家学说。世界上其他许多开放民族、先进社会和先进文化,都在积极对儒家思想进行学习、研究。我们社会主义的大文化,完全有优势、有机遇,将中华本原的儒文化发扬光大。当然,孔孟之道也存在着些许糟粕,责任不在孔孟,而主要在封建的帝王将相统治者。毛泽东同志曾经教导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也是社会主义信念文化的包容性,需要遵循的原理。
    ——“小康社会”、“共同富裕”的信念。发展物质文明,为中国社会全面、和谐发展,为建设“先进文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以人为本”、“发展科技”、“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信念。科技为人所用,造福人类。既要发展经济,又要控制环境污染。在环保领域,中华信念文化完全有能力为人类文化和人类文明做出表率。
    本文通过以上的论述,试图推演和得出如下论题:
    ——信念与信仰,各有其本原的优势和不足。
    ——信念和信仰,必将同样是人类智慧最美的境界。
    ——也许有一个信念文化的时代。信念的真谛在于,你愿意思考并相信这个目标,就是因为它有着可实现性。

相关论文

社会主义文化
音乐综艺类节目对音乐文化产业的推动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力提升
试论战略重组企业文化融合创新与实践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的作用研究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