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民主制度论文

印尼民主改革时期华人社会几个热点问题

  [关键词]印尼;民主改革;华人社会。
  
  [摘 要]印尼实行民主改革以来,政府对外调整了对华政策,对内调整了华人政策,华人的生存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种种原因,印尼华人社会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存在一些热点问题,值得人们研究和探讨。
  
  在世界华人中,印尼华人这个族群很特别,长期以来一直吸引人们的关注,引起各国学者的研究兴趣。印尼华人有三大特点:一是这个族群在世界各国华人中人数最多,学界普遍认为有 1000万人,占世界华人的 1/4;二是印尼曾经是世界上排华最激烈的国家之一,特别是 1998年的排华骚乱引起人们对印尼华人前途命运的关注;三是印尼华人正逐步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如何处理好族群关系、构建 “新印尼”以及其发展前景又如何,值得人们探讨[1]。
  
  1998年 5月,在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下,执政 32年的苏哈托专制政权终于垮台,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印尼进入民主改革时期。从 1999年 10月瓦希德当选第 4任总统开始,历经梅加瓦蒂总统、苏西洛总统,印尼进入政治相对稳定和经济发展时期。印尼政府对外调整了对华政策,对内调整了华人政策,华人生存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
  
  同时,印尼华人社会还存在一些热点问题,值得人们研究和探讨。
  
  一 印尼政府的华人政策有多大变化?
  
  1?瓦希德和梅加瓦蒂两位总统以极大勇气和魄力调整了对华人政策。
  
  瓦希德执政后,在各种场合保证不会歧视华人,将努力让华人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中。2000年 1月第 6号总统决定书宣布撤销 1967年苏哈托政权限制华人公开庆祝农历新年的 14号总统决定书。同年 2月,瓦希德参加华人农历新年晚会,并宣布孔教为印尼合法宗教。2001年印尼工业与商业部长颁布第 62号条例,撤销 1978年关于禁止进口和流通华文印刷品的第 286号条例,这意味着解除使用华文的禁令。另外,总统还起用华人经济学家郭建义担任经济、工业与财政统筹部长。梅加瓦蒂是一位强烈的民族主义者,主张印尼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宗教和多元文化的社会,她接任总统后也表示,华人不应当成为问题。2002年第 9号总统决定书将华人农历新年春节定为印尼全国公共假日[2]。
  
  2?印尼 2006年通过的 《新国籍法》和 《反歧视法》,标志着华人在法律上获得平等地位2005年苏西洛担任印尼第 6任总统,承诺消除各种歧视华人的政策。2006年 2月,苏西洛总统夫妇率领政府高官出席华人孔教总会举办的3000人新年春节晚会,表示要平等对待华人,反对一切种族歧视。2006年印尼国会通过 《新国籍法》和 《反歧视法》,从法律上确定华人的平等地位。现在印尼华人 98%已经加入当地国籍,成为印尼公民,将印尼视为自己的祖国[3]。印尼华人普遍认为目前华人的生存环境是几十年来最好的。
  
  3?苏西洛连任总统后继续善待华人苏西洛从 2009年开始连任第二届总统,国会通过的前述两个法律文件,体现政府较大地调整了华人政策,具有历史性的重大意义。每年华人春节,苏西洛总统夫妇都率领政府高官出席春节晚会并作出善待华人的表态。苏西洛总统在 2012年 2月华人春节晚会致辞时强调:“近10多年来,全国各地的华族忠于祖国的决心不容质疑,特别是他们在国家经济建设方面所做的积极贡献。希望华族再接再厉,继续致力于国家和民族建设,与各族同胞一起共建繁荣昌盛的印度尼西亚。团结是我们成功的先决条件,共同维护多元民族、社会和文化才能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景。”
  
  [4]但一些华人对生存环境的较大改善熟视无睹,继续给政府添乱,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2012年春节期间,印尼国家情报局官员、民族统一团结巩固机构主任李克沃 (KrisnoWidjaja) 发表文章《华族应如何在改革潮流中过春节》。他说:“华族的经济情况较好,故举办盛大与豪华的春节庆祝会。苏西洛两次出席华人春节晚会,这是绝无仅有的行动,表示总统相当重视华族农历新年。因此,华族对政府这样真诚的尊重和信任与提供法律保护,仍然不觉悟和缺乏信心,而经常给政府添麻烦,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5]二 关于华人是否控制印尼经济的争论。
  
  1997年底北京大学梁立基教授和笔者等访问印尼时,曾接受一位印尼主流媒体记者的采访。记者问: “印尼许多人认为华人控制印尼 70%的经济,你们的看法如何?”当时我们摆事实讲道理,指出这是毫无根据的。值得指出的是,一些西方和印尼媒体声称 1998年 5月印尼发生排华大骚乱是华人控制印尼 70%经济造成的结果。在民主改革时期,还有一些人持这种看法,只是争论没有那么激烈。
  
  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银行家、力宝集团总裁李文正在其著作 《在危机中觅生存》里指出:“要弄清印尼华人经济和企业集团的真实地位状况,需要了解印尼华族居民的职业结构。根据一些公布的资料,其中包括公众媒体报道的资料,华裔的经营结构为:约有 170名大企业家、5000名中等企业家,25万人为零售商、饭馆和商店经营者,其余为农民、工人、渔民和职员。一些金融和经济政策,只适用于上述 170名大企业家,而与 800万华裔不相干。”他还指出:印尼国营企业控制着印尼50%的经济,包括所有关乎国计民生的主要部门和行业。其余 50%的经济活动分配是:农村经济部门、信息产业、合作社、小企业约占 15%,外资占 12%,其余 23%掌握在私人企业家手中。而这23%的私人企业家中,国内资本占 13%。在此13%的国内资本企业中,华人资本企业占 70%[6]。
  
  这是一个较为全面和客观的分析。
  
  三 支撑华人社会的三大支柱华人社团、华文媒体和华文教育是出于排他性还是华族文化传承?
  
  2012年华人春节,印尼国家情报局官员李克沃发表的一篇文章引起华人社会的关注。文章提到:“随着华人社团、宗亲会、同乡会、宗教团体等组织的出现,人们对华人过年文化更感兴趣。”
  
  他还指出:“据悉华人社团组织有 400个,他们在司法人权部登记时没有说明是华人组织,而实际上其成员是华人,而没有其他族群人士。华人至少有4个因素维持其排他性,即华人社团、华文媒体、华语和孔子学说。也因为如此,新秩序政权曾经强迫华族实行同化政策。”[7]。
  
  李克沃的观点反映出印尼一些官员、媒体和社会人士长期以来的看法,尤其是苏哈托政权时期这种观点占了上风,成为政府对华族实行强迫同化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历史和实践证明,对华人实行强迫同化政策是一种歧视华人的政策,破坏了民族团结和国家建设,给印尼造成了灾难和损失。
  
  华人社会普遍认为,支撑华人社会的三大支柱基本上是出于华族文化传承。过去华人移民到印尼不同于西方殖民政策。他们是破产农民和穷人,下南洋到人地生疏的地方,要生存就要依靠宗亲,因此就出现了团结互助和慈善福利等华人社团;为了让下一代有文化,就开办了华文教育和华文媒体。
  
  现在华人绝大部分已经加入当地国籍,成为当地公民,逐步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但他们还是传承着华人文化。
  
  四 华人融入当地主流社会问题。
  
  印尼华人已逐步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主要表现在: (1)政治上,效忠问题基本解决,98%的华人已经成为当地公民,认同印尼为自己的祖国;(2)经济上,华人经济已成为当地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印尼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3)社会上,大部分华人和当地友族和谐相处,华人社团经常与当地官员和社会贤达合作开展扶贫、救灾等活动;(4)文化上,华人逐步当地化,讲印尼语,吃印尼菜,穿印尼服装,但华族仍继续保持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习俗。
  
  同时,印尼华族在融入当地主流社会过程中还面临不少障碍和挑战,主要有: (1)一些政府官员没有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仍然歧视华人,社会上也还有一些人对华人存在偏见; (2)印尼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一些排华和极端分子容易煽动社会情绪,造成社会骚乱; (3)一些华人热衷于小圈子的活动,存在优越感和自豪感,与友族有一定的隔阂; (4)一些华人在生活上奢侈浪费、相互攀比,引起友族的反感; (5)中国政府要严格区分印尼华人与华侨的界限,才有利于印尼华人融入当地主流社会[8]。2012年 4月印尼情报局官员李克沃在香港的一次座谈会上,对中国国务院侨办把华人特别是印尼华人列入其工作范围表示异议[9]。
  
  五 印尼是否会重演 1998年的严重排华事件?
  
  印尼历史上发生多次严重的排华事件,华人对此心有余悸。进入民主改革时期是否还会发生严重的排华事件?多数人认为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存在许多有利条件: (1)政策上,政府调整了华人政策,实行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和多元社会的政策,几届政府善待华人,《新国籍法》和 《反歧视法》体现了华人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2)政治上,印尼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华人成为当地公民,效忠印尼; (3)经济上,多年来印尼经济发展较快,华人经济已经成为印尼民族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印尼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4)社会上,华人逐步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多数华人与友族和谐相处。
  
  但是,也应当看到不利的一面: (1)苏哈托时期遗留下来的排华负面影响还存在,一些官员和社会上一些人还歧视华人; (2)印尼社会贫富差距严重,少数极端分子和排华分子寻找机会兴风作浪; (3)少数华人在经济上搞官商勾结,在生活上奢侈浪费,引起友族的反感等。
  
  六 关于 “华人要居安思危”的热议进入民主改革时期,印尼华人的生存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许多华人 “好了伤疤忘了痛”,表现在: (1)印尼调整了华人政策,开始善待华人,许多华人盲目乐观,没有看到排华旧势力依然强大,排华因素仍然存在,一些传媒和当地人仍然对华人持有偏见,还在歧视华人。2012年 5月印尼著名的 《时代报》刊登读者文章 《解散华人社团》,反映了一些主流媒体的观点。(2)印尼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好转,但社会上贫富差距扩大,容易造成社会骚乱。 (3)一些华人攀比富有,奢侈浪费等陋习又再出现,引起友族的反感。
  
  华人社会许多有识之士经常呼吁 “华人要居安思危”,并要求华人努力做到:(1)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消除与友族的隔阂;(2)与当地官员、友族经常开展扶贫和社会福利慈善活动; (3)生活上要克服讲究排场和奢侈浪费等陋习; (4)积极主动融入到当地主流社会中去,做一个好公民。
  
  【注 释】。
  
  [1]温北炎:《印尼华人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现状、挑战和发展趋势》,《东南亚研究》2008年第 4期。
  
  [2]温北炎、郑一省:《后苏哈托时代的印度尼西亚》,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第 243-248页。
  
  [3]温北炎:《印尼华人应居安思危之我见》,《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 5期。
  
  [4]印尼总统网雅加达讯,2012年 2月 6日。
  
  [5]印尼泗水 《千岛日报》,2012年 2月 3日。
  
  [6]转引自蔡仁龙 《印尼华人企业集团研究》,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第 10页。
  
  [7]同 [5]。
  
  [8]杨平:《论坛感想》,香港印尼研究学社编 《印尼焦点》,2008年 7月,第 9页。
  
  [9]《印尼官员李克沃的基本观点》,香港印尼研究学社编 《印尼焦点》,2012年 7月,第 56页。

相关论文

民主改革
1958-1960年中国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
略论西藏民主改革中“稳重发展”方针
西藏民主改革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影
农村基层民主改革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