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管理学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框架内漓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泛北部湾区域包括由广西、广东、海南和越南共同组成的环北部湾区域以及北部湾周边的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文莱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近年来,在中国――东盟“10+1”合作框架内,中国与泛北部湾周边国家在教育、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发展迅速。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是国家教育部首批确认的独立学院,在泛北部湾区域旅游业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下,学院推行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学院教学改革力度和教学整体能力提升的体现。此举对我院培养泛北部湾区域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应用型人才的定义
  应用型人才就是能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或者是文化这些方面。简单的说就是“心里有做事(从业)的套路、眼睛能看到事情去做、手上有做事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是有比较深厚的科学基础理论,对相关领域的生产,或者实际状况比较了解。
  二、漓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足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虽然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设定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具备进一步从事旅游教学、科研潜力的研究型人才。然而,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在按照这种要求进行培养目标设计时,究竟是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还是理论研究型人才,往往会出现摇摆不定、含糊不清的目标定位问题,缺乏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二)课程体系设置严重滞后
  目前我院旅游管理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的重复现象严重,如在基础理论课方面涉及到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而在旅游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又涉及旅游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旅游资源学等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严重,饭店管理概论、饭店前厅管理、饭店客房管理、饭店餐饮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景点管理等等许多课程在内容上出现大量重复,学生和教师无所适从;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框架内社会生活第一线的需要;所以在课程计划的变更、教学课程的设置方面要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当前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实习教学经费和理工科专业比起来相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由于学校所拨实践性教学经费有限,在实践教学的时间、地点、路线和带队老师的安排上,不得不以资金的多少而设限。如我们学院在安排最具旅游专业特色的综合野外实习时,资金多时便安排到龙胜等地进行实习。经费少时,就安排在黄姚古镇门票较便宜的地方实习。往往一年一个样,很难做出长远安排,也无法建立稳定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再者,实践教学要求高、难度大,外出带队实习的老师无论从体力上还是精力上的付出,以及所承担的风险都远远高于在教室授课的老师,而待遇上又很难体现出差别,所以大多数老师也不愿意承担此类课程。其次在实践实习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监督等环节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致使学生实习之后收效甚微,实践教学成为一种形式,而不具有实质性的效果。
  三、漓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案
  (一)制订合理的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根据各高校的培养方向确定,其中,本科学生应以培养各级管理人员为主。专科学生应以培养高级服务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为主。因此,培养目标是为旅游企业和行政管理部门输送基层管理人员,培养对象应具备旅游学科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专业知识上,具有较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旅游服务的程序、操作规范,熟悉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及有关泛北部湾周边国家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在专业应用上,能讲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能够较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良好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笔译能力。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并利用计算机解决旅游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二)制订合理的课程体系
  在教学课程体系中,学校需要对旅游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能力分析与分解,然后制订合理的课程体系。这样,旅游管理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才不会出现重复现象。一般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分为旅游英语、日语、计算机应用、公关礼仪、语言文字、导游与旅行社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六个方面,并有针对地设计了相应的六个模块。在旅游英语、日语模块中,设立了旅游英语、旅游饭店英语、旅游日语、英语口译等课程和基本技能训练。在计算机应用模块中,安排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学生需要取得相关的计算机等级证书。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双师”型教师,是指专业课教师具有教师系列之外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其具体的培养途径可通过学术交流、培训、进修等措施,持续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或采用激励机制,鼓励现有专业教师深入酒店、旅行社企业实地学习,掌握旅游行业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鼓励教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验项目进行研究创新,突出其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度超前性以达到产学研的相互促进。同时,也可从旅游企业中引进一些高级管理人才来校兼职。比如我院旅游学院近年来从市旅游局、自治区旅游规划处以及龙胜温泉旅游公司聘请了一些旅游高级管理者前来任教。
  (四)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
  在资金方面学校应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合理规划实施过程。争取学校、系里、学生三方筹集,在不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改长途为短途或长短结合,减少经费。对于实践教学,首先,应建立相对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为确保教学实践质量,选择典型性强、内容丰富、效果明显、交通方便和食宿费用便宜的地点和单位。其次,制定详尽的实践教学计划。最后,加强领导管理。实践教学一定要纳入院系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从实践教学准备到实践教学监督与成绩考核的全过程,院系领导都要亲自把关。在实践教学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中,应使学生从思想上明确旅游业的行业特点,树立正确的行业观念。最后,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多进行正面的、积极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

相关论文

漓江北部湾应用型旅游管理区域经济人才培养
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学专业人才培养路
浅谈互联网视域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
试论学分制下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
电力企业改革中高质量人才梯队培养优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