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 图书馆管理论文

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中的采编工作的困境及其策略研究

  一、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兴起及其对采编工作的价值
  十九世纪末期,一场“公共图书馆运动”拉开了整个西方乃至全世界的图书馆学发展的帷幕,二十世纪50年代之后,谢拉等一批图书馆学家所主张和倡导的“信息交流模式”成为解释图书馆活动的主流理论。这种一家学说独大的局面在二十世纪70年代的时候被改变了,这一时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图书馆学研究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意义付与理论”(B?Dervin),“不规则知识状态理论”(N?Belkin),“情感认识的图书馆探索模式”(C?C?Kuhlthau)等诸多理论都大放异彩。我们也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一时期的图书馆学所面临的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尤其是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改变,对采编工作也带了较大的影响,图书馆的图书采编工作,按照采购文献原则做好中外文书刊及各类文献载体的采购、征集和交换工作,与各个图书需求部门和馆内有关部门协作搞好藏书建设;及时了解图书使用部门和读者对文献阅读需求和反馈信息,不断提高馆藏质量,并且应该采用动态典藏,信息编码,提高使用效率。 在此情况下,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的出现,使得新形势下的采编工作具有客观性、无限性、普遍性、动态性、依附性、实效性、系统性、传递性、共享性以及可度量性等基本特征。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图书馆的采编工作已经进入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图书馆采编工作的聚合化、实时化、跨地域成为趋势,图书馆采编的核心技术与方法都面临被重构的必要。
  二、当前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中的采编工作存在的困境
  (一)对采编工作中应用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的战略重视程度不够。SirsiDynix公司(2008)年提出了图书馆存在一种“元数据思维方式”(metedata mindset)。事实上,传统采编工作主要依靠人力资源以及纸质媒介进行,这种方式中在现代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已然不合适宜,但是当前的很多图书馆还没有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对于图书馆管理软件系统的使用只是流于形式。
  (二)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中的采编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作为一种信息化、技术化的产物,要科学合理高效应用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进行采编工作,对于采编人员的知识、技术要求较高,但当前一些图书馆,尤其是基层图书馆,在这方面人才还比较匮乏,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差,甚至有部分图书馆员还存在抗拒抵触心理,不利于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中的采编工作的发展。
  (三)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中的采编工作的方法问题。如传统图书馆的典藏方面,主要是“三线典藏”制度,这种制度基本上是依靠采编部门凭经验判断,结合读者的一些反馈意见。这种典藏制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藏书分配到阅览室(借书处)后再次调配的时间间隔一般在几个月甚至几年以上,导致藏书的流动速度很慢,且典藏难度及管理成本增加,难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图书需求。
  三、 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中的采编工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中的采编工作。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网络常常被认为是“一个领域内相关主体的纽带”。信息共同体的网络具有稳定性,具有诸多资源优势。这就需要图书馆进行资源优势整合。在采编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提高采编的效率和质量。
  (二)加强对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中的采编工作人员进行素质培训。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精神文明工作还需不断的完善和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要提高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中的采编工作人员的素质,不断努力,更好的为读者服务,如巴州图书馆近年来,经常邀请自治区一流的公共图书馆界馆长和专家学者们来我州授课,开设有《图书馆读者服务与创新》《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务》《公共图书馆相关标准与制度》《图书编目工作》等重要课程,对于提高采编工作人员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优化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中的采编工作的方法。举例而言,针对前文提到到典藏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实现动态典藏,动态典藏管理指的就是新书到馆的时候对图书进行分编加工,分配不是单纯依据每一个借阅区或者书库都分配若干本,而是采取把少数复本量很大的图书进行按借阅区分配之外,其他绝大多数的新书统一先直接典藏到新书借阅区,用户可以在新书借阅区短期借阅这些新书。

相关论文

困境系统管理工作策略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将柔性管理融入企业人力资源
试论党建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
试论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风险管
数字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新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困境与对策探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路
数字经济推进农村养老工作探讨
浅谈图书馆在数字人文服务研究中的实
论我国不动产更正登记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