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策略探讨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针对大学生的思想问题,满足大学生的思想、精神世界发展需求,促进大学生能能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满足国家建设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的目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重要。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我们必须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契合点,并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实现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深入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需求
  人的需求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它包括很多方面,如个人需求、社会需求,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共性需求、个人需求等等。这多种需求之间不是完全对立、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一直变化的。因此,在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与教育。
  (一)协调好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将个人需求建立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之上。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很多阶段。个人在社会之中生存,不免有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处理与协调。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中的运用就是在很多方面行使着这一功能,调节着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如何统一。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理论知识,并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己的专业知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专业价值、个人的社会使命、社会责任感。当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发生矛盾或不协调时,我们就要及时引导,及时走入学生内心,帮助学生分析,怎么调整个人的节奏,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
  (二)协调好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升华精神需求。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个人拜金主义、物质至上等现象的出现。一般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家庭环境、思想不坚定、控制力差等因素引起的。从需求的客体来看,人的需求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学生正当追求物质方面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如果忽视了精神世界的发展,则是非常可悲的。在引导学生追求基本的物质需求后,要注重精神的发展。
  (三)把握好个性需求和共性需求,推动学生“三观”的良好形成。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都或多或少存在“个人主义”的特点,不会与人合作,缺乏足够的人际交往能力,往往以个人的想法为中心,满足个性需求,而缺乏共性需求。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共性需求的教育,加强集体主义意识。同时,也要加强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以当前的中国梦为指引,利用这一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学生精神世界更加强大。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注重与学生的情感共鸣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传递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仅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手段,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互动联结的纽带。教育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教育活动开展效果的好坏。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针对大学生的思想问题,满足大学生的思想、精神世界发展需求,促进大学生能能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有针对学生的需求,促使学生需求的发展。人的需求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个人需求、社会需求,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共性需求、个人需求等等。所以教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灵活多样。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教育方法上,要有教师深入调研、运用微博等方法;要有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做朋友等方法;要有对学生适当的惩罚,积极的鼓励等方法。激励教育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主观动机,鼓励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努力。激励教育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更能够促使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发展。还有,自我教育是最持久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方式,这也就是下面即将探讨的要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三、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必须要注重“学生”这一主体的因素,坚持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一)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直接面对广大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当然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才不会偏颇。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生为本,就要回归学生需求。我们必须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契合点,并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实现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学生的智慧是无限的,从理论知识的运用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都要运用这一资源,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能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二)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就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通过学生的自主、能动和创造性作用,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满足。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保证正确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学生不会满足现成东西,不会满意本能式或复制式生存,会根据已有认知和价值需求,去调节教育活动。通过创造性的活动,以满足自己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

相关论文

政治探讨教育策略思想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行业文化软实力
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与
浅析后疫情时代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
数字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探讨
网络环境下优化图书馆阅览服务探讨
新形势下将柔性管理融入企业人力资源
数字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新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困境与对策探
数字经济推进农村养老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