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一、引言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安全,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重要举措。从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政府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至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得到了飞速发展,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流量87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了17.6%。中国首次成为世界三大对外投资国之一。我国虽然是贸易大国但并非贸易强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即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本文以研究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优势和劣势为主线。通过分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自身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SWOT分析
  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本文将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劣势、机遇和面临的威胁进行深刻剖析,以趋利避害,使我国企业更好的开展对外投资。
  1、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分析
  (1)对外投资企业实力不断壮大。我国目前已经拥有一批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的大型跨国公司。例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华润集团,海尔集团,宝钢集团,广州越秀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大型的企业集团。这些公司资金雄厚,信用等级高,产品具有一定的垄断优势,这些公司在国际上进行直接投资具有较大的资金优势。总的来说,大型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我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开辟了一条良好的道路。
  (2)部分产品具有一定的垄断优势。根据美国经济学家海默的垄断优势论,扩大经营必须要有一定的垄断优势,它可以包括对有形资产的独占和对无形资产的拥有。我国企业在开展对外投资上拥有一些特色技术和传统技术,例如我国的古典园林和中医中药技术,这些技术一般很受世界上国家的青睐,而这些技术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很难掌握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3)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巴西、印度、非洲的一些国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很受这些国家的欢迎。如轻工业制造、纺织、机电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这些国家投资办厂,一方面可以利用东道国有利的自然资源,来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注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发展中国家普便存在的就业问题。
  2、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劣势分析
  (1)规模经济劣势。一是中国海外投资企业投资主体的平均规模普遍偏小,对外投资的企业以中小企业偏多。即使是拥有多年对外投资经验的大型公司,与其它发达经济体的跨国公司相比,仍旧处于劣势地位;二是大部分到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的投资项目比较小,因此对外投资风险较大。
  (2)技术和品牌劣势。21世纪以来,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企业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提高,但是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还难免会出现步履维艰的局面。主要原因是缺乏跨国投资经验,对国外市场了解不够,信息不对称等方面,这些都集中体现在我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竞争力。但是实际上大多数企业本身严重缺乏核心技术。我国是品牌弱国已经是无可厚非,虽然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我国仍旧还是发达国家的制造工厂。
  (3)缺乏跨国经营经验。首先许多中国的海外投资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不够明确,缺乏自身的生产经营计划和发展战略。公司经营管理模式比较落后、产业结构调整不够及时,在跨国经营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其次,我过海外企业的管理水平很难适应海外投资的需要,很多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设置还停留在国内经营的层面,既然公司已经走向“国际化”,那么从公司的制度、管理理念和方式等方面都应该向国际化靠拢。
  (4)人才瓶颈问题。在外投资的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跨国经营的高能力、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国际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还要熟悉外经贸规则与国际惯例。
  3、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机遇
  (1)充足的外汇储备。充足的外汇储备不仅为我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由于受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外汇储备额涨幅减小。2013年底我国外汇储备额已达到38213.2亿美元,这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2)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政府积极制定了各种政策措施来保障和促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出一批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水平的一流跨国公司”。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既是我国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只有加强对挖投资与国际合作,才能促进我国与有关国家的双赢。
  (3)国际社会的合作需求。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迫切希望与我国建立国际经济合作关系。比如巴西、智利以及非洲的一些国家,对于这些国际来说,我国的对外投资企业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这些国家开展投资公司,在拉动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这些国家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些国家的就业压力。
  (4)可以有效规避各种贸易摩擦。近年来,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问题越来越多。贸易摩擦问题的日趋严重严重影响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而我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直接在东道国进行生产经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规避贸易摩擦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4、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威胁
  (1)竞争性问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偏小,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较低。而境外大型跨国公司规模巨大,实力比较雄厚,在资金筹集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产品销售渠道广,具备核心产业技术。我国跨国企业面临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政治局面稳定与否,历来是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时主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国际经贸合作发展快速,中国在国外的经济利益、企业和侨民越来越受到国外政局动荡、社会治安问题严重和恐怖势力活跃等因素所牵扯,涉及中国公民在国外人身安全事件频发,如2014年3月8日从马来西亚飞往中国的MH370航班的神秘消失,此航班载有157名中国籍游客,如今海外华人的权益保障问题突出,针对中国人的抢劫、绑架等社会刑事案件时有发生,极大地影响着中国企业在外投资。
  (3)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变革。自2005年的汇率改革到2012年底,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呈现不断升值的状态,升值幅度超过了25%。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为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优良的环境。然而,在2014年初,人民币对美元出现大幅贬值,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贬值达到3.5%以上,人名币汇率的突然逆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得出口价格出现优势,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出口;另一方面为我国企业对美国开展投资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4)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兴起之后,欧美国家兴起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不断出现在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并刺激着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拉美、印度、土耳其和东欧国家。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区域仍集中在发展中国家,随着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在发展中国家的蔓延,很多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效仿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做法,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本国产业,使得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难度加大,不利于我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进一步恶化了全球的贸易环境。
  三、促进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发展迅速,但是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负面效应不断显现,为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我认为我国政府和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采取措施:
  1、政府层面
  (1)促使企业形成规模化经营。政府在鼓励大型国有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同时,也要大力支持在国内发展态势良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迈入国际市场,在全世界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外经济合作,开展跨国投资与经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联合逐渐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外投资公司。
  (2)建立健全信用评估机制。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政府应该建立健全信用评估机制,建立专门的机构为个人或组织进行信用评估,以便根据信用评估结果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提高办事效率。目前国内对于企业的信用评估机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政府发挥更大的主导作用。
  (3)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因大力倡导各种社会中介机构,国内各大高等科研院校,风险评估专家共同合作,研究出一套完整的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外市场的状况、法律法规的变化以及产品进出口政策等,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定期发表东道国的风险评估报告,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文化差异风险、法律风险等方面的预警报告。以便于我国企业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或减轻各种风险带来的损失。
  2、企业层面
  (1)建设对外投资的人才支持体系。企业一方面应该大力培养适合国际化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定期组织对企业家和企业领导层的培训;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人才国际化交流平台,大家可以利用这个交流平台,分享自己的见解,对如何更好地经营跨国公司进行经验交流。此外还要加强人才培养,完善人才管理。海外投资企业应该实行人才本土化,只要是有能力的四海英才都可以为我国公司所用,人才是没有国际界限的。
  (2)选择多种投资方式。我国企业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中要全面考虑企业整体情况,以及了解清楚行业状况。选择正确的进入方式进入合适的海外市场。综合考虑在对外投资中所遇到的瓶颈,从企业自身出发,通过海外合资方式进行投资,还可以通过海外并购,集群出击海外市场,还可以单独出资,这几种途径能很好的缓解在对外投资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还可以提高对外投资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3)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要不断把创新融入到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把创新的优势无限的放大。一个企业要想在未来激烈的竞争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提高创新意识,利用东道国有利的资源,加大科研投入,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来提高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形成中国品牌。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编号:12YJA
  790075)。)

相关论文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研究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试论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