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采用多模式辅助支架式教学法的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13-01
  支架式教学法主要来源是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1],应用支架式教学法进行英语翻译教学要求教师应通过对观察法的运用以了解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要求教师应设法创造出一种问题情境,同时给学生搭建起一种“预期”支架[2];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来获取新知识;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要进行总结和拓展,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1.多模态辅助支架式教学法
  支架式教学的提出基于原苏联心理学家及教育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指出,人在认知上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即“最邻近发展区”[3]。该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师生互动”的建构主义教学原则,通过解构意义达到建构意义的目的,整个教学的过程强调意义的内化与提升,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探索能力。
  “多模态教学”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提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该方法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模态刺激学习者的各种感官,促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强化其记忆,最终实现多元能力的提高。多模态教学的应用研究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对于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相关的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还比较少,且多集中于口译方向,如《英语口译课程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
  2.支架式教学法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实施
  2.1 寻找“最邻近发展区”
  教师在教学时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得出的认识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科技英语长句的特点和对之进行翻译的翻译原则以及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教学中“预期”支架的搭建围绕以下两个教学目标来进行:一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搭建起一个“预期”的支架,二是找到学生学习的“最邻近发展区”。对比观察法可以帮助教师找到学生学习的“最邻近发展区”。采用对比观察法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比原文和参考译文,仔细观察英汉两个语篇中的长句的特点及其句式之间存在的差异[4]。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回答这些问题,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给出的答案来判断学生对相关知识认知的程度,以及学生已有知识和本次课要求要掌握的知识之间存在的差距。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将原文与参考译文进行对比,找出英汉两种语言间的异同,再组织学生对之进行讨论。根据学生讨论中提出的这些问题,教师就能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是存在差距的,这个差距就是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
  2.2 搭建“预期”的支架
  找到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以后,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要求在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借此将学生学习的思路引导到本节课的预期教学目标上来。根据设计问题的回答能把学生的认识逐渐地引到本节课“预期”的教学目标上来。而相关问题的设置就犹如是一个个支架,借助这一个个支架,会使学生一步一步地获得新的进步。
  2.3 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不应急于向学生公布答案,相反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支架式教学法强调学习者应对所学进行主动探索[5],应自主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针对无法独立完成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协作学习的方式借助小组讨论来弄明白。具体说,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英语重“形和”和汉语重“意合”这样的问题,以此帮助学生理解翻译英语长句时常会出现的句子的数量会“一变多”的现象,从而帮助学生体会和掌握“化整为零”的翻译原则。
  2.4 学习效果评价
  在教学活动的最后阶段,教师应将本节课的教学加以总结,以使看似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在作这种总结时,教师应结合翻译理论把教学中遇到的翻译现象与翻译方法向学生讲清楚,应引导学生对新知识实现由现象到本质的意义建构。此外,在作这种总结时,教师还应对本节课上学生遇到的难点一一加以讲解[6]。学生无法自行理解的问题,教师在总结阶段就一定要向学生讲解清楚,要让学生明白。教师在作总结时,还应根据教学的实际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拓展,可适当补充一些本节课中尚未提及的翻译方法。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的情况给予激励性的评价。最后,教师还应给学生布置必要的作业,以使学生能巩固所学新知识。这类作业,可以是相关练习,也可以是要求学生翻译一些科技英语的长句或者定语从句。对学生来说,这样的练习主要应采取模仿翻译的方式进行。仿译较之原创相对简单了许多,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这种仿译,可以较真切地从中感悟翻译的技巧、翻译的原则和翻译的思想。
  3.结语
  综上所述,将多模态辅助支架式教学法引人大学英语翻译课堂教学中,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的记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提高学生的翻译素养及翻译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和意义建构等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关论文

教学教学法英语翻译英语支架辅助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
医疗保险本科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研究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