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选修课“语言文字应用”教学体验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8-0015-0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高中语文选修课“语言文字应用”是直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的课程,是最具“语文性”的一门选修课。在《语言文字应用?编者的话》中也明确地提出了这门课的“五个特色”和“三点建议”,这无疑是为这门课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是,这也只能是一个“方向”,具体要怎样去教才会更有效,还需要语文教师“因材施教”,结合实际去探索。
  一、教什么:兴趣、知识、“应用”
  概括起来说,“语言文字应用”这门课程的主要目标也就是三件事:培养兴趣,学习知识,学会“应用”。
  1. 培养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兴趣。兴趣很重要,但是,我们尤其要分辨,都对《金瓶梅》感兴趣,结果有人成了“语言大师”,有人成了学问大家,可有的人却成了“罪犯”。为什么?要学好一点东西甚至有所专长,要有浓厚的兴趣,但这兴趣必须是“纯正”的。用朱光潜的话说,就是要有“纯正的趣味”。
  (1)利用“引子”激发学生的兴趣。以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为例,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特点,介绍了“六书”的常识,其主要的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教材举出了“舟车又其月水刀……”(39――下面括号中的数字未作特别说明均是指人教社2007年版《语言文字应用》中的页码。作者注。)等字的甲骨文或金文。教学之中,最重要的不是要学生认识这些字,而是要让学生从例子中去分析和归纳汉字造字方法上的一些特点,明确其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书画同源”。其中有一个“女”字,有学生就“看”出这个“女”字是一个跪着的“女人”,于是生疑,“为什么最先的女子是跪着的呢”?从这里可见学生不但能够“看”懂一些简单的汉字了,而且对汉字所表达的意义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教师有兴趣,可以适度补充一些材料,引导学生去探究汉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文化意味。比如,在第六课《语言的艺术》第四节《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中就举到了古汉语中“藏、获”的称呼、独龙语中“结婚”的意思就是“买女人”,苗语中有“妻夫”一词等很生动的实例(116)。
  (2)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第五课《言之有“理”》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中,非常具体地介绍了歧义的主要类型和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歧义的主要方法。应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也是很有趣味的问题。教学之中,如果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启发学生理解、思考、归纳歧义的基本特征,那才是更为生动,更有趣味的。笔者在教学之中就举出了这样的一些实例供学生欣赏。①wān柏树(wān既可以理解为“弯”,也可以理解为“湾”);②“我比你多吃了一个鸡蛋”(你可以是吃了鸡蛋,也可能没有吃鸡蛋);③你说不过他也得说(有两种理解:你说不过他,(你)也得说;你说,不过他也得说);④鸡不吃了(可以是鸡不吃食了,也可以是人不吃鸡肉了)……这样的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生活化,突出了应用,学生相互启发,自然来劲了。
  (3) 结合语言艺术(作品)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巧妙地使用引子,引导学生咀嚼、鉴赏引子,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兴趣。比如,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二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的引子是一则笑话(7)。讲的是一个酸秀才到街上买柴的事情。酸秀才的“讨价还钱”中用了“荷薪者过来!”“其价几何?”“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等话语。结果樵夫听不懂,自然酸秀才没有买到柴。(如果故事接下去讲,可以添枝加叶,酸秀才受冻,挨饿,窘迫,生病,行医……或许也是有“趣味”的,而且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品味”这则笑话,可以发现这“秀才”的性格特征就一个字“酸”,“酸”的内涵就是迂阔、脱离实际、自我炫耀等。而这则“笑话”也就是通过对秀才的语言描写和动作表现来“刻画”秀才的“酸”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描写,就三句话,就将秀才的“酸”刻画得惟妙惟肖。进一步从“理性”上分析,那秀才的“话”错了么?不是,只是因为他用“文言”来说话,让樵夫听不懂,结果就闹了笑话。但是,这秀才却不知道他的“话”为何可笑?这才是一个酸秀才的可悲可叹之处。欣赏笑话之余,学生自能懂得,说话要得体、要看对象的道理。教师再引导,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古今汉语的差异是很大的。
  2. 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曾经有语文教育家提出,语文知识的教学要“精要,好懂,有用”,这是准则。学好知识对于培养能力的确是“有用”的。但是,怎样地教,怎样地学,才会更有效呢?
  (1)注重基本概念的学习。比如,第四课《语言的艺术》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其中“课堂活动”以“广告修辞大擂台”为“主题”,从现行的广告中遴选了18条(104),涉及到比喻、夸张、引用、对偶、对比、双关、排比、摹绘、镶嵌、同音等10多种修辞格,其中摹绘、镶嵌、同音等三种修辞格是以前的语文教材没有提到的。在教学中,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修辞就是语言应用的艺术方式,目的是要使语言表达更为形象、生动、简练和“美”。从修辞格的角度来说,教学的重点还是在比喻、夸张、引用、对偶、对比、双关、排比等常见的修辞格,在本节“工具箱”所介绍的修辞格,一是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双关等五种偏重于语句意义变化和特色的修辞格,二是对偶、排比、反复、回环、顶真、粘连、镶嵌等七种偏重于语句形式变化和特色的修辞格,其中重点介绍的则是比喻、借代、比拟和对偶、排比等五种修辞格。   (2) 注重语言法则与原理的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最大特色就是引导学生从“例子”入手,通过对“例子”的鉴赏与研究来理解和归纳语言法则与原理。比如,第五课《言之有“理”》第三节《有话“好好说”――修改病句》,其主要内容就是病句的类型、辨别与修改。类型与高考大纲的“说法”基本一致,辨别的方法主要提出了类比法和紧缩法两种,修改方法也就是“四味药”:换、添、调、删。教学之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引导学生运用语法知识来分析句子。因为新课改十年弱化结果常常是取消了语法教学,好多学生根本不明白什么句子成分、什么修饰成分与中心语之类的常识。所以,教学之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从实例分析之中去举一反三,总结规律。
  (3) 重视缄默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缄默性知识,是指那些“可以意会难以言传”(并非不可言传)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就是要重点突出一个“应用”。
  比如,关于“比拟”这种修辞手法,从原理上说,其“根本特征”在于一个“拟”字,“拟”就是要把物当作人(或者把人当作物)来描摹、刻画。要写出物(或人)有人(或物)的动作、心理、感情、言语等。如果没有“拟”,只有“比”,那是不能算是“比拟”的。从应用的角度来说,比拟最重要的是要描写出物(或人)有人(或物)的特性。
  3. 在学习目标上注重了有效用。就语文来讲,“应用”就是用语文知识来解决语文问题。注重“应用”,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和提高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应用”绝对不是“依样画葫芦”,绝对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要“有效有用”,要灵活,要有创意。
  (1) 知识只是“工具”,其价值在于“应用”。《语言文字应用》中每一节都有“工具箱”这一版块,这是集中介绍本节所要学习的“语言知识”。但从“工具箱”这个名词就可以领悟到,这些“知识”其实只是“工具”,其价值也就在于“应用”。
  (2) 在语言艺术欣赏之中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法则。读《语言文字应用》,我们可以分明地感觉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艺术”的元素。比如,每一课以及每一节的“题目”都是包含着语言艺术性的。再如,每一节的“引子”所引用的“语言材料”也是包含着艺术性的。初步统计,全书一共6课23节,其中涉及到小说、笑话、相声、童谣、对联、谜语、脱口秀等多种语言艺术形式。这些“语言材料”的引用,不但是要增添本书的趣味性,更是要给学生以语言艺术的熏陶;不但要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阅读之中获得语言知识,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还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语言艺术的主要品种与特征,并且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语言艺术的鉴赏力。在每一节的“小试身手”的“练习”中也涉及到了很多语言艺术。这就说明,在教学之中,要特别引导学生从语言艺术的角度切入,从欣赏语言艺术作品进入到语言法则和语言艺术的学习。
  (3)从生活的语言现象中去“领悟”语言应用的法则。比如,第六课《语言的艺术》第三节《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开篇的“引子”是某学院甲乙丙三位教师到超市买“带鱼”,三位老师说出来的话中分别使用了“切口”“截面”“氧化”这样的“专业术语”而闹了笑话。接着这个“笑话”,笔者讲了学校一位老师的笑话,他老婆叫他到猪肉摊去卖肉,他对肉贩说“切1000克臀部肉”,结果肉贩听了几遍也“一头雾水”……这两则笑话,隐含着的是一个道理:口头语体与书面语体有差异,原因主要是对象、场合、目的不同。
  二、怎么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优化“练习”
  十年课改,就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最为重要的策略就是要“顺着学生的思路去教”,就是“把学生引进探究的境界”(19-22)。就“语言文字应用”这门选修课而言,具体的策略归纳起来也就是: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指导学生进行优化“练习”。
  1. 自主学习:激励学生凭着自己的兴趣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解剖麻雀”,获取语言智慧。
  从教法上说,选修课并不需要教师“教”得太多,或者是要渐渐趋近于“不教”,也就是说,选修课更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去学,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也就是说,要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语言文字应用》的教学,作为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地“阅读”教材,要引导学生用“语言”的知识和眼光去研读教材,质疑,释疑,从而“发现”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则,探寻运用语言文字的艺术。
  特别要重视的还有一点,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解剖麻雀”,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举一反三,推一知十。《语言文字应用》教材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根据“循例说法”的原则,援引了大量鲜活的“语言实例”,以“实例”来“说明”语言文字应用的“知识”“方法”“技巧”,非常具体,非常生动,也不乏趣味,这为教师引导学生“解剖麻雀”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自然,自主学习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教师还要设计一些小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外去开展“自主学习”。比如,在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四节《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要求学生课外在街头去寻找错别字,然后小组讨论,分类研究,探寻错别字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修改错别字的具体策略。
  2.合作探究:让学生们在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活动过程之中学习,在“探究语言文字现象”上下工夫,通过搜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从“类”问题研究中去发现语言规则。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中要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细微”的教学活动。就《语言文字应用》的教学而言,尤其要重视课堂讨论。教材中的“课堂活动”这一模块的设计,就是要将学习过程“活动化”,就是要让学生在“想想”“说说”“议议”“写写”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在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活动过程之中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常识”,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
  除了“课堂讨论”之外,还要在“探究”上工夫。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引导学生从语言现象之中去提出问题;通过搜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然后从“类”问题研究中去发现语言规则。比如,在第四课《词语万花筒》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小试身手”第三题中涉及到了“歇后语”;在第四课《词语万花筒》第四节《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小试身手”第二题中也涉及到了“校园流传着许多学生创作的歇后语”;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可以引导学生去做以下的“探究”:①尽量多地搜集歇后语;②根据一定的标准给歇后语分类;③分析归纳歇后语的形式特征(可参照《语言文字应用》第77页);④搜集使用歇后语的例句,揣摩应用歇后语的基本技巧及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这是“开放性”的“题目”,目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去发现、理解歇后语的有关知识。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是生动活泼的,才是有深度的,有“硬度”的。而且,这才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   3.优化“练习”:创设一些有趣味的“练习”或“活动”,让学生在富有创造性的“练习”中运用知识,巩固知识,形成创造性地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言文字应用”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自然,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练习”,或许,《语言文字应用》每一节中的“小试身手”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练习”之中去运用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并在高质量的训练中熟能生“巧”。
  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这“练习”的含义是广泛的,方式也是多样的。首先要认真完成教材中“小试身手”部分的练习,这是与课文学习内容密切关联的,是所学知识的迁移训练。再就是要做一些富有创意的“练习”。比如,在学习第二课《千言万语总关“音”》第一节《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时,我们可以试着让学生完成这样的“练习”:①用反切法给自己的名字注音,尽力去“注”一点新鲜的“意思”;②用反切法赋予某一个“商标”(或人名,也可以自己拟定一个)以独特而丰富的含义;③根据自己已有的汉语名字,试着用反切法给自己取一个外文名字(可以是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德语等。我校是外国语学校,现开设的外语语种主要有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德语等);④学习了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汉语拼音等知识,请你试着为汉语设计一种更为简洁、好学的“注音方法”。或许,让学生做做这样的练习,不但有利于学习语言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有趣味的“练习”或“活动”,在富有创造性的“练习”中形成创造性地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点应该是最为重要的。比如,在学习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三节《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时,教材中涉及到了“拆字”的“游戏”。于是,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①用拆字法解释自己的名字,看能得到多少种“解说”;②给一个公司命名,并用拆字法来解释其中蕴含的深刻“寓意”;③假设你是一个文学社的社长,请为自己的文学社取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

相关论文

语文应用体验反思教学语言
试论舞台美术设计中的LED屏幕应用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的作用研究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试论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