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基于群体心理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探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9-0291-02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公民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了解群体心理的基本特征,把握大学生的群体心理现状,探索如何利用群体心理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和研究的新问题。
  一、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公民意识教育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对推动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
  1.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内在地包含公民意识教育,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当前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要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出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下凸显和落实公民意识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加强对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理念的培养,在教育的方法上要注意把人的思想教育融入在潜移默化的日常行为过程中,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地位及互动,要强调以人为本,突显公民的权责意识。
  2.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引领公民意识的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法治中国,有待于公民意识的健全发展。公民意识所内含的平等、公正、法治等观念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观念基础,也是法治社会中社会成员要具备的核心要素。大学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公民意识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就是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大学生逐渐形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观念,从而培育大学生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与能力,塑造合格的民主政治活动主体。
  3.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现代化国家需要公民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这也正是现代社会公民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要“着力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大学生,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民主法治意识和综合素质。建设现代化国家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培养法治意识、参与意识,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营造人人参与共同管理的和谐社会,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可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二、群体心理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在关联
  群体“是由某种社会关系连接而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从而能与其他人群及个人区别开来的人的集合体。”[1]研究群体离不开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是指一个群体内部所独有的心理倾向和态度以及这些心理状态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心理体系。”[2]当今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必然会反映到高校大学生身上。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群体特征及大学生的群体心理现状必然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公民意识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1.了解群体心理的特征是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前提。群体心理是在群体成员共同活动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每一群体都有不同于其他群体的需要、规范和结构。首先,群体心理有自己固有的界限,群体成员把自身划为群体界限之内而认同群体、维护群体利益;其次,群体成员对群体具有自觉归属感并有依赖群体的心理要求,从而自觉维护本群体的利益,这种特征会促使群体内的成员形成共同的情感归属,具有一致的行为。当大学生归属于某一群体时,就会在心理上不断增强安全感和归属感,在行为上自觉遵循群体的规范,与其他成员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再者,由于群体成员具有基于本群体的整体意识,这就必然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对其他群体的排外意识。群体心理的上述特征必然表现在大学生群体上,这些群体心理特征必然影响大学生对公民意识的接受及认同,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便会影响公民意识教育预期的成效。
  2.掌握大学生的群体心理状况是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关键。开展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掌握当前大学生的群体心理现状。当前大学生的群体心理现状体现在:一是既归属从众又个性独立。大学生群体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具有对群体的归属从众性,但很多大学生在自制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方面还有些薄弱,从而可能导致心理的困惑与彷徨,对群体行为不能理性判断而具有一定的盲从性。另一方面,大学生自我意识普遍较强,对群体具有归属感的同时又希望脱离群体追求独立。二是既有竞争意识又容易产生挫折感。新生代的大学生面对社会压力内心已打上了“竞争”的烙印,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很少经历挫折与磨难,一些大学生容易产生挫折感,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加以正确引导。
  三、引导健康群体心理,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
  马卡连柯曾说过:“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要采取措施引导大学的健康群体心理,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效。
  1.营造群体心理健康氛围,优化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群体心理的发展及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塑造、培养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一方面,高校要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优良校风,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引领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胡锦涛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曾指出:“要积极培育优良校风。校风反映一个学校的整体形象,一流大学应该有一流校风。”[3]为此,我们要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的良好学习习惯,大力开展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种形式的党团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与科学管理相结合,完善和谐创新的校园制度文化。要使学校的每一项管理决策措施都能充满人文关怀,尊崇民主、平等的价值理想,尊重并保证高校师生在学校中的主人翁地位,要加强班集体制度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班集体文化氛围,使学校各级组织达成某种和谐和默契,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   2.遵循认知发展规律,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认为“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4]认知的过程就是主体在主动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运用图式同化或顺应新的刺激,从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向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从而使个体认知逐步发展,趋于完善[5]。认知发展规律强调个体的主动参与,从而真正地把外在信息同化到个体的认知图式中去。为此,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互动,使学生在平等互动的基础上学习知识。在教育理念上要以学生为本,培养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能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自我学习教育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的民主情操和责任感。
  3.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大学生公民权利义务的认知水平。“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6],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主要途径,“学校和社会必须合作才能使学校教育得到根本改进”[7]。大学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因此,在遵循大学生的群体心理规律基础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还必须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首先,高校应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体制,使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的课程专业学习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完善实践育人的长效工作机制。其次,在具体社会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暑假和寒假组织大学生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提升大学生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要利用在重大节假日或重大事件开展活动的时机,培育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参与意识和民主政治意识;在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教育学生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启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主动认知中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义务,提升大学生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

相关论文

心理大学生大学公民意识教育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适应电子商务的福建省老年教育需求分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