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中国哲学论文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对国有企业发展的启示

  一、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生产机制,满足人的本质需要。
  国有企业担当着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角色,我们必须遵循生产发展的规律,提高企业自身发展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机制,这既有利于整个生态发展的平衡,又能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大多国有大型企业建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国家集中资金发展工业,社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建立,城市建设与工业发展极不适应。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推进,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突出的表现是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经济体制从计划走向市场,企业从依赖政府走向通过市场竞争而自谋发展。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社会矛盾却并没有因为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的转轨而得到彻底的解决,最集中的就是国有企业的附属社会职能问题。随着社会服务的逐步完善和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的加剧,分离企业附属社会职能,让企业回归生产本位,让这些附属社会职能回归社会,使社会服务社会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和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逻辑。
  二、移交企业附属社会职能实现社会和个人其他需要。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社会公共服务的缺位和不足,国有企业为了保证企业的运行,保障职工的生活供给和社会服务需要,在国家政策允许下,组建了隶属于企业、专门服务企业的职能机构,如职工医院、子弟学校、劳动服务公司等后勤保障机构。在生活物资匮乏、社会服务严重不足的情势下,这种附属社会职能部门对于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安定职工生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和社会服务业的发展,中国社会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生活物质供应日渐丰富,社会服务机构的规模和服务质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却日益加剧。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支柱,掌控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企业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和影响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方向。在这种状况下,企业办附属社会职能的成本和代价将越来越大,庞大的附属机构不仅成为企业发展的沉重包袱,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服务质量。同时,企业附属社会职能的继续存在也制约着社会服务职能的健康发育。
  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做出了总体部署,指出“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切实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为落实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的精神,2000年,原国家经贸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的工作目标,就分离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规范,并制定了配套措施。使企业深化改革的举措落到实处,将原来隶属于企业的社会职能移交当地政府,分流富余人员,对其进行合理有序的安置,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让企业附属的服务机构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在新的机制下以新的方式服务企业,壮大社会服务。这不仅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社会服务实力的壮大和服务职能的提高,更能凸显协调发展,做到真正满足社会和人自身的需求。
  三以需要理论为理论支撑,探求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首先,以人为本是企业可持续的重要保障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一切社会活动所环绕的价值核心,社会的一切改革和发展都是为了人更好地生存,追求幸福和自由全面的发展。然而,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人与人的平等发展、共同繁荣,力求实现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一些人(少数)得到发展的垄断权;而另一些人(多数)经常地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进行斗争,因而暂时失去任何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在移交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根本,依靠人,一切为了人,尊重移交职工的权利,维护职工的利益。这恰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的理念。
  具体做法是:第一,要做好政策宣传和职工的思想工作,争取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要对职工的未来生活出路进行妥善的安置,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移交工作不是甩包袱,而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和全体职工更好的生活。要确保移交工工作的顺利完成,关键的就是要对移交人员的就业、生活给与政策上的承诺和切实可行的保障。
  其次,互利双赢是企业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企业社会附属职能的分离和移交既是企业社会附属服务职能向市场的回归,也是人性的解放。一个灵魂扭曲的企业不可能应对市场的竞争和挑战,同样,扭曲的精神也不可能也无法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方向指导和动力支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要保证企业与社会服务的协调发展,只能走互利双赢的发展道路。
  第一,通过分离和移交附属社会职能为企业减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遵循市场竞争法则,尊重价值规律,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谋求生存和发展之道,而要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确保企业的生产本位,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生产优势,以自己的优质商品满足社会的消费需要,换取自己持续发展所需的优质社会服务。而企业分离和移交附属社会职能正是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分离出来的移交职工来说,走向市场、走向社会,也是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机遇。第二,通过分离和移交附属社会职能,提高社会服务效能和职能,是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和机遇。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发展壮大为的是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离不开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企业的社会附属社会职能分离和移交出去以后,有利于减低企业的运行成本,也有利于推动社会服务业的竞争和服务质量的改善。
  由于国有企业原有的附属社会职能和企业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它们回归社会和市场获得发展后必将以新的方式更好地服务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附属社会职能的分离和移交必须从自身的长远利益出发,走互利双赢所谓道路,利己利他,协调发展。
  国有企业附属社会职能移交是顺应市场积极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使这项改革措施成为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工程。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走互利双赢的协调发展道路,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关论文

国有企业马克思主义
浅谈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
浅谈党务工作推动国有企业文化发展战
财务环境对国有企业融资的影响探讨
国际经济法视野下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优化思路研究
国有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改革路线研究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浅谈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途径
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