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电影《星际穿越》中的视觉隐喻解读

   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星际穿越》是2014年最受瞩目的科幻大片,11月在国内上映后引起空前热议。影片在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评选中,获最佳视觉效果奖。该片讲述了在不远的未来,随着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面临着无法生存的威胁。父亲Cooper(库珀)为了拯救女儿Murphy(墨菲),穿越虫洞到太阳系外的宇宙寻找延续生命希望的机会。影片不仅首次视觉化地展现了黑洞、虫洞、五维空间等前卫科学概念的物理影像,再现了恢弘震撼的太空探险,更深入探讨了一个永恒的主题:爱(亲情)。爱的能量,最终穿越时空,拯救了人类。影片以父女之间的亲情作为叙事主线,太空探险为故事背景,不仅给予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视觉隐喻,阐释和升华了主题,堪称一部经典的充满人文情怀的科幻大片。
   “视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媒介。”[1] 视觉语言可以跨越语言障碍,从视觉形象的表面形式传达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隐含意义的传达通常借助于隐喻这一语言修辞手段,而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则需要通过各种视觉元素来传达意义,隐藏在视觉元素背后的意义便构成了视觉隐喻。可以说,电影本身便是一种视觉隐喻艺术。导演通过各种视觉手段来表达自己的主题和理念,而观众则通过对影片中丰富视觉元素的解读来获得各不相同的理解、感悟和审美体验。视觉隐喻不仅能唤醒个体生命的感觉,更可成为超越生命的有限而获得无限的中介。[2]
  一、视觉隐喻
   在诸种感官隐喻里,视觉隐喻是最重要、使用最多的隐喻形式。[3] 视觉隐喻存在于一切使用视觉形象的人造媒介中,如绘画、雕塑、摄影、电影、录像、话剧和舞蹈等。视觉隐喻是电影导演手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通过运用丰富的视觉元素来传达现实世界背后的隐含意义。
   从电影本体出发,视觉隐喻的实现有两种不同的方式:[2] 一是对画面内视觉元素的造型,利用景别、角度、光影、色彩、构图等造型语言来使视觉元素具有特别的隐喻意味。例如,仰拍角度使画面垂直感加强,可以把人物形象拍摄得很高大,隐喻创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再比如给人物强烈的侧光,增强画面的对比度,可以隐喻人物内在性格的分裂。二是通过选择和主题有关的视觉元素、组织这些元素的构成方式,并以视听语言的手法控制视觉元素呈现的次序和方式,从而实现主题的暗示。整个过程中隐含着创作者的表达话语,并传递出特定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
   视觉隐喻可作为激发洞察力的策略,用于思考的工具。制造视觉隐喻的过程中,使用视觉形象鼓励观看者建构相关要素、范畴或概念之间的联系。解读视觉隐喻不仅需要调动观看者的视觉感官,还需要调动大脑中与之相关的信息接收、解码、匹配、储存等一系列的认知活动,因而解读视觉隐喻的过程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同时,视觉隐喻是创造性的,不断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力,具有强烈的情感效果。[3] 对视觉隐喻的解读有助于观看者对视觉形象的深度理解,社会意义的构建和文化的传播。以下便从多个角度解读诺兰执导的影片《星际穿越》中的视觉隐喻,以期能对电影爱好者及外语学习者有所启发。
  二、影片中的视觉隐喻
   (一)爱与救赎
   影片中充满了广义的宗教符号,隐喻着西方的文化内涵,其中爱与救赎的主题始终贯穿着整部影片。
   1.光影与色彩的构图
   人类对大自然肆意地开发和掠夺,最终难逃毁灭的命运。影片一开始,Cooper凝望着屋外一望无际的玉米田,随着镜头缓缓展开,背景管风琴低沉而肃穆的长啸响起,一种冥冥中苍凉而黑暗的力量便开始蔓延。铺天盖地的沙土,夹杂着狂风,给人一种沉闷压抑的气氛。管风琴的轰鸣声,由此开始贯穿全片,或空灵柔和,或疾风骤雨,或洪亮肃穆,从地球到太空,配上黄沙漫天的地球,黑暗浩瀚的太空画面,使影片从一开始就浸染上了神秘的宗教式宿命与救赎的主题色彩。
   影片中对光影与色彩的运用,也成功地烘托了宿命与救赎的主题。如在太空中,影片多以黑白的对比、明暗的交叠来呈现宇宙的神秘及对未知的畏惧感;大量的黄色色调则运用于地球上的沙尘暴以展现世界末日的压抑景象。尤其是影片中Murphy的书房,始终笼罩在明暗交叠、昏黄的灯光之下,使其带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神秘宗教色彩。
   2.视觉元素的选择
   (1)拉撒路(Lazarus)。影片中最直接隐喻救赎主题的便是拉撒路。拉撒路是《圣经?约翰福音》中记载的人物,他病危时没等到耶稣的救治就死了,但耶稣一口断定他将复活,四天后拉撒路果然从山洞里走出来,证明了耶稣的神迹。影片中拯救人类的计划被命名为“拉撒路”,宇航局会议室的墙上挂着“拉撒路”字样,都在暗示Brand老教授对地球人必死的命运早已清楚;Cooper从Miller星球回来,看过女儿的录像后也领悟到了这一宿命,说出“拉撒路”一词。之后他便经历了穿越黑洞的生死之旅,最终意外到达未来人类施展神迹创建的高维空间。通过主角之手改变过去,使全人类死而复生,与圣经故事的对应丝丝入扣。而影片中三个主角的故事也与拉撒路的故事如出一辙。拉撒路因为神的爱死而复生,而人类也因为爱重获新生。Cooper带着对女儿的爱与承诺,最终穿越时空,与女儿重逢;Murphy的执著与坚忍也来自于对父亲的信心,对爱的信奉,最终通过破译摩斯密码,拯救了人类;而Brand说:“爱是唯一让我们感知的,是超越时空超越维度的。”正因为这种信念,她到达了Edmond星球,虽然失去了爱人,但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使得人类得以延续。在影片里,唯有爱能穿越时空,跨越维度,在生死里轮回,最终创造奇迹。    (2)书与书架。影片当中多次出现Murphy房间中的一个墙装满了书的巨大书架。这个书架在整部影片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影片一开头便给了一个近镜头,我们可以看到书架的一格摆放着一艘飞机的模型。接着,少女Murphy试着解密看似随机从书架上落下的书,她坚信她所称之为“幽灵”的东西正用书来传递信息。书承载着人类文明和记忆,记录着人类的历史,因而隐喻着时间。影片中Cooper最终从书架后隐藏的五维空间传递出摩斯密码,帮助女儿Murphy解开重力方程,最终拯救了人类,隐喻了知识可以拯救人类的命运。而影片当中的五维空间正藏于书架的背后,如果说我们生活在时间为平行轴的四维空间的话,那么知识也许便是构成五维空间的第五维。
   (3)手表。影片中的手表是Cooper与女儿Murphy超时空联系的重要道具。手表代表时间,隐喻灵感、超验和穿透力。在影片当中,手表还承载着信念和爱,是人类拯救自身的强大力量和源泉。
   (4)“坚忍号(Endurance)”。“坚忍号”是影片中执行穿越的飞船,环形的结构犹如国际空间站,由中间的主体和周围12个太空舱构成。它钟表的外形暗示着时间的永恒,也隐喻着爱与精神的坚忍。正是这样一种坚忍的信念和爱,才使得拉撒路计划的科学家们不惜牺牲自己,搭乘“坚忍号”最终拯救了人类。
   (二)生与死
   生与死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整部影片充满了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导演通过镜头视觉展现了浩瀚的宇宙,静谧的星空,来隐喻这一永恒的主题。
   1.星空与孤独
   哲学家康德的碑文上写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星空给人的感觉是浩瀚而神秘的,遥远而让人充满敬畏感。
   影片有大量星空的镜头,并不止一次地出现以“所在星球”代表“某个人”的画面信息,不断强调着“一人一星”的孤独。事实上,《星际穿越》的原名为Interstellar,字面意思为“星际”,与“穿越”无关。因“穿越”在国内近几年的大热,所以被译成“星际穿越”,指向超时空旅行。然而,这个翻译却大大局限了原名所指。影片中Cooper等人讨论并分析先驱探险者们的行踪时,每个追踪屏幕上显示的,正是其所在的星球,一人一星。而在孤独与孤独之间,恰恰就是片名原文所指:“星际”。
   浩瀚的太阳系里,人类在地球这颗孤独的星球上孤独地生存着,正面临着无数的问题:饥饿,贫穷,罪恶,难填的欲望,无尽的争端。当我们仰望星空时,便会产生一种孤独和无助感。影片中,“坚忍号”上的探索者更需要在太空无尽浩瀚的黑暗中忍受着孤独,只为对生的渴望和追求。
   2.宇宙与探索
   影片的开头,我们看到书架上放着一架布满灰尘的玩具航天飞机。这个特写的镜头不但明示了故事的主题,也隐喻了故事的背景:由于枯萎病蔓延全球,沙尘暴肆虐,人类不得不屈服于现实,为生存而放弃发展科技,放弃探索太空的理想。主人公Cooper也迫于生计的压力,放弃了自己热爱的飞行职业,成了农民;NASA的研究计划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得不到资金,只好转入秘密基地。影片隐喻了当前美国太空研究计划的阻滞,人们对太空探索的消极和冷漠。近几年,由于美国太空探索事故频发,加上政府预算拮据,NASA的各项太空探索计划阻滞不前,也有相当一部分民众开始质疑花费巨资在太空探索上的意义。而《星际穿越》中展现出的太空探索的真实性、可能性,无疑极大地唤醒了人们对太空探索、对宇宙、对人类未来的热情和信心。导演诺兰在接受采访时,也说道:“我想给本片注入一点阿波罗精神。”他们那个年代的人伴随着NASA的航天项目长大,那时人们向往神秘的太空,不懈探索;而如今,往日的理想和热情却在渐渐冷却。因而,这部电影不仅关于爱,也关于导演希望全人类都坚持的梦想:对外太空的探索与开拓。导演把他的太空梦,他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宇宙探索黄金时代的回忆,他对人类进取心的深刻感情通通写进了《星际穿越》。影片中,Brand老教授反复吟诵的诗句:“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白昼将尽,暮年仍应燃烧咆哮;怒斥吧,怒斥光的消逝)”,正是诺兰想要向观众传达的信念。
   这首《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是诗人狄兰?托马斯最受欢迎的诗之一,表达了诗人对于死神将亲人带离这个世界的愤怒(怒斥光明的消逝),以及面临死亡无所畏惧的精神。《星际穿越》中,当“坚忍号”远离地球,即将驶入未知的黑暗宇宙时,Brand教授以第一节“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作为饯别。充满张力的诗句,配上蓝色的地球渐渐被黑暗吞噬的画面,隐喻了前途的生死未卜以及太空探险者面对死亡的勇气与大无畏精神。
   而影片的开端,主人公眼前那一片广袤的翠绿田野,结尾处飞船所奔向的浩渺繁星之所在,隐喻着人类文明的两极:老去的故土与新的理想乡,古老文明开端的农业与最先进科技凝结的星际旅行,过去与未来。
  
  [课题项目]  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二语习得视觉化研究”(项目编号:11Y31)的研究成果之一 。
  

相关论文

隐喻星际视觉电影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英语原版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
胶片上的中国足球——国产足球电影发
新媒体环境下华语电影的纪录片营销策
梦工厂动画电影教育价值分析
论印度当代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
基于眼动分析的玩具视觉感知形式研究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
电影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探析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