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隐喻认知理论应用策略

  引言:
  词汇是构成语言最基本的材料,扩大词汇量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词汇教学是我国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进行有效改革,使学生掌握更为有效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成为了词汇教学的主攻内容。本文主要探讨隐喻认知促进英语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并提出基于隐喻认知理论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一、隐喻认知促进英语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隐喻认知理论
  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Lakoff 和 Johnson 指出: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类一种重要的概念认知方式和概念思维方式。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以一个概念为基础认知和理解另一个概念,人的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类认知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
  (二) 隐喻认知与英语词汇教学
  当今词汇教学发展的方向之一就是使所学词汇意象化和具体化,而隐喻的工作机制就是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即从一个人们比较熟悉且易于理解的、具体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熟悉或较难理解的、抽象的目标域,从而达到重新认识目标域的目的,因此隐喻是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重要认知工具。从这一层面理解,可以说隐喻是词汇教学中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一种手段。认知科学已经证明:隐喻认知是人类拥有的最具语言生成力的力量,是词义发展的重要方式,是人类创造新词的重要手段。
  二、基于隐喻认知理论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一)重视词汇原型意义教学
  隐喻概念是连接具体与抽象概念的纽带。它有助于学生利用已掌握的具体概念域的语言单位来表达抽象概念域的意义,这既可丰富其语言表达手段,又能使其语言表达符合英语母语者的认知和语用习惯。根据 Lakoff 和 Johnson 的调查,绝大多数作为始发模型的词(喻体词)不仅都是实体性概念的词,而且都是生活中的常用词,在表达这些词时使用频繁,且与其他词汇搭配数量众多。例如“nose”一词,可以引申出 nosebleed,nose job,nose ring 等词,与“nose”搭配的短语与句子也有很多,如“get up sb’s nose”、“under sb’s nose”、“have one’s nose in sth.”“poke your nose in sth.” “ keep your nose clean”等。
  然而,目前英语词汇学习与教学出现一种误区,即只注重词汇的数量,认为词汇量越大,英语就学得越好,因此许多学生更愿意花时间去背大量的词汇如四级,六级,专四,专八,甚至一些的 GRE 或 TOEFL 词汇。问题在于虽然学生表面上认识很多难词,却忽略了基础词汇的学习,结果导致拥有很大词汇量的学生却不能运用英语进行日常的交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向学生说明学习基础词汇的重要性,讲解基础词的基本含义、词组搭配、隐喻意义、引申意义等。如“back”这个词,最初是用来指人身体的一个部位――背部,后来通过隐喻认知功能引申为“脊柱”,“后部,后面”,“背面”,“末尾”,“靠背”等,如:“the back of the drawer”、“the back of the cheque”、“the back of the paper”、“break one’s back”等。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仅简单介绍某一词汇在一定语境中的某一具体意义的教法,着重讲解词汇的中心意义(原型意义),兼顾其引申意义和具体语境意义,使学生把握语义重点,理解各义项之间的本质联系,培养学生根据词汇的原型意义推测词汇具体语境意义的能力。
  (二)将语境与隐喻的相似性基础引入教学
  隐喻也是一种语用现象,它的识别需要语境提供线索。人类学家 B.Malnowski 指出:“如果没有语境,词就没有意义。”语用作为一个平台将人类的概念化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它囊括了人类在物质环境及社会环境中的概念。正如Bosch 所言:任何话语的理解都需要说话者及听话者对语境敏感的解释行为,隐喻性的话语当然也不例外。
  作为人类认知能力的隐喻,既反映人类的体验,又是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语用结果。只有当听话者超越字面意义时,才能理解说话者的真正意义。也就是说,当字面意义无法成立时,听话者可以借助语境通过对话题的词语指称对象变换的判断识别隐喻。同时,隐喻意义的理解也与语境相偎相依。一个始发模型可以映射多种目的模型,即一个基本范畴的词汇可以有多种隐喻意义,而语境则是确定其准确隐喻意义的决定性因素。如:在 My brother is a monkey 这个句子中,对于monkey 可以作多种解释:“好动”、“机灵”、“调皮”、“模仿力强”。选择何种喻义完全取决于作者在某些感情因素的影响下,主观上认为 monkey 在哪些方面与 John 有相似之处。因此读者如果不了解作者对 John 的主观感受就很难把握monkey 在此处的喻义。在指导学生判断 monkey 的喻义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语境来了解作者对 John 的看法和态度,进而得出最合适的喻义。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语境知识与隐喻的相似性理论相结合,从而掌握分析创新隐喻词义的方法,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能更轻松、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意义。
  (三)利用不同语言隐喻的异同解读词汇深度意义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一种认知方式,而且还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对文化的反映。由于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英文中隐喻的翻译不仅仅要考虑其字面意义上的对等,更要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其的影响。作为重要的认知手段,隐喻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性,因而不同文化中的隐喻有可能重合。如:用“狐狸”比喻“狡猾”、用“绵羊”比喻“温顺”、 用“桂树”想到“荣誉”、“出人头地”等。用“桃”来隐喻“皮肤洁白、透红的妙龄少女”也就有了趋同性。用“spring(春天)”比喻“精力旺盛时期,青春年华”,用“hand(手)”隐喻“人”―――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人多好办事)。
  在通过隐喻进行意义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那些有文化差异的隐喻,避免学生在建构意义时,受母语的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影响,将有文化差异的词义直接等同于原有的母语认知结构中的某些表面看来等同而实际不同的所谓“对等词”。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词汇不仅涵盖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更是浸透了该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多学习西方文化知识,多了解西方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使之有意识地学习和掌握英汉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同的概念隐喻。
  结语:
  总之,词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随着对认知语言学的深入研究,笔者认为:隐喻认知理论在外语教学实践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应积极、正确地将其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中,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词汇学习的认知意识,从而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效率。■

相关论文

英语教学应用理论策略词汇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
试论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