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弱势群体”报道与新闻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7-0031-02
  记得2013年9月3日,一篇《夫妻俩坠河丧生 三子女一夜成“孤儿”》的新闻上了当天《海盐零距离》栏目的头条,父母前夜突然坠河,双双丧生,留下三个孩子无人照顾,其中最小的弟弟才7岁,最大的姐姐也才只有12岁,孩子们该怎么办,成为广大观众最关心的问题,到9月12日,我们了解到,因为家境贫寒,没有亲戚愿意收养这三个孤儿,孩子已经在派出所住了快半个月,得到消息,我们再次赶往百步,关注孩子们的情况。通过再次报道,更多的观众从夫妻死亡的新闻点转向孩子们以后的生活上,社会上的好心人还自发看望三个孩子,更有甚者希望收养他们。
  新闻媒体一直被推崇为社会的良心,记者更被封为“无冕之王”,对这种现象背后的故事理应引起重视。那么该如何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报道,是一个值得大家共同探讨的话题。
  1 “弱势群体”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1.1 片面追求文字上的新奇,冷漠对待受难的“弱势群体”
  2005年8月8日,《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报道了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因为到草丛方便解手,却不小心碰到高压线触电身亡的事件,新闻标题为《男子草丛解手 触电一命呜呼》。“一命呜呼”这个词常用于讽刺性的句子中,是个贬义词,而媒体却在标题中使用了这个词,不免有带歧视性的意味。就算这名务工男子在草丛中解手这件事有多么的不对,毕竟逝者已逝,他已经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媒体应该站在人性化的角度去报道这件事,而不应仅仅把自己当作是一个看客,对此进行冷嘲热讽。虽然在当今众多媒体中同题材的新闻很多,为了增加“看点” ,往往以在标题上有所创新来吸引受众的眼球,新闻报道的语言不能脱离特定的语言环境,不能产生对人们情感有害的信息,不能只注重趣味性,为了求新、求异、求变而走极端。新闻传媒是公众的喉舌,对社会意识、社会公德起引导的作用,如果传媒对“弱势群体”的受难都采取这样冷漠的报道态度,那么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将会大大降低,无法博得受众的支持。
  1.2 用强者的标准对弱者这进行批评
  笔者发现,几乎每天各大媒体中都有有关农民工的负面报道。很多媒体都会不约而同的在七八月份报道了进城务工的农民为“贪图”凉快在马路边大树下睡觉。记者们在报道这件事情时,不仅用特写拍摄了民工们伸着脚丫子在马路边酣睡的镜头,还用嘲讽的言语对他们进行无情地奚落,指责他们破坏了“城市文明”形象。农民工睡马路的确是事实,但是如果他们能睡上一个有空调的房间的话,他们会选择睡马路吗?夏天酷暑难耐,为了能睡个好觉他们不得不选择睡在凉快的马路旁。媒体作为舆论导向的先锋,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心声,怎能如此轻率地下定结论呢?
  新闻报道要“以人为本”,并不是以“城市文明”为本。我们媒体应该做的是关注所有人的生存底线,关注所有人的权利底线,关注全社会的文明和道德底线,以平等的姿态去关注“弱势群体”。
  2 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弱势群体”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多指那些生理性弱势群体,如妇女、儿童等,他们有着明显的生理原因。但它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会因社会环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所指对象。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那么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危机就会出现突变和转换,那么这些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弱势地位的人,如下岗工人等也进入了“弱势群体”这一范畴。因此,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指“在社会结构的一个或几个层面(无论是在经济、文化、政治以及社会竞争力等方面)处于边缘和底层,没有或拥有少量话语权的那群人。”
  在我国,“弱势群体”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据测算统计,目前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数占总人口的15%~20%左右,即有2亿多人。在通常情况下,经济上的贫困是导致人们沦为“弱势群体”的根本因素。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该如何去报道他们,将是对媒体的一大考验。在报道“弱势群体”的同时,如何在其中融入人文关怀,既让社会关注到他们的生活现状与困境,又让他们体会到关怀与温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3 如何在“弱势群体”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
  3.1 媒体要多侧面、多角度对“弱势群体”倾注
  关爱
  “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一个社会问题,不允许我们去回避这个问题,要注重对他们的真实的正面报道,尽我们自己的能力帮他们走出“弱势群体”阴影,树立他们该有的自信和对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中国农村一共有2200多万名农村留守儿童,为了最真实的了解他们的情况,摄制组人员专门赶赴四川和江西两省进行采访。
  从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忘记了父母的怀抱,有的甚至已经忘记了父母的模样,大多数人从出生到现在只见过父母三四次。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进行反思:这些悲哀都是谁造成的?是他们的父母吗?不,他们也有自己的无奈,受煎熬的不仅仅只有孩子,还有他们自己,思念将是他们之间最大的痛苦。因此,媒体除了对这些留守儿童要倾注极大的关爱外,那些父母也是关爱对象之一。记者又专门赶往深圳对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采访,从中得知,他们也很想回家看孩子但是每回家一次就得花去好几个月的工资,他们宁愿多挣点寄回去让他们生活地更好些。众多的无奈造成孩子和父母之间隔了道难以跨越的裂缝,他们都是社会生活中的弱者,需要我们更多的帮助与支持。   3.2 媒体要多宣扬“弱势群体”的优良品质,注意教育引导
  作为社会的公共武器,新闻媒体给予弱势群体一直有很高的关注,但是由于都是对弱势群体表面性的进行了描述,不够全面和深入,因此出现偏差,导致宣传的效果不佳。
  一直以来媒体对于“弱势群体”的报道中有很大的偏见,在报道中经常出现谴责和贬义的字眼,多数媒体觉得负面报道的效果大于正面报道的效果,以至于社会上的大众对他们都有“刻板印象” ,认为他们是没道德、没素质,因而看不起他们,不去关怀他们。但他们中的是大部分人仍然是勤劳和善良的,他们辛苦地工作,努力的靠自己的双手生活着,靠自己的能力来改善生活,媒体是社会舆论的表达和引导者,在这方面媒体应该给予关注,这不仅可以改善大众对他们的印象,还可以激励大家学习他们这种优秀品质。
  在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中,媒体应该在报道中营造和谐宽松的气氛,使弱势不在自卑,强势不再自傲的。媒体还应该多报道些“弱势群体”坚强不息、努力奋斗,最后终于取得成功的事例,毕竟“弱势群体”创业成功者并不多数,但示范和激励作用甚大。渴望成功,过上幸福的生活,成为大多数“弱势群体”的精神支柱。因此媒体应该多多关注这方面的报道,重视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以激励更多的“弱势群体”奋发向上、艰苦创业,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了解和帮助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重大职责,也是我们新闻媒体给予极大关注的重要题材。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的权益没有受到保障,社会更应该关心、保护他们,这不仅体现了人文精神,还体现了党是为人民服务这一崇高的精神。
  我们应关注对“弱势群体”的报道,通过媒体的报道,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与引导,帮助他们重建话语权,为他们开辟表达利益、发表意见的渠道;利用媒体的力量进行舆论监督,推动有关部门有关保护“弱势群体” 政策的制定。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安定,才能更好地发展!因此,关注贫困、关注“弱势群体”,应该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道义。

相关论文

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关怀人文新闻
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应用研究
试论基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大学生人
基于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
试论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
浅析混合式教学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常态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与
试论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
新闻短视频的配乐问题探讨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