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提高民办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质量的思考

  自从国家规划数字媒体为“十一五”大力发展的文化产业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这对于民办高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搞好专业建设、形成具有民办高校特色的教学模式是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方向的教学与人才培养的现状与背景,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民办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思路,希望能在专业建设方面探索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1]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现状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一些综合性高校以及艺术高校进行整合资源,依托本校的优势学科相继开办了数字媒体艺术或者动画专业方向。据统计,从2002年到2004年总共只有11所高校开设本专业,到了2009年期同类专业设置的院校增加到150多所,这里而既包括工科、理科,师范、独立学院,还包括农林以及少数的财经院校,综合院校在开设本专业方向的比例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学校主要依托本校计算机技术这个强大优势学科为基础,在本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上更加偏重于技术与实践性为主,部分的忽视了人文、艺术学科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二、民办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现状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应该是培养既拥有艺术创意与表现的审美素养与能力,亦具备数字媒体操控技能并实现艺术创作的技艺结合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育及思维方式的差异,由于学生本身教育结构的缺憾,使得“技、艺”这两方面的高层次素质及能力对于大多数学生都难以平衡与兼具,可能会有极少数人会变成技艺结合的复合性人才,但不具备普遍性。同时,在现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民办高校中,生源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且基本功不扎实的现象较为突出。我们就有必要根据生源的基础和特点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案,要求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才更具有人性化,才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差异性。[2]
  三、提高民办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质量实施方案
  1.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的底子薄,这就意味着美术功底的不扎实、美术专业知识匮乏,更不用说长年累月才能够培养出的艺术触感,这种敏感度缺失会直接影响学生在画面、色彩、搭配等专业方面的设计灵感,无法完成作品设计。
  1.1学生思维的转变
  刚进入学校学习的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即是观念和思维模式的转变,转变审美标准,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实行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同时学会善于独立思考,发挥个性创作力。当然这是一个长期而有艰难的训练过程,因为学生考前的学习习惯根深蒂固,对于新的观念不易接受,对新的方法往往持怀疑和排斥的态度,不敢或不愿意尝试,总想知道什么是标准答案,在此情况下,创造能力的培养自然难以实现。因此,进入高校后的基础培养阶段不应是高考辅导教学的延续,要打破过去的思维和习惯。
  1.2系统化,专题绘画训练
  绘画训练应从美术的基础课程学习入手。美术基础课程由素描、色彩基础、美术欣赏这三大模块教学体系组成,进行分班制教学,让学生加强美术基础课程这三方面的学习,并且是将这一学习作为重点项目,加强力度,让学生充分了解美术的意义,有意培养学生的艺术敏感度。
  为了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制定一系列系统和专题性的课题,从而改变高考辅导中形成的不良习惯和模式思维。第一步,提高艺术审美品格的训练。审美品格的高低与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视野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入学以后,大力提倡学生走入图书馆,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翻阅和赏析古今中外的经典艺术作品,当然艺术素养的培养和视野的拓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是课内与课外相互结合,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素养。美术欣赏课在很多学生的观念中只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因此很少有人真正用心的去学习美术欣赏,事实上,美术欣赏课是联系绘画基础的纽带,它能够让学生对美术理论体系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通过美术欣赏的学习,也有利于绘画基础,两者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缺一不可。
  1.3民办院校多学科互动、优化课程设置、凸显专业特色
  民办高校的艺术学科相比艺术院校在设计学科上显然是不足为奇的,民办高校的更多精力几乎用在发展优势学科,艺术学科只是在整个学校学科建设中扮演着“调味品”的功能。我们不妨追溯一下,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德国的包豪斯、乌尔姆学院开始,大批的设计家都在提倡艺术与技术、设计与艺术、经济性原则、艺术人文,针对民办院校的学科优势,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对学生在艺术基础上进行设计、技术、经济、人文之间的整合,培养学生在动态的、静态的适合国家经济建设的并注重国际化视野、双向战略模式、实践性较强的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人才。
  1.4建立导师工作室
  建立导师工作室制度,有利于解决学生学习时间的有限性和学习内容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适时调整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实验设备的充分利用。工作室由教师创办,带领学生承接项目,让学生在项目中实战演练,系统完整的提高实践技能。工作室的创办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带领和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晰透彻地理解数字艺术设计,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传达创意、设计的思维理念以及创作方法。实践经验缺乏的师资队伍是工作室开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教师既能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又能从事行业、职业实践活动,并能将行业、职业知识及能力和态度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增强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长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5发挥实训基地的切实作用,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产、学、研结合是目前教育界倡导的新型教学模式,此模式更加适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建设和学生的培养。我们可以利用地方优势,与相关企业签订校企联盟意向。把企业项目引进到教学中来,也可让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企业直接参与项目的设计、制作。校企联盟,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既可使学生学以致用,掌握科技前沿信息及市场动向,促进本专业的快速发展,又能促进企业的生产和教师的科研。
  结语:
  以上是笔者对民办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探索性的建议,或许还存在一些不科学和不够专业的地方。但其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和完善我国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更好的发展。

相关论文

媒体专业思考民办数字教学
会计环境变革下财务会计理论创新路径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基于现金流量税重构国际税收规则的理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