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232-01
  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针对目前高等教育中呈现的人文精神低落现象,中国当代文学极为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给予其应承负起构架人文精神的责任及使命。那么,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有哪些人文精神渗透于高校教学内容当中,高校教师又该如何通过中国当代文学这一学科的教学,逐步感化教育学生,不断培养其对中国当代文学中人文精神的感悟能力,最终达到提升人文素质的目的。
  一、中国当代文学作家生平思想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中国当代文学史即是一部中国知识分子为找寻中华民族发展之路不断上下求索的历史。他们把民族的发展、国家的进步与自身的拼搏紧紧地连在一起,具有强烈的人格魅力。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其代表作之一的《呐喊》、《彷徨》贯通着怎样医治社会病痛、改变国民劣根性的思考,一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大志向,饱含满腔热忱融会于始终保持清醒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之中。让人们从中领略了忧国忧民的鲁迅及其他那堪称“民族魂”的闪光人格与精神气质。再有,面对白色恐怖丝毫无畏惧,果敢写出《试看今日之蒋介石》的郭沫若;始终坚持走在游行队伍最前列并且勇于发表《最后一次的演讲》的闻一多;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等等,这些作家、诗人清醒的意识、良好的品德、勇敢的意志、强烈的爱国情操均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与教育意义的,是很值得人们去学习的。他们之所以能够得到后人的高度尊崇,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他们对自己的国家拥有着无比深厚的热爱之情。在当今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理念日渐淡化的今天,当代爱国作家们高大的人格为我们树立了楷模。
  高校教师应当在内容纷繁的文学现象中(包括作家及其作品等)认真细致地选择,合理编汇教学内容,不断强化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致力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氛围,努力培养出更多国家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应当把其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相结合,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倡导学生的增强爱国意识,进而养成他们对社会负有极强的责任感,不断将汲取到的人文精神转化为自身的精神涵养。
  二、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应立足于文本挖掘人文精神
  高校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当注重发掘作品中流露出来的人文精神。中国当代文学中有很多作家及其作品体现出对人生宇宙之幽远而表达出深刻的哲学思想。例如徐志摩的代表作《偶然》等诗作品、卞之琳的代表作《断章》等诗作品,传达的都是对人生短暂和宇宙永恒的思考;许地山的代表作《命命鸟》等,笔下流露出的宗教慈爱之情与悲天悯人的人文理念;尤其是“生存困境”这一具有世界性的文学主题在中国当代文学名家名作中,像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钱钟书的代表作《围城》以及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等,均有不同角度的表现。高校对上述作品实行赏析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引荐学生遵循“天人合一”之古训,对自然对生态的破坏与毁灭,实际上也是对人本身的破坏及毁灭。
  纵观上述作品,它们均都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中人文精神的某个侧面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利用学习此文学名篇,以强化对大学生的和谐理念教育,促使大学生正确对待人生的苦难及缺憾,正确认知与处理人同自然的关系;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向文学前辈学习,勇于探索生命的意义及宇宙的奥秘,直面于现实人生,勇于向命运挑战,努力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系文学前辈们崇高人格的写照,体现出对人的理解、宽容、尊重、关怀等,尤其是文学前辈们对人类命运的不懈求索和思考以及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执著追求。这些人文内涵对我们今天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高校开展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应当与人文素质培养教学活动相结合,自觉地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利用学习丰富多姿的文学作品来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促使人文知识以及人文精神浸入学生的心灵之中。这对于学生构成良好的个性品格、实现全面素质发展的目标将会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关论文

当代人文文学教学教育素质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的作用研究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