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工程测量》课程教材建设的探索

  中图分类号: TB22 文献标识码: A
  教材内容不仅要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社会动态,而且要随着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结构要求的变化而变化。注重用先进的科学观点和行业规范调整、组织教材,形成先进的教材结构。同时,要优化教材体系的总体结构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精选基础、核心的内容,不断研究解决科学技术知识的无限、高速增长与学校的教材内容相对稳定、教学时间相对有限之间的矛盾。
  一、工程测量教材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陈旧,不适应现代高新技术发展需要
  传统教材的编写往往周期较长,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能及时反映到教材中来,这与高技能人才的专业设置紧密联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实际要求不相适应。如现代电子行业日益发达,内容更新较快。由于缺少对生产实际的调查研究和深入了解,缺乏对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缺少科学的课程理论的支持,现有的教材难免出现体系不明、内容交叉或重复、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教材建设仍然是以地区的选择为依据、以方便教师授课为标准、以理论知识为主体、以单一纸质材料为教学内容的承载方式,没有从根本上体现以应用性职业岗位需求为中心,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育观念。
  (二)与专业教材配套的实践技能教材严重不足
  现有教材无论是权威性推荐教材还是自编教材,都是供教师上课讲授使用的。由于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分量极重,其教材建设也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其实践教学一般占总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但缺乏实践训练教材。而且实践教学在各地差异较大,教学规范性不强,内容繁杂,缺乏较为统一的标准。各地目前对通用的实践教学教材建设普遍不够重视,这已成为制约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
  (三)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缺乏衔接
  "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特色所在,它的实施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要取得相应的、比较高的专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即要求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高新技术和基本技能,但目前高职院校采用的教材大部分是高等院校的本科教材,与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
  (四)没有和测量集中实训相配套的实训指导手册
  工程测量课程每年都要进行为期三周的集中实训,实训内容基本上是课上内容的复制,虽然能起到强化作用但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提高。最关键的是没有优质的配套实训指导教程。无法系统的进行仪器操作练习,也没有将真实案例和实训内容相结合。在工程测量优质化教程的建设中,应当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增加,编写更适合高职学生的实训指导教材。
  二、工程测量课程教材编写的原则
  (一)理论知识够用,重在提高技能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及高职学生的就业岗位,高职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教材必须同时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既选编"必需、够用"的理论内容,重点是编写和实际岗位相贴切的实践内容。应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主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试行"以实践教学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实践性教学一般占职业教育总学时数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一些专业课程的教材应采用富有弹性的模块式内容结构,对知识与技能进行有目的的综合和整合,将若干知识点组成模块,便于组织教与学。
  (二)部分教材可以依托行业和企业进行编注
  高职人才培养的教材要求体现实用性、先进性,反映现时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技术水平。学生学过之后即能上岗操作,并能解决生产工艺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这样的教材单靠教师是很难完成的。只有教师和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紧密协作才能完成。行业和企业的参与必不可少,高职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结构只有企业才最清楚。为此,我们可以聘请行业内的知名高级工程师共同研究教材开发。我们可以邀请企业专家进学校座谈,并与教师结成对子,共同研讨教材编写思路,教师任主编,企业高工任主审。主编教师提出编写大纲,经讨论后交企业专家审定把关;教师执笔写作,遇到技术问题随时与企业技术专家碰面探讨,编写完工讨论定稿后请企业专家终审。有了企业技术人员的实质性参与,就保证了教材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就能反映出企业生产岗位最新技术,避免了闭门造车,照抄照搬,改头换面等问题出现,且提高了编写效率。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教材,还密切了校企关系,提高了教师业务素质,促进了教师向"双师型"发展。
  (三)教材内容的与时俱进
  有的教材虽经几次修订,但内容仍然存在一些落后的、实际岗位很少应用的内容,还存在实践中一用就会、一点就明而理论长篇论述的,甚至不属于岗位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均应删除或删节。教材内容的选编应以基础知识为主体,将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将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再引进新知识、新技术,以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工程测量课程中,测绘仪器更新很快,测绘技术发展迅速,更应在编写和修订时,将内容进行整合,做到教学内容和实际相吻合。关键是和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相贴切。
  (四)建立电子化、立体化教材体系
  平面与立体、现实与虚拟、传统与现代的相互交织,是当代教材从内容到载体发展的一种趋势(书后附光盘,书店中开音像角等,各种形式正在显现)。电子化、立体化教材是针对单纯的纸质教材而言的,是纸质教材、音像媒体、网络课件、CAI课件、教学素材库、电子教案、试题库及考试系统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统称。那么电子化、立体化教材与纸质教材相比的优势一是提高学习兴趣, 信息通道宽,学习的难度减小;二是许多仪器操作步骤,用纸介教材讲授很烦琐,用电子教材演示可以省时省力,学生理解的快。三是能和传统教材在课程中互补。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将各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媒体和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立体化教材,既可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使优秀教学资源充分共享,又可切实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工程测量课程教材在内容整合的基础上,一定要突出技能训练。测量实训也要有配套的实训指导教材。将现场实际岗位和教学内容相一致,更好的培养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以适应未来岗位需求。

相关论文

院校工程测量教材建设探索
钢铁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
基于案例的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