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弱势群体”这个概念是朱?基总理在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来的,在这里,弱势群体主要指没有就业或无法就业的贫困人口,很少有人将他们与大学生联系起来,事实上,在任何一个社会群体中都存在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在大学生中也不例外。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家庭、社会和个人的问题而在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竞争力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的大学生群体,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加强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1 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
  我国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期,社会分层现象渗透了大学校园,大学生弱势群体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求学、生存和就业压力,加上他们承受力薄弱,缺乏负责感,容易形成扭曲的价值观和反社会的人格,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在群体生活中,大学生弱势群体缺乏对他人的责任感,生活态度消极,对其他同学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不利于他人的健康成长。加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不断完善自己,改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1.2 实现教育根本目标的要求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大学生弱势群体也是高等教育的对象,由于心理的排斥和自身接受能力有限,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另外,现在的教育大多关注精英学生的全面发展,往往忽视弱势群体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促进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全面发展,同样需要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1.3 建设和谐校园的要求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存在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不利因素之一,他们产生的问题大多和与之相对应的强势群体有关,涉及学习、交友、就业等各方面,例如复旦大学的“黄洋中毒案”、“马加爵事件”等,至今让人印象深刻,给校园带来了很多不和谐因素,所以学校不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之间的矛盾,不关注弱势群体面临的问题和心理状态,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加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二、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1 大学生弱势群体具有极强的自我认同性
  从形成过程来看,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缺乏稳定性,一旦形成,他们的自我认同性又会增强。大学生弱势群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于与生俱来的那些弱势群体,例如残疾等,也不同于比较稳定的社会弱势群体,例如贫困区儿童等,他们容易通过一些外在因素获得很多的挫败感,考试失利,一次失恋等都可以让一个大学生过低的评价自我,从而成为弱势群体的一员。
  2.2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难度较大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弱势群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注和辅导是持有消极态度的。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弱势大学生形成了自己属于弱势群体这一思维定式,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形成了自卑的心理,不愿与人交流,于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者产生抵触情绪,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2.3 大学生弱势群体普遍存在心理失衡问题
  大学生弱势群体一般心理负担重,心理承受力又不强,这就出现了心理失衡问题,他们普遍存在障碍心理、消极心理和躁动心理,表现在:其一,孤僻的性格导致他们很少与人交流,日常交往和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障碍和隔阂。其二,由于他们竞争力不强,在获得名次和奖励的时候会产生自卑,否定自我的想法。其三,他们一般不愿接受师生的帮助,同时又要背负父母的期望,由此产生了躁动不安的情绪。
  三、加强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咨询相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弱势群体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结为心理问题,面临学习、生活和就业的巨大压力,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为了促进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全面健康发展,就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咨询相结合,对弱势大学生进行科学化专业化的心理疏导,增强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面向大学生提供有效、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与服务,做好保密工作,并建立长期跟踪联系的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咨询相结合,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3.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在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大学生强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鼓励他们关心帮助弱势群体,让大学生弱势群体感受到他人的关爱而敞开心扉,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同时,高校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尽量多的弱势大学生有展示自己才华和个性的机会,使其在活动中建立自信。学校也要加强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的整体建设,培养弱势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3.3 增强对弱势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完善弱势群体的资助体系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从宏观上对他们进行系统教育,还要坚持思想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弱势群体的实质性困难,政府和学校要给予人文关怀,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各种形式的帮扶工作,形成以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贫困新生入学“绿色通道”为主体的多元化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这样虽然能帮助他们减轻经济负担,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贫困生认为享受学校补助或学费减免后,会给他们的内心带来许多压力和顾虑,因此,还要注意防止一些负面的影响,完善弱势群体的资助体系。

相关论文

大学群体思想政治探析教育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适应电子商务的福建省老年教育需求分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