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浅析古代文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165-01
  悠悠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煌煌数万卷辉煌灿烂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代文学更是其中一块璀璨的瑰宝。古代文学之所以绵延数千年而不绝,是因为她们含有凝练的文字、深邃的思想、饱满的情感。古代文学历史跨度大,从先秦到晚清,薪火相传;涉及面广,有天文、地理、历史、哲学、文化、思想、修养、伦理、道德等;形式多样,有诗、词、曲、赋、小说、散文、传奇等。中国古代文学是历史的结晶、是中华千古文明的载体,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其中的经典之作更是为后代人世世传颂,为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中华美德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是最好的、最生动的美学教育教科书。中国传统教育培养出一批批既能吟诵诗词又能赤心爱国的士大夫群体。对比当代学生,状况不容乐观,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诚信缺失,感情脆弱,对现实社会漠然,拜金、享乐等等,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中国需要的不是只会拿高分的麻木的人,而是充满爱国热情、有正义节操、勇于面对人生波澜的有血有肉的人。
  一、古代文学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爱国――一种神圣、深厚、热烈的情感,它潜伏于内心的深处,凌驾于所有情感之上。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国家都不热爱,更谈不上热爱这个世界了。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很多诗篇都洋溢着饱满的爱国热情,充盈着对国家衰败的哀恸之意,演绎着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作者们无不以国事为己任,前赴后继。从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肝胆涂地,到班固“爱国如饥渴”的忠心耿耿;从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忠君报国,到李白“国耻未雪,何由成名”的碧血丹心;从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赤胆忠心,到陆游“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的以身许国;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勇于担当,到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浩气长存。这些诗句现在读起来仍让人如痴如醉,回味悠长。
  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屈原、杜甫、岳飞、陆游、龚自珍、文天祥……爱国诗人数不胜数。通过爱国诗人的如椽大笔,润物无声,学生们能感受到浓厚而热烈的爱国思想,他们会深深明白:爱国精神在现代也不落伍,那是国民的生命之根。文学作品不仅帮助人认识人生,而且文学作品中所揭示的人物形象的人生轨迹、命运归宿,往往对树立人生观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1]
  二、古代文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理想的人格
  千百年来,仁义恭敬孝顺忠诚的修身精髓、匡正扶持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不屈不挠弘毅宽厚的自强精神,是华夏学子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先秦时期,孔子说过“见义不为,无勇也”,成语“见义勇为”应当是最好的浓缩,义勇相帮,可谓真义。孔子还说“敏于行而讷于言”,强调言必信,行必果。诚信自古至今都是亘古不变的人生信条。庄子提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追求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孟子则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尊重人民群众的地位,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涤荡了我们物化的心灵。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懂得孝敬父母,人间就会温情荡漾;懂得孝敬父母,世界才能多姿多彩。《定风波》有诗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对人生的大起大落淡定自若,泰然处之,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豁达开朗。《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发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呼告,谈笑间,宠辱皆忘。
  文学能传播一种特殊的信息,即能揭示人的心理和灵魂深处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极为隐秘的心理机制,呈现人类心灵的辩证法。人类多亏创造了文学艺术这种形式,才得以深刻而细致地理解人的心灵、情感和思想,从而有可能饱览灵魂的奇情壮采,领略生命的万千风情,去最大限度地认识人、理解人。【2】古代文学每一篇作品都充满着道德感召力量,每一个作者的人格魅力在当代社会还闪耀着熠熠光辉,学生通过它们可以陶冶情操,强化意志,修身养性。
  三、古代文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代文人细腻敏感,大到山川草木,小到鸟兽鱼虫,在作者笔下都可斐然成篇。对于学生来说,这些诗篇是“潜在的引导力量”,它可以提高审美情趣,锻炼情感意志。从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朦胧春意,到李商隐“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的凉凉夏风,从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秋风习习,到董思恭“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的腊月寒冬,“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有其雄浑的美,“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草原有其壮丽的美,“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大山有其险峻的美,“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河流有其曲折的美。
  “花中四君子”代表了自然界事物各种各样的美,梅花“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有一种不做媚世之态,清濯超拔之美。兰花“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有一种清婉素淡,常葆本性的美。竹子“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有一种大义凛然,挺拔劲节的美。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不畏严霜,不辞寂寞,有一种从容自若的美。
  柳永的《望海潮》中有诗句“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让我们看到了户口繁庶、建筑错落有致的美丽画面,“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则反映了市场的繁荣、百姓的殷富,充分展现了北宋的社会生活美。陶渊明《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写出了自食其力的劳动之美,《桃花源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了人际和谐的画面美,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改过去“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独出机杼,积极向上,揭示了真正的爱情美: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常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这些美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只有对这些美的因素加以挖掘,主动感知,才能召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古代文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源远流长,其意义不言而喻,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民族精神的铸造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加,世界各地纷纷兴起了“汉语热”,我们作为龙的传人,更应该热爱母语,汲取前人的智慧,传承古代文学的原始教义、传播好我们的母语文化。

相关论文

古代价值文学大学教学语文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的作用研究
浅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传媒产业价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