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当代世界思潮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作者简介:聂慧芝(1985.11-),硕士研究生,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工作单位: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师。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4--02
  众所周知,思潮属于意识形态范畴,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当代世界思潮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它反映了21世纪世界各国的思想潮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忙于振兴本国经济,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广播电视,传媒等行业日渐成为人们的消费品范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增长,消费品的生产大大地满足了人们基本生活的需求,并使整个社会由以生产为本位转向与消费为本位。当今社会已经步入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中,人们被消费主义思想影响并支配着,工作为了赚钱,赚钱为了消费,消费为了更好地工作赚钱再消费以致循环往复。随着消费主义的产生,一些消费品的生产者更是以金钱为本位,把历史也纳入商品行列供世人消费。所谓历史消费,也就是消费历史,把历史事实加以歪说戏仿,这就是历史消费主义。
  一、历史消费主义
  历史消费主义以金钱为本位,消费历史和玩弄历史。这种社会文化思潮遵循商业原则、游戏原则和快乐原则,把历史当做商品加以消费。被商品化的历史,只考虑历史的商品价值,注重追求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满足大众休闲、娱乐的需要程度。历史题材只作为背景和演绎故事的手段而出现,历史的真相、规范尊严几乎都被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精神上和生理上的欲望的释放宣泄所消解、遮蔽,甚至成为吸引受众的噱头。[1]
  二、历史的悲哀
  当历史题材被以金钱为本位的文艺创作者纳入为其作品的那一刻起,历史的悲哀已经到来。马克思、恩格斯把历史视为最高的学术范畴,历史具有不容否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但是,历史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越来越被世人淡漠,甚至忽视。当今是流行“快餐文化”的时代,一些人缺乏了人文素养的支撑,缺少应有的思辨能力,单纯追求新奇、搞笑。市场也为了吸引公众“眼球”而不择手段,导致越来越多的历史被戏说、歪曲,甚至英雄人物被拿来恶搞、丑化。在时下中国,历史消费主义思潮主要体现在以历史题材创作的文艺作品中,笔者拟列举较具代表性的文艺作品加以说明。
  1.大禹治水之三过家门不入
  因百家讲坛而出名的纪连海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中国》节目爆出惊人观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是因为有了婚外情,并虚构出瑶姬这一人物,以配合大禹治水的成功。学界众多学者质疑并证明了纪连海这一错误观点。纪连海的“婚外情”之说无疑是为了迎合当前包二奶等婚外情的热点社会现象,其实为“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2]这种歪曲,篡改历史的行为无非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收视率的一种炒作。但是,一些“明星学者”作为传播历史,文化的公众人物,他们的观点直接影响着接收者对历史的态度。试问,明星学者都在玩弄历史,历史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又何在?
  2.戏说帝王之史
  史实记载秦始皇是个暴君,而在某些影视剧中却被演绎成爱民如子,拥护和平的仁君;祸国殃民的慈禧被演绎成开明温婉的统治者,更荒谬的还把慈禧美化为近乎完美的慈母形象;项羽和刘邦的楚汉之争归根到底是因为一个女人――虞姬等等戏说之例不胜枚举。历史的真实性和人性的善恶性已被彻底忽视,而诸如此类被虚构出的“历史”却成为增加收视率、票房的亮点。
  3.红色经典的尴尬遭遇
  自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恶搞了《无极》之后,人们似乎进入了恶搞文化的狂热时期,一些恶搞的对象更是指向红色经典。在《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中,原本一心想参加红军的小英雄潘冬子,却整日做着大明星梦,他的父亲变成了地产大鳄,烈士母亲一心想参加非常6+1;新版的《红色娘子军》宣称是一部青春偶像剧;《林海雪原》的杨子荣被莫名的增加了一段爱情等等,历史的崇高和英雄的伟岸在瞬间变得面目全非了。[3]诸如此类的文艺创作者以金钱为本位,为了追求眼前的商业利益,为了博取观众一笑,为了迎合当时韩剧等青春偶像剧流行的热潮,给红色经典予以彻底的颠覆,不惜牺牲历史,民族优秀文化的崇高价值。严重误导英雄人物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党的十八大提出:“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既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必须弘扬主旋律,如果是为了提高知名度、收视率或其他功利主义的思想作怪而不顾历史的真实性,随意编造歪曲历史,不仅会误导广大人民群众,而且会伤害华夏子孙的民族感情。
  三、历史消费主义对“三观”教育的影响
  从总体上说,目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我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形态。但也必须看到,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在主旋律高扬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比如本文中的历史消费主义思潮。
  历史消费主义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中,尤其是历史题材影视的消费主义倾向,构成了中国时下视听艺术对传统历史观的猛烈冲击。历史消费主义遵循生命本能的快乐原则,一切事物只要能满足欲望需求都可以纳入消费的视野,历史自然也不例外。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文艺的接收者,都有意无意的遵循着消费主义的思路,挖掘消费主义的历史笑料,任意表现历史,玩弄历史。[4]   首先,历史消费主义是对历史真实性颠覆,与唯物史观想背离,影响着大众群体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当前出现的历史题材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对历史的严肃思考。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强调历史的真实存在性,而历史消费主义恰恰把历史的真实性消费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恶搞”、“噱头”、“非历史”。人们在享受完历史消费主义所虚构的“历史”之后必然陷入空虚和虚无的循环中。历史唯物主义对待历史的态度仍然仅仅处于依赖物质的阶段,历史消费主义把人视为依赖于物质存在的个人,没有看到个人的发展和人类发展的高度一致。历史消费主义所谓的历史是不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而人恰恰迷失于这种“历史”中。[5]可见历史消费主义不仅不尊重历史,同时也不尊重人类自身的价值。
  其次,历史消费主义自始至终秉着“消费第一”的观念,使人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受到了严重冲击。例如台剧《流行花园》播出以后,这种冲击在青年学生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些学生的消费观念扭曲,生活奢侈、享乐、攀比现象较重,把消费当做快乐的体验、身份的象征。有些大学生为了获取钱财置道德、法律于不顾,不择手段,甚至采取欺骗、盗窃、抢劫违法犯罪等方式;生活学习懒惰,贪图安逸,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德在一些大学生身上荡然无存,大学生价值观模糊的现状引起了整个社会的担忧。
  第三,英雄主义、爱国主义思潮遭受威胁。随着越来越多的历史题材作品恶搞、颠覆历史名人,使得一些对历史了解不深的受众群体误以为这些作品中的描述是正确的。如今越来越多的历史题材剧都逃不了感情的纠葛,历史上的爱国英雄最后都是难过美人关。如此荒谬的歪曲历史,不仅颠覆了传统的精神价值取向,更是迎合了消费主义以金钱为本位的精神虚无潮流。而作为中国主流价值取向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因此遭遇人们的淡忘,被一些人视为不实际的、虚无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遭遇挑战。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否定历史、歪曲历史、篡改历史的行为都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相背离的。历史是真实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对历史的尊重,即是对人的尊重,是对人类发展及未来的尊重。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的历史消费主义思潮是受到西方国家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潮的影响而产生的,西方消极意识形态的传播,正是全球化大背景下对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侵蚀。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复杂多样的思潮相互碰撞,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的引导社会思潮,使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选择、价值认同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相协调。这样才能够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建设打牢共同价值观的基础。

相关论文

世界世界观人生观人生价值思潮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平等的内涵及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
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及价值研
红色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
浅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助推国家治理现
企业文化管理的价值体现及构建路径研
浅析新时期农业科研档案价值实现途径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思考
浅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传媒产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