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浅析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顺应新时期社会发展与改革的需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一重要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的和谐不会自动实现,这需要我们的主体―公民积极参与。我国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涵义是“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政治、法律中地位的认识,也即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 ①。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是培育和谐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中具备较高知识文化的群体,他们能否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贡献最核心的力量,使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健全的公民素质。
  一 和谐社会与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关系
  (一)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心理基础
  和谐社会内在的包含了公民意识,例如:民主法治意识、公平正义意识、环保意识等。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学生在努力培养民主法治意识、权利义务意识、环保意识等的基础上,有序、理性地参与。首先,在政治上,只有大学生关心政治、参与政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最终实现,否则,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能是空中楼阁。其次,市场经济的良性、有序的发展也离不了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来配置资源的,它要求社会成员以平等、公平的身份参与经济生活,主动参与到市场的建设中来,做到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公平正义。再次,和谐社会是生态良好的社会,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需要大学生具备生态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保护环境,共同建设和谐的生态环境。
  (二)和谐社会是推动大学生公民意识不断发展的内驱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我国的政治文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社会内部结构的和谐。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发达;社会更加公平,人民的各项权益得到切实的尊重和维护;全社会充满活力,创造力显著增强;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局面。
  第一,在和谐社会的宏观战略背景下,党和政府始终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我国所追求的政治目标,切实把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精神真正落到实处。在民主政治得到较好发展的社会,公民在民主、法治的环境下,会逐步感受到国家赋予的基本权利,他们能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政府决策的程序、途径,进而渐渐参与其中,以期影响政府的决策。第二,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快速、平稳地发展。社会整体环境朝着和谐、有序的方向发展。和谐社会必然是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这就构筑了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实土壤。因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契约经济,因此,这便需要大学生在市场交易、经济活动中,以平等、合法、理性的身份参与其中,运用诚信、合法的手段获取利益。
  总之,从内容上看,两者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它们都内在的包含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参与意识、平等意识等理念。两者作为新时期我国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因其内在的联系必将会相互促进。
  二 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必要性
  (一)从国家层面讲,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是国家政策的积极导向。比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以及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从两次报告不难看出,国家根据时代所需,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性。而高校、社会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政方针的需要,以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从社会层面讲,社会氛围与大学生公民意识是一个双向影响的过程。一方面,良好的民主、公平的市场经济氛围对大学生具有隐形渗透作用,会让大学生逐渐意识到自身的公民身份,自觉、理性参与经济生活。相反,如果社会中一切向钱看、腐败现象盛行、社会道德沦丧等众多扭曲、不正确的社会现象则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理念与行为方式,不利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升也会对社会起模范带头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当大学生走入社会以后,他们会时刻意识到自己的公民身份,在处理事情时,时刻遵循公民的一切行为准则与生活方式。这样,无形之中也会使整个社会具备民主、法治的理念。
  (三)从个人层面讲,公民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当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人才已然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关键性要素。大学生有了较高的素质,就拥有了绝对的竞争力;而国家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便掌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介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在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大学生如果不完善自己的一些基本、核心素质,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大学生为了适应现代化,不仅要努力学习好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努力培养自己健全的民主法治意识、合理的权利义务意识、国家民族意识等综合素质,积极参与政治、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现代意识,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更快地融入社会。   三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公民意识关系到我国的兴衰成败、盛衰荣辱。当今,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行不统一,理论与实践脱节
  首先,受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知识的获取主要以灌输、课堂授课为主,灌输成了中国式教育的主要方式。虽然灌输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快速获取,对知识熟透于心,但要涉及到具体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却是一片茫然。其次,高校评价学生惯用的方式主要是以考试的分数,而很少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与具体应用。因此,大学生大多拥有较强的爱国意识,他们熟知法律知识、了解自己享有的权利与应履行的义务、知道爱护环境、具有环保意识,但实践意识却较弱。最终,由于学生社会实践机会的欠缺,书本上的知识不能有效地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很难使公民意识转变为学生的内在信念与生活准则。
  (二)重权利轻义务现象严重
  我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奉献,以奉献、付出为美德,从来不知索取,不计得失。以前呈现的状态是:只知义务,不知、不问权利。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社会组织、人们生活方式的多元,人们对利益给予了更多关注,凡事先看利益、好处,一切向钱看。因此,当今人们又从“重义务轻权利”迅速剧变为“重权利轻义务”。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公民比较乐意寻求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涉及自己的利益时,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但是,在追求自身的合法权益时,却不知道尊重别人的权利,更不愿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因此,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大学生应切实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不仅做到切实维护自己的权益,还要积极履行义务,因为自己权利的实现同时却是别人义务的让渡与践行。
  (三)社会公德意识缺失
  社会公德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维护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和全体公民的整体利益,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对社会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理应具有社会对其期盼的道德素养,但是,在大学校园中,我们仍能看到一些大学生各行其是、漠视社会公德。具体表现为:不爱护公物、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有伤大雅之事;团队中合作意识较差等。
  四 和谐社会视域下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对策
  大学生作为拥有知识层次较高的特殊社会群体,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其自身的素质,而且也能更好辐射全社会,最终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从政府层面讲,政府应完善公民意识的相关法律
  介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我国公民意识的养成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相反,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而逐步提上重要日程的,为此,在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过程中,政府就应发挥其核心、引领作用。政府的政策作为社会的方向标、导航仪。他们制定的政策具有极高的权威性,社会组织都会以此为参照标准,作为操作的行动指南。因此,在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方面,首先,国家应以法律、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公民意识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从而确保公民意识学科的正统地位,并成立专门的公民教育主管部门或公民教育委员会加以领导和管理。其次,明确公民意识教育的具体内容、目标与培养细则。国家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制定培养方案与目标。如果说中小学倾向于公民知识的灌输与介绍,那么,大学时期则应注重大学生公民角色的扮演、与具体公民行为的操作,我们应使各个阶段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公民意识学习,建立科学、健全的公民意识培养方案。只有政府对公民意识主动加以引导,才能使公民意识培养更有力度,更加切实可行。
  (二)从高校层面讲,高校制定系统的公民意识课程以及教师考评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实践化
  校园作为大学生最集中的场所,非常有利于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为此,高校具体应从以下环节加以落实。
  一方面,高校需要编订公民意识读本、教材,为大学生公民意识课程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要制定明确的公民意识培养大纲,明确培养目标,在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和和谐社会视角的基础上,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德育课程的已有优势,切实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另一方面,作为培养新一代大学生的教师更应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首先,教师应努力培养自身的权利义务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参与意识、道德意识等,努力使自己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其次,教师应转变公民意识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师不应是标准答案的传授者,而应与学生良好互动,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最后,教师在评价公民意识课程效果时,不应简单、机械地以理论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衡量,最好的测评方法是侧重考核学生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的情况,使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从社会层面讲,构建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社会环境
  当今,信息传播的快捷、便利,使人们每天可便捷的从手机、电脑等终端了解到社会新闻。人们从这些重大事件背后都或多或少的认识了其涉及的负面的因素。比如:腐败现象的盛行、食品安全问题频出、道德问题屡见报端等。对于这些现象,应该得到及时地处理。因为,如果违法乱纪者得不到严惩、如果民主法制建设得不到落实、如果社会风气得不到有效纠正、如果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得不到制止,那么大学生公民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系统的高校公民教育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①。为此,构建法治的、公正的和谐社会环境,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落实。
  第一,政府官员、公务人员应带头做好榜样作用,做到廉洁、诚信,依法行政、执政,做到立法为公,执政为民,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切实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传播媒介应发挥正确、理性的引导作用,做有态度、理性的媒体人。现如今,每天我们打开电脑、电视,各种新闻就会扑面而来,媒介的政治判断、价值行为取向深刻影响着公民的思想、态度、行为方式。为此,传播媒体应努力发挥好国家喉舌作用,积极宣传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新闻,弘扬社会正气,传达社会正能量,从而,营造良好的公民舆论环境。第三,公民个人也应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承担一定的义务与责任,自觉做到遵纪守法、爱护公物,遵守社会公德,只要这样,我国公民社会的实现便指日可待。
  (四)从实践层面讲,应以社会实践为最终归宿,着力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
  应是公民意识教育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我们应切切实实把公民实践提上重要日程,实现公民意识―公民实践―公民意识―公民再实践的过程,最终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公民意识。只有在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课堂培养的基础上,着重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实践锻炼,才能让大学生将课堂上老师教授的公民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公民知识的妙处,加深对公民意识的理解与认识,使大学生真正达到知行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使他们更好了解世情、国情,锻炼能力、增强才干,最终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成熟的公民技能。我们要鼓励大学生自觉地进行社会实践体验,促使其公民意识行为养成。大学生可以在假期参与社区服务或进行劳动锻炼,从中体会到了参与的快乐,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以及勤俭节约的品格。另外,当遇到可以展现自己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时,要积极把握。例如:人大代表的选举、班干部、学生会的选举,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参与,让自己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政治参与、民主实践的过程、途径,使自己具备全面的公民素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一份力量。
  为了顺利实现和谐社会这一美好的宏伟蓝图,新时期的大学生应努力使自身具备较强的、过硬的公民素质、能力,不断培养自己的理性、有效地公民意识,主动参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从而有力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注释:
  ①金 灵.对和谐社会中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探讨[J].教育研究,2010(04).

相关论文

和谐公民大学生大学培养意识
试论辅导员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
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学专业人才培养路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
试论学分制下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
电力企业改革中高质量人才梯队培养优
大学附属医院组织使命内涵研究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