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清末民初时期俄语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初探

  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109-02
  据史料记载,中国近代第一部论述中俄关系的代表巨著――清代何秋涛编著的《朔方备乘》第十二卷《俄罗斯馆考》、第十三卷《俄罗斯学考》、第三十九卷《俄罗斯进呈书籍记》等篇详细记载了中俄间文化教育的往来。1861年,清朝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教授俄语的新式学堂在各地不断涌现,比较有名的如:黑龙江俄文学堂,广州同文馆、新疆俄文馆、珲春俄文书院等。1896年在天津也创办了俄文馆,1872年在新疆玉山英学校设置了俄语课程[1]。本文主要以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1年辛亥革命为时间段,以北京和黑龙江这两个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俄语教育机构为研究对象。
  一、俄罗斯文馆(1708-1862)
  关于俄罗斯文馆的成立时间,说法不一,本文采用高文风的观点,即俄罗斯文馆成立于1708年,即康熙四十七年[2]。
  (一)俄罗斯文馆设立是清朝政府处理外交和贸易事宜的客观需求
  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中俄之间的双边关系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随着两国外交和贸易联系的日益发展,事务性的往来越来越频繁。然而当时,清朝还没有精通俄语的本国翻译,中俄之间的交往受到很大的限制。当时可以邀请西方耶稣教士做翻译,但是他们毕竟不是中俄两国的人,而是第三方,多了很多细节问题处理不好等其他原因,通常翻译质量不能得到保障。当时北京有俄罗斯侨民――阿尔巴津人,他们对汉语和满语的掌握程度也较低,清朝政府无法完全依靠他们[3]。这些客观需要成为创办俄罗斯文馆的主要原因。
  (二)俄罗斯文馆的设立是清朝政府创造条件鼓励学习俄语的必然结果
  随着两国的交往的深入,涉及语言、宗教、医学、音乐、美术、文化、哲学、社会与地理等领域。清政府和俄罗斯帝国在语言文字方面都在加强研究对方的力度。清政府积极利用“招降收养”的“俄罗斯佐领”中部分人员充当俄文翻译,以应付对俄交涉问题。清代史籍中多次提到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俄罗斯人罗多浑。1648年,他的父亲伍朗格里在黑龙江向清政府投诚,清政府厚待伍郎格里,允许他娶妻生子。1668年清政府将所收降的俄罗斯人编为半个佐领,由伍朗格里为首领。1683年,俄罗斯人由半个佐领扩编为整个佐领,继续由伍朗格里管理。伍朗格里死后,他的儿子罗多浑继承了父亲的职务,同时成为清政府得力的俄文翻译,参加了中俄尼布楚谈判工作。清政府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满人、汉人学习俄语。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俄语学校“俄罗斯学”于1708年根据康熙皇帝谕旨建立,首批学生共计68人,俄国国家商队商人瓦西里是第一位外籍教师[4]。同年4月21日,俄国商团离京回国,教师瓦西里辞职。七月十二日,清政府选定俄罗斯佐领中的两个人作为俄语教师。7月18日他们便开始授课。从此开始,这所俄语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模式走上了正规化的发展轨道[5]。
  (三)文馆的师资组成与考评方式
  在办学初期,俄罗斯文馆在教学上主要依靠俄国人和定居中国的俄罗斯人,后来陆续增加了一些中国教员,从此教学由中外人士合作,至于行政和管理事务均由中国人主管。文馆聘请的俄籍教师,虽口语流利,但文理不通,或语法不精,勉强维持教学进展。师资匮乏是文馆早期教学工作的一大特点。
  俄罗斯文馆通过考试决定学生的任职,因此,比较重视考试,对考试的要求也比较严格,考试分为月考、季考和岁考。每五年考试一次,成绩分为三等:一等者授七品官,七品官复考一等者授为主事,成为有实权的官员;二等者授九品官;三等者,即考试成绩低劣,即被淘汰或留馆继续学习,从中择优留作助教。这一记载说明,俄罗斯文馆并非单纯地培养俄语翻译人员,它的开设也是为了让清政府培养选拔同俄国政府办理外交事宜和商务事宜的官员[6]。
  俄罗斯文馆经历了154年之久的办学发展。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之后,根据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要求,结束了单一语种的教学,开始增设其他外国语文。俄罗斯文馆于1862年并入新创立的外国语文学校――京师同文馆。
  二、京师同文馆(1862-1902)
  京师同文馆是清朝末年中国政府官在北京官方承办的第一个以教授西方语言文字、西方近代科学知识为教育内容和翻译内容的教育和翻译机构,是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新式教育机构,是近代西学输入的开端。
  (一)京师同文馆的开设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自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屡次与帝国主义列强交涉,时常受到列强欺侮蒙蔽,惨遭失败,深感语言文字不通带来的严重弊端,同时,随着《天津条约》需要以英语、法语为正本的规定,再加之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坚持学习西方,清政府意识到培育足够的外语人才来应付外交事务的必要性,于1862年8月24日在北京成立京师同文馆。1863年增设俄文馆,馆中聘请俄国人授课。
  (二)同文馆与传统学堂的区别
  京师同文馆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学校基本上不开设“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科目,拥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管理章程。
  京师同文馆是外语人才学校,以外国人为教习,专门培养外文译员为目的,同时也供西方人学习外语。课程除开设俄文外,还开设英文、法文、德文、日文。
  文馆同如上所述的俄罗斯文馆一样,也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也分为月考、季考、岁考三种。每三年举行大考一次,成绩优秀者会被提升官阶,成绩中等者记优留馆,成绩不合格者会被除名。   1902年1月,京师同文馆并入1898年创建的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京师大学堂,改名京师译学馆,学校的性质仍然是外国语言文字专门学校。
  三、俄文学堂(1899-1922)
  (一)俄文学堂(俄文专修馆)的办学定位
  1898年8月东清铁路破土动工,以培养铁路交涉人才为目的的东三省铁路俄文学堂在此年建成。1899年4月,清政府在北京创办东省铁路俄文学堂,培养俄文人才。俄文学堂起初只有中文和俄文两门功课,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东省铁路俄文学堂改组为外交部俄文专修馆,直属外交部管辖。办学以培养外交人才为宗旨。专修馆仍在俄文学堂原址,即北京东城东总布胡同。俄文专修馆之名称后来又进行了修改,1922年第二届甲级学生毕业时,改名为北京俄文法政专门学校,以后又并入北平大学法商学院。
  (二)俄文学堂的课程设置及作息
  俄文专修馆的课程设置与当时的大专学校相同。俄文专修馆在俄文课程的设置方面,开设汉译俄、俄译汉、外交公牍、俄文史地、文学史、约章、会话等课程。第一学年由中国教师授课,从第二学年起一直到毕业,均由俄国教师授课。俄文和汉文是主科,还增设了一些辅科,如法文、数学、史地、经济学、法学、约章、体操等,学制五年。每年在暑假时候招生一次。改组后,东省铁路俄文学堂保留三个班的学生,编为补习第一、第二、第三各班。由于在东省铁路俄文学堂时,只开设中文、俄文两门功课,上述其他学科课程需要进行补习,补习期满考试及格者允许毕业。毕业考试时,外交部派官员亲自监考,以示郑重。根据当时学校的章程规定,毕业考试获得第一名的学生留外交部任职,其余毕业生由国务院呈请分配到东北、西北的各个边省就职[7]。
  学堂规定:上午9时至12时的三堂课都是俄文课,下午1时至4时为其他学科课程,4时至5时进行体育活动。星期日上午9时至12时全校学生集中一起,分成甲乙两个班上星期文课;下午休息。每周六发榜一次。第一名同学的试卷由校方印成油印讲义,发给学生作为学习的资料。
  四、俄文兴育学堂(1902-1909)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和开通,沙俄趁义和团运动之机出兵中国东北,中俄之间的交涉事务不断增加,所以培养能代表政府参与国际交涉的青年人才和通晓俄语的翻译人才成为当务之急。1902年,黑龙江将军萨保在省城齐齐哈尔设立俄文兴育学堂,号称“俄文大学”,这是黑龙江省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学堂[8]。兴育学堂学制三年,聘请俄国人任教。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人数较少,1906年毕业人数仅为4人,1907年在校生人数为31人,1909年俄文兴育学堂停办[9]。虽然办学时间较短,但是为中国俄语教育的发展,俄语人才的培养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不容忽视。
  五、结语
  由于政治和地缘因素,黑龙江一直是我国俄语教学的重要区域,承载着我国俄语人才培养的使命和任务。随着东清铁路的修筑,沙俄在哈尔滨创办了两种性质的高等学校,即俄侨私立高等学校和中东铁路办的高等学校。中东铁路办的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九一八事变前由东省特别行政区接管,改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从教学管理到学科设置、课程设置完全采用苏联的模式。清末民初时期我国的俄语教育机构还有一些从办学规模上不够成熟,或史料记载不够详细,如:1864年创办的广州同文馆是广州第一所近代化新式学校。起初排除俄文,以后又因中外关系的不断发展扩大,涉外工作的增多而增设了东语馆和俄语馆,专门培养日语、俄语方面的翻译人才,1905年改为译学馆;在哈尔滨还曾经开办过吉江译学堂,专门培养俄语翻译人才,但由于成效甚微改办为商业学校。本文通过对几个俄语学堂教学情况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当下我国俄语教学传统形成的历史沿革,有助于我们对中俄两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相关论文

俄语中国教育发展初探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
拼多多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