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钢琴教学中听觉与内心听觉的研究

  在钢琴演奏和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听觉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虽然每个人都具备先天的听觉条件,但是很少有人会主动地、有意识地去训练、发展听觉――即将初级的直接听觉上升为高级的内心听觉,并将其运用到钢琴演奏和教学中。而只有具备良好的听觉与内心听觉,才能将完美的音乐传递给听众,取得听众的认可和接受,使钢琴音乐富有鲜活的生命力。
  一、听觉在认识上的两个层面
  1、直接听觉
  直接听觉是指大脑通过人体的听觉器官――耳朵,直接接收到大千世界的各种声音。其中有自然界发出的,有人为发出的;有悦耳的声音,也有噪音。但不论是哪一种声音都会储存在人们的大脑里,一旦需要它,可随时从大脑中提取,并进行加工。如曲艺中的口技艺术,就是个生动的例子。
  2、间接听觉
  间接听觉即内心听觉,又称内在听觉。它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当需要某种声音时,可立即从记忆中提取。二是当人们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需要宣泄时,大脑把记忆中的声音提取出来,并重新进行组织、加工,以符合自己表达感情的需要,也就是创作。著名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之所以能在失聪之后继续创作出不朽的名作,全凭他有卓越的间接听觉。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音乐艺术创作中的内心听觉比直接听觉更重要。
  3、直接听觉与间接听觉的关系
  直接听觉是间接听觉的基础,间接听觉是直接听觉的高级形式。我们就是要通过训练把直接听觉发展为间接听觉,并运用其指导钢琴演奏,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要通过耳朵倾听各种声音,并储存在大脑中。在弹奏之前提取它们,通过想象,设计出自己需要的音响效果,然后指导和控制手指去弹奏。进行到这里并未结束,还要检验、校对弹出的声音是否符合自己的设想。如果不符合再进行修正,这样才能最终奏出令人满意的声音。
  二、钢琴教学中听觉训练的重要性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1、重要性
  钢琴表演技术的高低,不仅体现在演奏者对作品的技术和艺术的把握,最终体现在对音响的审美创造方面,这就对听觉提出很高的要求,因为,所有的音乐要素都需要演奏者通过听觉来进行整合。演奏者在进行钢琴独奏时,需要用自己的头脑充当指挥并用双手驾驭,以达到交响乐一般丰富的音响效果。其中除了需要高超的技巧以及独特的审美,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良好的外部( 耳朵) 与内部( 内心) 听觉。所以,听觉训练是不可或缺的。
  听觉训练的第一步,是要打好钢琴演奏听觉训练的基础。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放松自然地弹奏钢琴,在演奏过程用听觉来鉴别弹奏方法和声音状态是否正确;其次,要对节奏脉动有一定程度的内心感应,这样才能够把握音乐内在节奏运动的韵律和惯性,达到更好的演奏效果;不仅如此,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用耳朵去辨别音值的长短,如何更好地运用踏板,使音乐更加丰富、更加悦耳动听。踏板是钢琴弹奏技巧的灵魂所在,踏板运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此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多听些音响资料,参照不同演奏家的演奏版本,提高对踏板功能的感悟力,演奏时才能尽可能将踏板的功能发挥到极至。
  听觉训练的第二步,是内心听觉与演奏记忆。背谱演奏是学琴者必备的能力,它贯穿钢琴学习各个阶段的记忆思维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而精细的内心听觉过程。学会背谱演奏,标志着大脑在完整记忆音乐进行的同时,能够较为严密地控制情感和演奏动作。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反复强调耳朵在演奏过程中的监控作用,一定要负起对音乐总体音响效果把关的责任。为了使演奏严谨而有激情,同时又更加符合作曲家的表现意图,演奏者应该从理性的听觉角度对作品进行符合规律性的技能驾驭和审美创造,以避免不适当的夸张和错误的诠释。
  2、存在问题
  我们很多学习钢琴者都有较高的演奏技术,为什么演奏的作品总是不尽人意呢?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良好的听觉和内心听觉,缺乏对声音的想象力和钢琴演奏上的控制力。有些人只顾着弹奏,根本不去倾听。他们认为曲子弹好的标准似乎是只要有速度,不间断、完整就行了,以至弹了错音都浑然不知。少数人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聆听自己的演奏,保证一定的弹奏质量。但他们没有养成好的听觉习惯,一旦离开了教师就变了样。这说明他们对音色变化的感受及控制还不稳定,没有在内心形成各种音色的概念。这必然会影响我们内心听觉的形成和内心对音乐想象力的发展,在我们学习钢琴作品时,就不能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性质来选择符合作品要求的触键方法,获得较为准确的诠释。一个对音乐缺乏想象、追求的人,势必会在演奏中带有一定的机械性和盲目性,所演奏的作品是缺乏艺术生命力和音乐活力的。目前,这是我们学琴中的最大障碍和弊病。
  钢琴的音色是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如果不能充分地体现这一点,那就失去了弹钢琴的意义了。钢琴所发出的原本声音,即基本音色是圆润、饱满、通畅的声音。钢琴的原本声音是由连音、跳音、非连音三个基本元素构成的。任何一首音乐作品都是以这三种音色为基础进行变化的。钢琴教育家但昭义将钢琴的三个基本元素比喻成美术中的三元色――红、黄、蓝。把它们相互搭配就能调出各种颜色,绘出绚丽多彩的画卷。这个比喻是很形象、很恰当的。只要正确掌握了这三个基本要素的发音要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变手指触键的部位,动作,速度,力度,就能奏出千变万化的音色。要做到这点,我们必须依靠听觉时刻检查自己弹奏的发音,不断提高耳朵对声音的辨别能力,提高手指触键的控制力。我们要不断地去探求、摸索、修正钢琴发出的音响,追求作品所需要的音色,将作品的内涵揭示得淋漓尽致。
  三、如何培养良好的音乐听觉
  (1)要听,认真地听、细致地听。不但要听高水平演奏的钢琴曲,还要聆听其它艺术门类(如弦乐、管乐、民乐、交响乐、歌曲、戏剧等)的作品,并将它们的音响记于“心”中。而自然界的各种音响,如风声、雨声、火车声、鸟鸣声也是我们必须聆听的。经过长时间的聆听,在我们心中积累了丰富的音响,就会在大脑里形成(下转第30页)(上接第27页)音乐模板,最后运用于钢琴演奏之中。
  (2)要唱。在有了一定的声音信息积累后,就应该试着模仿这些声音。通过反复的吟唱、哼唱、默唱钢琴作品的主题及各声部旋律,使大脑建立起音乐的逻揖思维。唱时必须带着感情,对于连、跳、强弱、节奏、速度等都应尽量唱得准确,把整个作品溶于自己的心中。只有将乐曲完整地唱出来了,内心才有深刻的体会,演奏时就能深刻自如地表达作品了。
  (3)要养成正确的练琴习惯,即边看、边弹、边听、边想,充分调动各种感觉神经,有目的地控制演奏器官进行弹奏。首先要仔细观看乐谱,并在大脑中预想出相应的音响效果;再选择适合的触键法后奏出;并用耳朵来检验效果,然后再修正,再检验,这样才能使钢琴作品演奏得完美。
  良好的听觉和内心听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而易举形成的,它需要我们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才能不断提高。我们要把每一次练琴都当成一次很好的听觉训练,将钢琴谱看成乐队的总谱,把作品中各声部、各音域的音色都弹奏得有独立的性格和特点。我们在弹奏主调音乐作品时应注意,在把主旋律弹得鲜明的同时,还要突出伴奏织体中的隐伏旋律,使它们相互呼应,奏出多层次、具有立体感的音响效果。运用踏板时,更需要用耳朵仔细地辨别,充分发挥踏板的作用,增强音乐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决不能机械地或随心所欲地乱踩,反而会破坏了音乐。
  总之,要想使自己的演奏有一个质的飞跃,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听觉和内心听觉,它是你走向钢琴演奏成功的必经之路。

相关论文

听觉教学研究钢琴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