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浅议公安院校学生的养成教育与警察素质培养

  作者简介:许文清,铁道警察学院治安系,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6-219-02
  公安院校作为政法类的非普通院校,肩负着不同于其它院校的管理使命,尤其是在学生养成教育和素质培养方面,其方法应服从使命。树立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需要养成教育,而养成教育分为主动养成和被动养成。主动养成源自于自我要求、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被动养成源于公安院校的严格要求。本文就公安院校学生的养成教育与警察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目的在于加强公安院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和提高警察的各种素质。
  一、公安院校学生的养成教育
  (一)“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
  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即: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而公安院校学生习惯的养成需要警务化管理。第二十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公安院校比照军队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警务化管理成了当代公安院校学生管理的基本模式。行为的养成是警务化管理的目的,警务化管理又是行为养成的有效手段和根本保障,它的实质就是学生行为养成的过程,是依据《纪律条令》管行为、依据《内务条令》管生活、依据《队列条令》管训练,养成学生令行禁止、听从指挥、听从命令、服从管理的良好习惯和优良作风,塑造他们的警察职业能力、警察职业素养和警察职业品质。
  (二)公安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特点
  1.日常性
  公安院校学生良好习惯是从实际生活中一点一滴不断积累而养成的,并不需要大道理的鼓吹,更不需要好高骛远,对学生实行一日生活制度,其内容均为日常性活动,是每日必须坚持和实施的,包括起床、早操、内务卫生、就餐、执勤、业务课、政治课和就寝等方方面面,每项活动都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和量化标准,保证了制度实施的效果和公安院校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2.强制性
  公安院校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实施警务化管理的结果。严格要求学生能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做到令行禁止,逐渐使公安院校学生由一名预备警官过渡到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3.长期性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强化便可达到,而是需要通过每天对自己的不断反省、不断改进、循序渐进才可达到,每天都要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目的,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是需要不断涉猎大量的书籍、广泛获取知识、勤于思考、日积月累的,只有这样才能开阔思维。
  4.反复性
  由于学生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知识、人际交往、社会经历不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公安院校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学校对学生们反复强调标准,对照执行。这样,学生才会一步步提高,进而实现养成教育的目的。
  (三)公安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
  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靠平时的积累,所以为了加强公安民警的养成教育,院校应该制定健全可行的规章制度,狠抓措施,培养良好习惯,全面提升学生整体形象,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1.院校要经常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活动,逐渐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首先,要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没有优秀的教师,教育是不会取得成功的。所以院校应当请有关教育专家,搞好德育建设,使道德认知通过有益的教学活动,变成学生的一种习惯。然后,院校因材施教,实事求是,使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与大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道德水平相适应,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增强自己的判断力,形成自己的道德观。
  2.转变观念促养成
  良好的习惯是一名公安民警基本的素质要求,也是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基本保证,养成教育对公安院校学生形成坚定政治信念、优秀的品德具有重要意义。公安院校应当引导学生重利轻义,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3.提高素质促养成
  教育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前提,因此公安院校不能放松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公安院校想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举止端庄、行为规范、纪律严明、作风正派的人民警察,就必须重视学生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公务员法》、《人民警察法》的学习,让学生熟悉和了解更多的业务知识,提高文学修养。
  二、警察素质培养
  (一)警察职业素质培养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练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职业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职业与人的一生密切联系着,是人安身立命之所在,而一名公安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他们一生的成就,是他们立足职场的根本,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是事业发展的内在支撑。作为一名公安院校的学生,提升职业素质贵在实践。首先,学生应学会学习,学院构建合理的智能机构。学习的功能在于掌握知识、发展智能、提高素质,学会学习是科技迅猛发展的客观要求,不学习或者不会学习,社会就不能进步,国家就不能强盛,个人就不能成才发展,甚至难以生存。其次,要勇于实践,培养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最后,公安院校大学生要勇挑重任,敢于创新,善于抓住机遇,塑造成功的自我。要知道,机遇特别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只有平时善于思考的人,在机遇出现时,才会果断而迅速地抓住。
  (二)警察心理素质培养
  作为一名公安院校大学生,不仅仅追求一个较高的学位和一份稳定的工作,更应注重自己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有助于大学生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从各方面完善自我,进而达到超越自我的目的。而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应学会与他人愉快沟通,彼此间信任合作。日常生活中在与同学、与老师进行信息交流和内心沟通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陪伴,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在双方交往时自我真情表露逐渐加深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次,要直面挫折,积极应对。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而大学生常见挫折的类型有生活挫折、学习挫折、交往挫折、情感挫折等,面对这些挫折,必须养成冷静思考的习惯,经常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自我激励,积极应对,从而完善自身人格,增强应对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同时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无价之宝。当代公安院校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大多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过程,在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心理问题,但一切必须以珍爱生命为前提,热爱自己的生活,这样自己的人生才会更加充实。   (三)警察道德素质培养
  道德培养是指在一定的社会中,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来改造自己、教育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道德境界的一种道德实践活动,以及在这一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情操和达到的道德境界。我认为警察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如下途径:
  1.学院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道德修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这样会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道德观。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坚持知行统一。知,是理解并掌握道德的基本理论;行,就是按照这些理论去实践。对于公安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学校组织的课外见习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社会实践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认知相结合,培养良好的专业道德行为。
  3.借助榜样的力量,不断激励自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使之在全社会发扬,成为激励广大群众前进的精神力量,因此公安院校学生向榜样学习要有信心、有诚心,然后通过自身内心世界的消化和吸收,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水平。
  4.要“积善成德”,防微杜渐。善虽小,人不失其善,恶虽小,也终究是恶。公安院校的学生不仅应经常自省,还要“知错就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不改,是不过也"。因此,作为预备警官的警校学员应闻过即改,保持清纯,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修养,才更有利于素质的培养。
  三、养成教育与警察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
  (一)养成教育是警察素质培养之间的突破口
  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蒙以养正”是指教育工作要从童蒙抓起,把“训养”作为儿童道德习惯形成的主要措施,而公安院校学生的养成教育也同样重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像上文所讲的,公安院校提出的各项规定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手段,严格的警务化管理,包括对内务卫生的严格规定,对警容风纪的整顿以及对日常训练的要求,正是这一系列的养成教育,促使大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进而加强了对警察素质的培养。
  (二)公安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离不开素质培养
  根据前文说,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行为习惯很重要,它不仅会影响到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作为公安院校的大学生,所学的各项素质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而习惯都是通过素质培养养成的。
  公安院校学生素质包括很多内容,像职业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等。在职业素质培养方面,公安院校通过教育培训、假期见习等途径促进其养成;在心理素质培养方面,公安院校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这门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在道德素质培养方面,每个学生应认真学习道德规范,多读书,在提升文学情操的同时,也让自己的道德素质得以升华。小到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大到出国旅游时讲文明与道德,展现本国风采。只有让各种素质培养成为一种习惯,只有这样,学生的养成教育才能逐步形成。
  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清楚知道公安院校学生的养成教育与素质培养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养成教育是素质培养的前提,同时养成教育又离不开素质培养。

相关论文

院校学生培养教育警察素质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适应电子商务的福建省老年教育需求分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