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浅析当今高职高专声乐人才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215-01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就业为主导,培养市场需要的实用性人才。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角度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仅关系到教学过程的实施,更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程度。高职高专作为培养建设、服务、管理、生产等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专业院校,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其他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注重应用型技能,后者强调学术型研究。高职高专教育必须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样也应具备与之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高专现学制三年,在校学习时间大概两年到两年半时间,半年毕业实习。
  那么在这较短的时间内如何培养一专多能的声乐人才,以适应当今文化发展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呢?声乐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艺术,理论对实践起一定的指导作用,实践能检验理论的对与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但众所周知,声乐人才的培养需较长的时间,在较短时间内培养优秀的声乐人才,需注意几方面。
  一、制定科学实用的声乐教学大纲
  高职高专声乐教学大纲要本着“能用、实用、够用”的原则,强化基础训练,广泛开展实践,重视作品演绎。培养学生歌唱能力、舞台表演能力、活动策划及组织能力等,使学生能唱、能教、能组织、能策划活动。
  二、教学方式运用多样化模式
  每个人的嗓音条件都不一样,以培养演唱人才为目标,最好的办法是传统的“一对一”授课模式。可是,对于高职高专致力于培养应用型高技能声乐人才,也就是说,学生不但要具有市场需求的声乐能力,还要具有符合岗位要求的舞台表演能力、教学能力、策划能力等等。这与提高歌唱水平相比,符合市场需求和未来岗位要求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更为重要。显然,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无法实现这种综合素质要求的效果,为此,出现了小组课、集体课等上课模式。这些模式各有优缺点,将其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能有效提高声乐教学水平。
  三、科学有效的声乐教学
  首先,相关教师必须制定与岗位需求相对应的声乐人才培养目标。自身有较好的歌唱能力、艺术修养和灵敏的听觉,能迅速分辨好坏声音,冷静分析解决问题,重视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歌唱通道的建立标志着歌唱发声技能的基本成熟,建立歌唱通道使歌唱腔体通畅、真假声相融、位置统一、音域宽广、运用自如,为演唱各类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重视作品演唱,加强艺术指导,提高学生驾驭不同作品的能力。
  声乐属于表演艺术范畴,主要借助于歌唱性的语言动作与形体动作来创造和展示声乐的艺术形象。语言动作的抒情美与形体动作的造型美。“声”是指生理的表现,而“情”是指心理的情感表现的话,那么没有情的依托与抒发,声也不可能有灵魂和生命,所谓“以声传情”、“以情带声”来达到“声情并茂”。
  按照国家文化事业发展战略,适应市场需求,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文化精神需要,高职高专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也迅速发展。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全面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每位教师需严格自我要求,保证每一堂课的质量:
  1.课前精心备课,参加集体备课。利用假期时间备好新学期一半课时的教案,每次上课前都要求教师进行详细备课,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内容进行修改,尽量做到因材施教。每周教研室应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和研讨,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好的教学方法,扬长避短。
  2.教师必须借助一定的方式方法才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因此青年教师在掌握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必须不断学习与观摩音乐会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歌唱水平及教学水平。
  3.教师在每次授课结束后都要认真反思,及时总结每堂课教学的经验,制定出下次授课的修改方案。多和学生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也可以通过不记名的方式让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或建议,虚心听取学生的建议,往往学生的意见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好坏的最灵敏天枰。多邀请其他教师去听课,课后虚心听取教师的评价。虚心接受他们的意见并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4.举办师生音乐会,提高舞台经验的同时,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与进行实践性的学术交流。取长补短,也提高了质量水平。
  四、结语
  除以上的措施外,学校还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教师学术成果奖励机制,激发声乐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为声乐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每年组织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提高青年教师水平。

相关论文

声乐高职高专高职当今人才
电力企业改革中高质量人才梯队培养优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
1+X证书背景下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传统建筑文化课程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影响因素实证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职体质健康档案系
浅析后疫情时代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
浅谈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
试论课程思政背景下职业院校保险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