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哲学其它论文

创意时代低碳包装的哲学内涵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5-0151-005
  创意产业是在全球消费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随着它在全球经济产值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也伴随着它在树立大国文化形象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研究中,创意产业与低碳仍然属于两个并行独立的领域,两者之间很少有跨领域研究的迹象。美国学者佛罗里达历经十年后,在《创意阶层的崛起》2012年新版本“前言”中提到:“在绿色和适宜人居的倡导声中,我们迎来了创意时代的曙光。这是不可缺少的、更深刻的转变。”[1]这里,他提及两个重要的概念:绿色和适宜人居,并将这两者融入创意产业中。这样,曾经两个独立并行的理念――绿色低碳和创意产业,开始在他的观念中融化在一起。
  一、创意与低碳兴起的背景
  (一)历史渊源:英国工业帝国晚歌的选择
  19世纪的英国是一个剧变的国家。人口急速增长,工场条件设施恶劣,大量使用廉价的女工和儿童。工业革命前期的生产是以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为代价的,浓烟、灰尘、工业污水、工业废物、化学废料、有毒水、硫酸酐、盐酸等随意排放,河水、鱼类、蔬菜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如果多个工厂――氨厂、苏打厂、水泥厂或煤气厂聚集在一起,臭气和垃圾必然导致环境恶化。 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特别是对生态环境来说,更是影响广泛。
  煤炭资本主义取得的胜利代价是极其惨重的,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开采、燃烧煤炭等化石能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急剧增加,导致地球臭氧层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美国橡树岭实验室研究报告显示,自1750年以来,全球累计排放了1万多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发达国家排放约占80%。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重塑英国在全球的竞争力,英国政府从撒切尔时期开始寻找经济复苏之路。为了改变英国老工业帝国形象、创造就业机会,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实行鼓励更加私有化和自由竞争的经济政策。20世纪80年代,大伦敦政务院(GLC)第一次在引申意义上使用“文化产业”一词,1987年大选后,“艺术和文化”被纳入国家和城市经济复兴的整体战略规划之中。1993年,英国“国家文化艺术发展战略”以“创造性的未来”为题发表,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的创造性内涵,这是“英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官方文件的方式颁布的国家文化政策” [2] 。
  进入20世纪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工业帝国的地位急剧下降。在工业制造业落入低谷的时刻,英国政府将目光投向了低碳经济和创意产业,最终形成了以创意产业为主的国策。“创意产业”最早见于英国政府的官方文件《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文件》,在1997年被布莱尔政府果断地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计划,英国成为创意产业实践的策源地。
  相对创意产业而言,低碳也是英国倡导或努力实现的一个目标。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除二氧化碳外,其他气体还包括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等。二氧化碳全球排放量大、增温效应高、生命周期长,是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低碳城市”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英国意识到,必须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创新技术和新创意,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2003年,前首相布莱尔发表了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DTI2003),宣布到2050年,英国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国家。
  (二)现实背景:低碳意识形成
  对于工业生产、材料、大气污染、水域污染等环境问题,近几年来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国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自然科学家开始注意到这种后果,呼唤“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设计、低碳设计概念等。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作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按照《京都议定书》的承诺,2012年欧盟温室气体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8%。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将于2013年9月发表第一工作组评估报告。这份草案还试图解释全球变暖速度自1998年以来为何放缓,认为与诸多因素有关,如火山爆发使可遮蔽阳光的火山灰增加,太阳活动的周期性等。
  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原则强调:“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和不可分割的。”原则一强调:“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低碳包装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但由于包装在工业生产和流通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和促销作用,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包装材料浪费、包装废弃物污染等不良后果。所以,倡导低碳包装可以直接减少高碳大气污染和降低环境破坏程度。
  二、创意时代低碳包装设计的哲学内涵及其意义
  如果我们仅仅将环境理解为自然环境、大气环境的恶化,那将是片面的。生态环境可以理解为自然生态环境和人伦生态环境。设计,包括包装设计也关乎生存问题、环境问题、伦理道德问题,只有统筹安排上述因素,才能够有效保障生态环境的改善。   (一)世界图景的改观
  在人伦生态环境中,经过这两次工业革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是最早注意到这些发展的人之一,当他们把这称为“世界图景”的出现时,“ 世界图景……指的并不是一幅关于世界的图画,而是作为一幅图画而加以理解和把握的世界。”[3]这种“世界图景”的改变在于:一是大批量、标准化的机械工厂林立,挤走了家庭手工艺、小型作坊工场、农民的最后一点空间。二是人的生存环境和世界到处充斥着机器制品,工厂、铁路、贫民窟、火车、摄像机、电影、肥皂、大型机械钟表、玻璃、钢筋、混凝土、铁桥、铁塔……迅速冒出,层出不穷。“世界图景”在前工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变化区别就是:在前工业时代,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人―自然物”与“自然物―自然物”的关系,但是在工业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一种二元对立状态,人是通过机械、工业品来间接认识世界的,人与世界的关系转换为“人―物―工业品―世界”。
  (二)人伦关怀
  在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进程中,城市化进程在此期间也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这些新兴的工业城镇没有哪怕一点文明的历史,除了无尽的劳作之外不了解其他方式,也没有其他出路。工作重复而单调,环境肮脏,生活空虚。这里的生活可以说是野蛮、原始到了极点,与历史的决裂完全而彻底。人们每天劳作14~16个小时,就在工作过的煤矿或工厂近旁死去。他们活着活着死亡,既没有记忆,也没有希望。白天有点东西可以果腹,晚上有个地方可以栖身,做个心神不安但聊以自慰的短梦,他们就很满足了。” [4]145但这里人口高度集中,蕴藏着丰富的商业利润。
  19世纪初,社会紊乱似乎蔓延到了各个地方,赌博、沉湎于酒色、偷窃,“而当时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都可被描述为粗野的人[5]。”面对日益增多的工人阶层,如何解决他们工作之余的日常生活、降低偷窃等犯罪率问题,成为政府、商业组织考虑的问题。这其中,既有慈善家的道德良知,也不乏追求商业利润的商贾。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商家们开始考虑以大众为消费主体来赚取利润。这时,各种大众产品和近代包装设计应运而生,生产出大量面向大众的文化产品,形成了最初的大众文化艺术的消费品。但是,在商品时代,商品化逻辑渗透到了艺术创作、生产、发行、营销、消费的各个机制深处,商业性腐蚀了艺术本真性,这些文化艺术产品到处流露出低俗、血腥、暴力、血案的趣味,以霍克海默、阿多诺、赫伯特?马尔库塞等为首的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肤浅性、技术的异化采取了强烈的评判态度:
  “今天,人性的堕落与社会的进步是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的真正功劳在于对物化的否定。一旦精神变成了文化财富,被用于消费,精神就必定会走向死亡。”[6] “仁爱”、“同情”、“怜悯”、“同感”、“对他人的自然情感”等道德感贯穿于整个18世纪传统社会,并活跃于英国哲学与道德话语的社会伦理基础。这些道德具有普世的效应,也是人类自我反思的一面镜子。
  因此,低碳包装设计将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减少包装及其用后物品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二是在包装中树立并传播健康、绿色、安全的人伦观念,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人文生态环境。创意时代的低碳包装设计是以高品质的思想性、精神性、创造性来增加包装设计的竞争力,而不是仅仅依靠增加产业规模、增加数量、过度包装、虚化包装设计取胜。创意时代的低碳包装设计回应了人类回归自然在生命伦理层面的要求,在自然的环境中重新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通过各种途径来满足这种需求。
  (三)诗意地栖居
  低碳包装设计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材料为基础的绿色整合设计模式,其实质是解决包装产品及包装材料的有效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我国古代《周易》记载观物取辩时要“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强调造物要顺应自然、师法自然,因势利导。这种思想非常值得低碳包装设计借鉴。
  包装材料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与产品或食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另一类是以单元货物为主的包装,即通过一种或多种手段将一组货物或包装件拼接在一起,使其形成一个单元,以利于运输、装卸、堆码和储存。在第一类包装中,主要以保护功能和审美功能、营销功能为主;在第二类包装中,主要以安全和标示易识别为主。这里主要谈第一类包装设计。
  这类包装,通过设计师对主题、造型、结构、色彩、艺术形式因素或者艺术符合的重新组合,既具有单独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性价值,也具有促销价值,从而美好生活。如果我们借用张道一先生在早期著作《造物的艺术论》中提出的“资生、安适、美目、怡神”[7]设计标准,可以说,低碳包装设计是很符合这四条标准的。低碳包装设计的“资生”主要指满足人的生理层面需要,安适就可以适应于人,也可以指包装的保护功能。“美目、怡神”则主要指包装设计满足人的精神层面需求。“资”有滋养之意,中国道家文化追求“养生”、“养气”,“气”是“浩然之气”,这样就打通了生理与精神的界限,也融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一种设计无论是从生理或精神层面上都满足了人的需求时,同时又很好地诠释了产品或保护了产品,又节约了资源、降低污染时,这种设计才是正确的设计。现在的设计已经从以往的过度装饰、豪华设计转向理性设计,提倡绿色设计、低碳生活。“适”具有“适度”的含义,从设计结果来看,是指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如果从设计过程来看,强调不要过度浪费资源,而是合理利用资源。
  三、创意时代低碳包装发展中伦理矛盾的解决
  从环境的资源和可持续利用角度来看,包装设计处于一种悖论情境,一方面它要实现一些基本功能,在供应链中保护产品,吸引客户购买,促进消费,另一方面它也是以消耗资源、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因此,包装设计的这种工具性,从伦理层面上来讲,它遭遇着“资本的逻辑”与“生活的逻辑”对立的矛盾。那么这种矛盾是如何解决的呢?
  英国工业设计委员会顾问彼得?汤姆逊曾提出工业设计的五项原则,其中第三条是辩证的限度原则:设计的资源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有限的资源是指材料,能源等,无限的资源是指设计师的智慧,这是整个设计活动中重要的资源。低碳包装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包装技术创新、营销模式创新和人类消费与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中细述。创意包装的系统规划,是解决包装功能与自然、环境、伦理道德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适度消费需求原则
  设计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有限的资源是指材料,能源等,无限的资源是指设计师的智慧。人的无限欲望在于满足某一需求后会迅速转入下一个欲望需求中,人的有限欲望是因为人的精力、财力、生理机能都是有限度的。因此,要考虑人与包装、人与产品、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空间。从消费源头上来讲,消费者应该梳理准确、适度的消费观念。
  低碳包装设计的流程是“设计―产品―消费者”,因此,倡导低碳包装设计应该从设计师开始,将低碳观念渗透到包装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目标群体的需求”是产业运营的起点,也是创意低碳包装设计的起点。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讲,消费者需求是产生设计和生产的基础,如果公众能够树立起健康、绿色、低碳的消费观念,从生产源头上切断高碳污染,这将是对低碳环境所作出的最大贡献。
  刘易斯?芒福德对胡佛委员会的《当前经济形势报告》中资本主义贪得无厌的需求进行了无情的评判。首先,生命的需求必然是有限的,生命的某个机能也不可能需要无限的放纵来满足,人体每天需要的热量就是一定的卡路里。其次,某种刺激和兴趣所带来的快乐并不会随着刺激强度的递增而递增。这是一个有用的安全因素。但这并不能改变人一定会有需求和欲望这一基本事实。[4]348-349
  适度消费原则和低碳包装设计要求消费者克制需求欲望,重视节俭、节欲的美德。西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治国之道……工无淫巧,其事经而不扰,其器完而不饰。……不贵难得之货,不期无用之物。” 即去除无所谓的多余的装饰,不虚饰无用之物,提倡朴素平实的民风。孔子主张文质兼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二)系统原则
  创意产业的竞争力来自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竞争,如果我们隔断产业链和价值链,仅仅依靠低碳包装设计,其效果会大大减弱。如果我们将低碳包装设计放在这个创意产业链中去考察,通过包装设计的思想性、精神性,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融入低碳概念,那么这种效果将会是倍增的。
  包装材料包括木材、纸张、纺织类、石材、胶合类、金属类等。因此,在包装设计前期,包装产品从原材料选择、产品制造、使用、回收和废弃的整个过程均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应力求避免使用高碳污染严重的材料。[8]
  根据迈克尔?波特提供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来看,包装设计需要特别关注消费者、公司伦理和用户反馈。具体到设计层面,低碳包装设计涉及设计的思想性、低碳材料的选择和管理、包装结构的重新设计或是可拆卸结构设计、包装材料的回收重新利用。创意低碳包装设计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过程,它是以产品的生命周期为核心,系统研究包装材料以及包装产品的思想性、可拆卸性、可维护性、可回收性、可重复利用性等问题。可以说,只有协调好这五个层面的关系,才能解决好功利性、功能性、审美性、思想性、伦理性这五个方面的问题。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指出:“艺术中所包含的见识的效力却会超越创作时的历史时空的暂时性和地域性。”[9]艺术设计最珍贵的价值是超出其时代的那部分东西的永恒性,以英国广告和设计产业来看,创意的思想性价值产值是巨大的,这对低碳包装设计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三)加快研发速度
  解决低碳设计矛盾的第三个措施是加快技术研发力度,一方面从材料的可降解程度上来缓解环境污染的压力,另一方面加快CCS技术的研发力度。CCS技术是指通过碳捕捉技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所生产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再通过碳储存手段,将其运输并封存到海底或地下等与大气隔绝的地方。这项技术虽然诱人,但该技术成本高,CO2捕集、净化、运输和(下转第180页)(上接第154页)封存各方面的技术应用领域也有限,推广仍面临若干问题。因此,无论是从短暂利益还是从长久利益来看,从目标和源头、创意思想和包装设计上改善低碳条件才是根本之计。
  (四)升级循环
  在20世纪的现代装置艺术中,出现了不少废物利用、重新设计的作品。这种思想被欧洲的“升级循环”(Upcycling)技术理念所借用。这是一种融低碳循环利用与废弃物再设计概念为一体的概念,它既可以多应用于旧物品的改造,或者是废弃物的重新组合,也可以被设计师重新赋予生命。“升级循环”技术观念的提出,改变了废弃物只有“回炉”或者“降级使用”的宿命,为低碳包装设计提供一条全新的路径。限于篇幅,有关创意与低碳包装设计的产业链,在此只能作简单的说明,将在后续研究中详细论述。

相关论文

低碳内涵时代包装哲学发展
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现状研讨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浅谈大数据时代房地产企业新型营销路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拼多多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创新发展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