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西北地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内部面临的巨大压力就是国际化,这种形式驱使着企业不断寻求利润的增长点。企业正把焦点转向“第三利润源”――物流。但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运作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
  1 西部地区物流发展现状
  当前西部地区的物流现状正处于起步阶段,其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 物流观念尚未普及
  现代技术下的物流观念尚未在工商企业中得到普及导,致地区众多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的认识不足。
  1.2 物流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有限的提供独立的物流服务,不能形成链带网络,更不用说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
  1.3 市场机制不健全
  据业内专家介绍,目前系部的物流市场体系由于不够健全,因此,与国家物流行业市场体系的建设目标有所偏离,其中,摆在眼前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落后的农村物流市场体系以及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
  1.4 物流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目前,物流的从业人员大多没有接受专业的高等教育,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很少有企业对他们进行相应专业的培训,因此,导致物流从业人员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服务意识都较差。此外,很多物流专业毕业的学生抱着“宁要东边一张床,不要西部一栋房”的思想,不愿意到西部还不发达的地方开展自己的事业,从而制约了西部物流企业的发展。
  2 西部物流现状驱使着“工学结合”型人才的培养
  目前市场上物流人才相对紧缺,其中物流管理、信息处理等人才是该专业十分紧缺的物流人才。由于新形势下物流人才的需求和供给不平衡从而导致社会加大了培养物流人才的力度,因此,高校的物流专业应运而生。
  3 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3.1 选择地区适应的合作企业
  校企之间的合理配合是“工学结合”模式运行的必然条件。对于物流专业而言,只有选择一些专业性较强以及运作能力较好的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才能有效实现工学结合模式的效果。为了让企业能够为学生实习提供良好的运作平台,企业应当具有专业化的物流运作水平、完善的结构体系、齐全的部门设置以及明细的职员分工等。这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通过工学结合模式能够加深行业认识的影响,通过在实习基地的认识能够更加了解整个行业。
  3.2 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教育领域对高校物流专业的开展以及培养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工学结合要求高校要具有一支既有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又有从事相关物流企业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因此,学校除了从物流行业引入一定数量的且具备一定学历层次的专业人才到学校任教外,还应当定期组织高校的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
  3.3 实训基地一定要起到推动作用
  要想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习基地必须具备生产性实训条件,这也是以往制约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我们认为,只有走校企合作以及校内校外结合的双轨建设之路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个瓶颈问题,并且生产性实训的条件必须起到推动性的作用。
  3.4 政府的支持
  第一,从政策法规上保障工学结合的可操作性。地方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强工学结合的法律保障,使得工学结合有法可依。第二,从投入上加大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对工学结合事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促进工学结合稳定发展。
  4 总结
  物流产业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兴产业,正在大步向前发展,这正呼唤着更多的人才,而作为高职物流专业,在物流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认清其培养目标及方向。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将理论教学与企业需求和企业实践有效结合,实施“行业主导、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起示范作用,从而培养出满足物流企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型技术人才,为西部物流业和教育教学水平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关论文

人才高职院校结合物流培养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试论学分制下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
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运营服务体系
电力企业改革中高质量人才梯队培养优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