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区域性高校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接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245-03
  区域性高校即地方高校,特指在某一地域或领域具有特色的高校,它以地方为依托,以专业为特色,服务领域辐射范围以地方为主,发展的功能和特色在于服务地方经济,因此在发展方向上往往异于全国性重点高校。一般来说,重点高校要立足全国,放眼世界,紧跟世界先进科技前沿,在创新、产业孵化等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就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都是根植于重点大学实验室,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多的责任落在重点高校上。与之对应,区域性高校则承担了为先进科技落实培养应用人才、将科技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作用。
  一、黑龙江省区域性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优势
  黑龙江省资源丰富,石油、煤炭、森林、农垦较为发达,以此为依托建立了相应的特色鲜明、专业突出的地方性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依油而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服务垦区现代化大农业,这些地方高校既具有一般普通高校的共性,更富于地方特色。
  (一)办学理念立足于服务地方,主打特色牌
  黑龙江省地方高校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建立在各地市由省市共建共管的综合型院校如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一类是专业特色明显,依托资源而兴的院校,随着规模扩大、学科齐全也逐渐呈综合型发展,以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代表。这些地方高校在办学理念上立足地方、依托资源、服务资源,特色明显、专项突出,在区域竞争中实力强劲。东北石油大学的生物驱油技术极大促进了大庆油田的三次采油产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寒地水稻旱育技术为垦区300亿斤粮食的稳产增收做出重大贡献。
  (二)人才培养以技术人才为主,增强实用性
  当前,大庆要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四大煤城要永续发展都需要人力资源。相比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人力资源的可塑性、高附加值优势明显。全球范围内,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国家、城市间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人才。大庆油田的产业升级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创新驱动、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庆市建立现代化国家化大都市,彻底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需要各类人才的广泛参与。鹤岗、鸡西等煤城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大量的技术人才。与地方共生的特色高校自然就承担了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大庆油田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大多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作为垦区黄埔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积极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为垦区和农村培养大量技术骨干,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积极选派大学生志愿者到乡村工作;大批优秀人才的培养为黑龙江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稳固的人力资源保证。
  (三)高校科研优势与地区特色紧密衔接
  高校是科研的主力军,大批科技成果都诞生在高校实验室,具有技术优势,长期以来科技成果和市场处于彼此割裂状态。在新一轮企业升级过程中,黑龙江省区域高校主打地域特色牌,发挥了重点院校不可比拟的优势。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与大庆市肇州县富美佳养鸡专业合作社合作提高养殖技术,建立了150万只蛋鸡现代化养殖基地,东北石油大学立足大庆,积极参与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为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推进了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为大庆油田4000万吨持续高产稳产提供技术支撑。科技成果与地方特色紧密结合必将迎来新一轮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缺乏高校支撑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类型的城市。黑龙江省资源丰富,石油、煤炭、林业等资源遍布全省,在资源开采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石油为主的大庆、煤炭为主导的四大煤城、森工城市伊春和大兴安岭地区,利用自然资源天然禀赋优势这些资源城市已发展了几十年,为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资源的减少、环境的破坏以及产业的升级压力、城市的可持续性问题日益严重。
  (一)高校专业与产业对接不够,孵化能力薄弱
  黑龙江省各地方高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专业门类日益完善,也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适用性强的重点学科。但总体看来,趋同化严重,片面模仿学习重点大学的科研模式,致使专业与地方产业结合不够,而且有些科研实验室与市场无任何对接,孵化能力极其薄弱。大庆市的非油产业逐渐形成以服务外包、高端制造、汽车产业为主,地方高校如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与之对接严重不够,横向研究几乎没有,培养的计算机、车辆工程等专业人才大多流出域外,专业和市场处于各自为政局面,严重制约了双向发展。
  (二)缺乏高校的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缺乏科学性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基本上都属于矿区城市,条块分割,城市功能不全,城市品位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矿区这一先天劣势不仅不利于经济的转型升级,而且对人口、资源、环境等生态文明的构建造成极大困难。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节约利用土地、建设美丽中国就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城市,科学发展城市。地方高校具有理论优势、技术优势,但是长期以来地方与高校极少进行城市合理规划,一些城市发展往往具有跟风与随意性的特征,破坏环境、求新求奇盲目追求政绩时有发生。当前,全国很多地方都提出要建立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就大庆而言就需要就需要整合高校的智力优势、地域特色、经济实力通盘考虑,从而避免盲目性。
  (三)缺乏完善的校地合作机制,制约城市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多为原材料的上游产业,产品附加值低。传统产业的高耗能、高污染性使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大庆以石油石化产业为主、四大煤城的煤炭产业、大小兴安岭的木材产业,产业单一,严重依赖资源,造成可持续发展困难。城市要转型、产业要升级增强竞争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高校和地方合作应长期进行,但从目前看来,很多地方的校地合作目的性、逐利性太强,合作具有短期性、随意性。偶尔做一项合作课题、增加一个培训基地、实习基地。城市要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校地合作机制,从而科学化、规范化。   三、黑龙江省区域性高校与资源型城市的有效对接具有“双赢”意义
  (一)区域性高校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具有支撑作用
  1.区域性高校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黑龙江省区域性高校大多位于资源型城市,依托地方而建、省市共建共管,各院校准确把握学科方向,积极推进专业创新,突出和彰显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应用为主、理论为辅;人才方向上,以培养专业为主、通识为辅。为油田、煤矿、林业、农垦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员。在专业发展上,区域高校以地方为依托,服务地方为己任,加大横向课题研究,科学合理规划为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作为垦区黄埔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不仅为垦区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更广泛的参与属地地方经济建设,大庆市在发展棚室经济、良种培育上较多依托农大实验室,近期八一农大太空育种的成功为科学种植提供了智力支撑和技术保障。
  2.区域性高校是提高地方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资源型城市要彻底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就在于提高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资源产业要升级,就必须以信息化驱动、增加知识附加值。石油、煤炭、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而且破坏环境,违背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近年来,大庆市积极与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合作,由高校专家学者参与战略规划,更新创新观念,加快创新主体培育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和高校的对接上成果丰硕,一批富有大庆特色、科技含量高的品牌产品陆续涌现。“日月星蛋白”、“油龙水泥”、“昆仑润滑油”等一批品牌在全国叫响,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极大增强了地方的核心竞争力。
  3.区域性高校是弘扬地方文化,增强资源型城市软实力的依托平台。地方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并打上地域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区别于域外文明的独特性。黑龙江省作为一个移民大省,长期以来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闯关东”文化,“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些优秀的文化和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拼搏奋进。区域性高校有很多根植于这种独特文化之中,东北石油大学深挖“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弘扬的“北大荒精神”无不体现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甘于奉献的进取精神。资源型城市曾经孕育和发展了地方文化,在实现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的进程中,区域性高校结合新时代新要求,积极研究探讨地方文化赋予新的内涵,进而形成资源型城市软实力。新时代的大庆精神更多体现在创新、升级,铁人精神则更强调竞争,在大庆市现代化国际化转型战略中必将有效增强大庆的软实力。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对区域性高校的发展提供物质保证
  1.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为高校教育科研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在实现转型升级过程中以创新为导向、以高校技术人力为支撑,资源企业产业升级、矿区城市角色转换,极大增强了资源城市的竞争力。反过来,城市财富的增加、创新能力的增强也反哺属地高校,无论是硬件支持、协作机制的构建、横向科研的扶持,地方都给予极大地帮扶。在科研上,大庆市政府、大庆油田每年都拿出巨资在东北石油大学设立科研基金;在福利待遇上,大庆市政府对高级人才增加政府津贴、住房、医疗等补贴,保障了高校教师的科研热情,促进了高水平大学的兴建。
  2.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极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当前,黑龙江省很多区域高校的研发能力较弱,不仅缺乏充足的资金保障,更重要的是科研落实转化能力较差,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为属地高校的发展搭建了验证转化平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大庆市大同区棚室经济发展中培育太空良种,东北石油大学在大庆油田的研发实验室、产业孵化器的搭建有效地实现了校地、校企对接,实现双赢。
  3.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为吸纳区域性高校毕业生就业搭建稳固的平台。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发展也面临着寒冬,就业不仅关乎大学生自身命运,也严重影响着区域高校的生存发展、社会的稳定。资源型城市在产业升级、城市转型中需要大量的管理、技术人才,而且高校的地方特色与资源城市的独特性相互依存,造就了区域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先天禀赋优势。作为垦区黄埔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垦区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东北石油大学已成为大庆市和大庆油田各类人才的发源地。

相关论文

区域高校资源型资源城市发展
浅谈高校思政教师法学素养培育的三维
试论如何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与创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探讨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拼多多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