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浅谈农村公路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西部地区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129万公里,是十年前的3.4倍,同时却存在单个项目投资少、整体数量大、普遍等级低、建设管理和施工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现实情况,一些项目因质量控制不严,技术人员对施工要领掌握不全面、质量隐患成因不了解、预防措施不得当,造成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程度不同的出现了翻浆、沉陷、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桥涵头跳车等质量通病,影响着西部大开发的成效及农村公路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 路基工程常见质量通病
  路基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主要是翻浆、沉陷,约占各种病害总数的40%以上,是造成路面、桥涵破坏的重要原因。
  1.1 翻浆
  1.1.1 成因。不利的水文条件、不合格的路基填料、不恰当的设计和不规范的施工是形成翻浆的主要原因,它是温度、水、路面、行车荷载与路基土质、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①路基填料偏细、强度偏低、透水性较差,其中尤以粉性土最差;②路基地下水位较高,填土高度过低或路基边缘至地下水或地面积水间的距离较小;③路基防排水设施不健全,边沟排水不畅或无排水设施;④潮湿路段铺筑沥青路面,内部水分不能及时蒸发;⑤春润季节,翻浆处理不及时、不彻底;⑥潮湿路段未设置隔离层、隔温层及垫层。
  1.1.2 防治措施。①路基填筑时,应在技术、经济、环保等制约因素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提高路基高度;当高程受限而附近筑路材料较为丰富时,应尽量选用强度高、透水性好、级配满足规范要求的砂砾填筑路基,严禁以颗粒偏细、毛细管水上升较高较快的粉性土作为填筑材料,尽量避免使用粘性土;在路基周围地表、地下水丰富、透水性材料取料困难的冰冻地区,还须设置级配良好的砂砾垫层或石灰土基层。②施工图设计前,应认真进行地质水文调查,设置必要合理的桥涵、边沟、盲沟、渗沟及排水沟等防排水设施,确保通畅,及时排除地表水,降低地下水位。③路基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时,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路基含水量后再铺筑路面。若路基不宜提高时,可在路基顶面以下0.5-0.8m处铺设隔离层,阻止毛细管作用,保持路基干燥、稳定。④对于高寒阴湿地区,可在路面下铺设厚度不小于15cm的隔温层,每边宽出路面边缘30-50cm,防止水的冻结和土的膨胀。⑤若翻浆已出现,可采用透水性和级配良好的砂砾局部换填,换填深度依路基材料而定,但不小于50cm,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压实度达到97%以上。在此过程中,要杜绝翻浆持续时间较长再处治,因随着气温上升、路基水分自然蒸发,翻浆会自然消失,但第二年会继续出现。因此,春润时节,翻浆要随发生、随处治,不可错失良机。
  1.2 沉陷 指路基表面在垂直方向产生的不均匀变形。包括路基本身的压缩沉降和地基承载力不足引起的沉陷和挤出两种情况。
  1.2.1 成因。①原地基软弱层处理不彻底。②填挖结合处未挖台阶处理或处理不规范。③防排水设施不完善或施工质量差,路基排水不畅,被水浸泡。④压实层过厚、压实设备功率不足、遍数不够、未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路基填筑后不久,土体出现压缩、沉降。⑤填料级配差、粒径超标,路基整体不稳定。⑥使用盐渍土、膨胀土、压缩性较大的土填筑路基。
  1.2.2 防治措施。①彻底清除原地基表面的淤泥、腐殖土、软弱土,按规范要求换填强度高、透水性好的砂砾。②在填挖结合处,按路基坡度、高度开挖台阶,保持适宜宽度,坡度向内倾斜,确保压实质量,防止路基滑移、开裂。③从设计和施工方面严格把关,使防排水设施设置合理、质量合格、排水通畅、路基周围无积水。④路基填筑前,做好填料的标准击实试验,确定好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检查材料级配、清除超粒径石料;填筑时,采用与送检石料一致的填料,压实层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使用符合要求的压路机碾压密实,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严禁使用与送检样品不一致的填料并杜绝出现超密现象。⑤路基填筑前,做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和液性指数、颗粒大小分析试验及强度试验(CBR值),必要时做易溶盐试验,剔除不合格填料。
  2 路面工程常见质量通病
  即沥青路面铺筑后不久或在1/4至1/3设计年限内,沥青路面发生开裂、松散、变形、坑槽及泛油、翻浆等各类路面破损。
  2.1 成因 ①施工方面:地基沉降、路基、基层施工质量差及由于沥青混合料油石比偏小、加热温度过高、集料离析、摊铺温度过低、面层偏薄、压实不足、沥青被溶解、水损害而导致的沥青路面自身破坏。②原材料方面:沥青质量不符合要求,大量使用酸性石料,集料有杂质、风化现象,含泥量大、整体级配差,粗集料压碎值、磨耗值、针片状含量等技术指标不达标。
  2.2 防治措施 ①严把工序验收程序,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②路面铺筑前,对每批进场的沥青、粗细集料、矿粉等原材料要按照技术规范严格检查,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清除出场,对检测合格的材料按照名称、规格、产地分类堆放、标识明确,对矿粉采取防雨防潮措施;选用表面粗糙、质地坚硬、耐磨性强、嵌挤作用好、与沥青粘附性好的石料,酸性石料掺加抗剥落剂或石灰粉,确保与沥青的良好粘附性;混合料拌合前对拌合、运输、摊铺、压实等设备的性能及配伍情况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各项设备运转良好,满足施工需要,尤其要检查、复核计量设备,确保配料准确;拌合时,要按照施工配合比确定的材料规格、比例、级配及用量精心生产,杜绝出现离析和焦料现象,并加大马歇尔检测频率,严控油石比、稳定度、流值等指标;对运输车辆驾驶员进行动作要领指导,防止装料不当,人为造成离析,并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合料热量损失过快影响摊铺质量。③混合料摊铺时,摊铺机应匀速前进、保持厚度均匀,摊铺温度不得低于125℃,压实机械要配套合理,按照“先轻后重、先边后中、先快后慢”的要领碾压,碾压遍数及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接缝保持密实、平顺;严禁冒雨或在基层潮湿状态下进行面层铺筑。
  3 桥涵常见质量通病
  桥涵头跳车是潜移默化中造成桥涵破坏的直接和重要原因之一。
  3.1 成因 ①桥涵头与路基相连的路面整体下沉或路基沉降。②桥梁伸缩缝破损。③路基填料强度低、压缩性高。④台背回填压实层过厚,压实不均匀,效果不达标。⑤桥头搭板施工质量差、设置搭板后忽视下部填料压实质量、路面与桥台衔接不协调。
  3.2 防治措施 ①高度重视路基和台背回填质量。要按照处理路基沉陷的措施精心施工,做到程序规范、填料合格、数据达标,尤其要重视软弱地基的处理、台背填料的选择和回填厚度的控制。②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安装桥梁伸缩缝,确保伸缩缝、桥面铺装及周围路面协调、平顺,出现破损时要立即修复,不能延误。③设置了桥头搭板的桥梁,要重视搭板底部填料的回填质量,并使搭板与填料紧密相连,充分发挥搭板对跳车的预防作用,否则若搭板底部填料的回填质量不合格,不但搭板会开裂破损,而且会危及桥梁安全。④若桥梁已经出现跳车,则须区别对待。如跳车是由路基沉降产生且路基不稳固,则须采取挖除或换填的方式重新压实,确保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若路基已稳固且沥青路面完好,表面只有3-5cm的高差,应在路面表面坑洼之处采用粗粒式或中粒式沥青混合料衬平,使用有找平功能的摊铺机,加铺一定厚度的沥青面层,与周围路面衔接平顺,必要时通过多次摊铺可完全消除跳车现象。
  4 结束语
  在甘肃西部实践以上措施后,有效地防止了质量通病的发生,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综上所述,广大农村公路建设者只要从质量通病的成因入手,牢牢掌握技术要领和施工规范,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精心施工,完全消除质量通病,是能够实现的,与国省干线公路同步发展亦是完全可行的。

相关论文

公路工程防治质量农村常见
电力企业改革中高质量人才梯队培养优
试论提高美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
试论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
关于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期财务管理的 思
浅谈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农村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浅谈如何提高办公室文秘工作的质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