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会计审计论文 > 审计论文

浅议港口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措施

  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而产生的一种管理活动,是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但在开展内部审计活动过程中,审计风险也始终存在,对于港口企业而言,深入了解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规避或降低内部审计风险,对实现内部审计目标,充分发挥其强化内控、完善治理、增加价值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部审计风险的内涵
  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做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重大差异或缺陷的可能性。二是检查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未能通过审计测试发现重大差异或缺陷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可控性,并且与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标准息息相关。重要性标准量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标准量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二、港口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
  部分港口企业在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内部审计职能弱化、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较差的情况。一是在领导层次上,部分内部审计机构并非直接向董事会负责,而是向总经理负责,或者向总会计师或财务经理负责。二是在机构设置上,部分内部审计机构与财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三是在人员配备上,部分内部审计机构不设专职内审人员,而是由财务人员兼职从事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不独立,难以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情况,避免因利益关系影响造成信息失真,无法有效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二)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一是个别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在从事内部审计工作时,缺乏必要的诚信正直、客观公允等职业品德、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二是业务能力不强,港口企业内审人员专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财务或者审计专业为主,知识构成有一定局限性,普遍缺少语言文字表达、审计技术运用等职业技能和必要的实践经验及相关的职业经历,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港口企业业务、财务、管理等方面信息化程度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由于缺少足够的信息化知识和能力,在面对海量信息时,很难对审计对象做出全面评价。
  (三)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
  目前不少港口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受审计资源、审计观念等影响,未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主要表现在对审计业务的各环节没有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标准。例如,审计证据与审计结论缺少因果关系,审计工作底稿记录不完整,审计方案、审计报告未严格执行分级复核制度,报告内容文字表述不清晰、不严谨或质量不高。
  (四)内部审计方式方法不完善
  部分港口企业仍将内部审计功能定位于事后监督,缺少事前、事中的控制。例如,在大型港口工程建设中存在重视决算审计、忽视预算审计、过程审计的情形,普遍采用抽样审计方法,由于抽样本身的固有缺陷,存在抽样不恰当使审计结论产生偏差的可能。同时,过分强调成本效益原则,对审计报告的及时性要求较高,内部审计人员偏好选择基本能够实现审计目标、成本较小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可能引起审计结论的不恰当。
  (五)港口经营管理复杂化
  港口企业一方面加大港口的开发建设,巩固装卸、储存等传统业务;另一方面,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内部无水港,发展期货交割、保税服务、货运代理、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业务,加快拓宽多元化增长渠道,实现资本和业务的双轮驱动,审计业务和内容日益复杂。在此基础上,港口企业加大合资合作力度,子公司、孙公司甚至更多层级的公司应运而生,部分港口改制上市,在股权分布和地域范围上愈发分散,港口企业对部分下属企业不再处于控制地位,运营方式、管理模式与母公司具有较大差异,客观上增加了内部审计的难度。
  三、港口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
  (一)增强内部审计独立性
  为确保港口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必须确保内部审计机构、人员、工作、经费上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治理中应具有较高地位,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并受审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和监督,提升内部审计工作层次和权威性。要设置专职审计人员,尽量避免内部审计人员直接参与港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活动,在审计过程中具有影响客观性和独立性的影响因素时,要主动回避。要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在开展业务中的实质性独立,使审计机构能自主地选择审计项目,并对内部审计工作不设禁区。要确保必要的内部审计机构经费,避免在经济上受到被审计单位的制约。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护财产安全,实现经营目标的有效工具。加强港口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有利于从根源上降低内部审计的固有风险和检查风险。港口企业要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督五项要素,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性五项基本原则,建立符合港口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避免在重要业务和高风险领域出现重大和重要缺陷,保证港口企业稳健运营。另外,内审部门要定期组织对内部控制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评价,不断完善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促进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互动,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计项目质量的好坏和审计风险的大小。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打造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诚实守信、廉洁正直的审计队伍。提高审计人员的准入资格,要鼓励内审人员参加审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等资格考试,促进内部审计职业化进程。要加强审计人员后续培训教育,拓展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同时着力提升专业技能、综合分析能力和系统理论思维。要建立健全内部激励约束制度,定期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建立内部审计人员的晋升机制,增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自我认同。
  (四)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建立良好的内部审计运行机制,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是控制风险的有力保证。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建设,明确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要求,规范审计作业流程,促进内部审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要尝试建立内部审计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分清审计责任,对违反职业道德和漏项漏审等情形做到有错必纠。实施审计部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审计人员分级督导,实行审计业务交叉复核。依据《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和《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的要求,探索实行外部评估。

相关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成因控制措施
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措施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日化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策
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优
浅谈大数据时代房地产企业新型营销路
试论互联网平台异化导致的伦理问题及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
试论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