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颅脑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并发症的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8.144
  颅脑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存在一定特殊情况, 肿瘤位置, 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手术时间冗长等因素均极易可能导致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患者因为所应用的麻醉药物、肌松药物存在一定残余效果, 麻醉苏醒过程中, 极易引发并发症[1]。而对患者监护过程中, 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 为患者顺利、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提供有力保障。本次研究对在本院行颅脑手术的43例患者麻醉苏醒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相应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是2012年1月~ 2013年12月在本院行颅脑手术的43例患者, 其中男22例, 女21例, 患者年龄16~82岁, 平均年龄(42.6±10.4)岁。疾病类型:动、静脉血管畸形3例, 椎管内占位9例, 颅内动脉瘤4例, 脑室占位8例, 桥小脑占位4例, 鞍区占位1例, 小脑占位2例, 基底节占位2例, 脑积水10例, 其他8例。
  1. 2 方法 本次研究43例患者均采取静脉联合吸入复合麻醉, 麻醉起效后行颅脑外科手术治疗, 完成手术后佩气管导管送至脑外复苏室, 之后通过麻醉机给予患者呼吸支持, 做好医护交接班并对患者生命体征密切观察, 当有并发症发生时需及时加以处理, 并对患者是否满足复苏室出室标准进行评价, 以改良Aldrete评分为9分及以上、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术前昏迷患者除外)、无明显不适为出室标准。
  2 结果
  经相应处理, 患者在9~12 min拔管, 平均拔管时间为(10.6±2.4)min。其中麻醉苏醒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为:高血压8例, 寒颤6例, 躁动2例, 恶心、呕吐1例, 低氧血症2例, 所有出现麻醉苏醒期并发症的患者均经有效处理并送至病房, 经进一步对症处理后并发症消失, 无一例患者死亡。脑外复苏室观察时间为30~57 min, 平均观察时间(30.5±8.5)min。
  3 讨论
  麻醉苏醒期通常分成4个阶段, 即麻醉深度减浅, 感觉和运动功能逐渐恢复;产生自主性呼吸, 逐渐可以进行自行调控;呼吸道反射能力恢复;清醒。因为患者麻醉药耐受力存在差异、机体代谢能力不同、剂量应用不同等均会使得患者术后存在不同苏醒程度[2], 而且麻醉药物及手术创伤使得躯体机能所受到的抑制性并不会由于手术完成而直接消散, 因为麻醉药物存在副作用使得患者出现各类型并发症, 对手术治疗效果存在较大的影响, 所以在麻醉复苏期予以合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临床预后具有较为重要作用[3]。
  寒颤:颅脑手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 若室温较低, 术中需大量液体输至体内, 手术暴露时间过长等均会使患者出现低体温现象, 而手术过程中低体温往往导致术后寒颤。当患者有寒颤症状时, 需及时采用暖风机进行保温处理, 增加复苏室稳定, 及时告知麻醉医生, 根据情况予以曲马多等药物对症治疗, 寒颤可消失。
  术后躁动:患者麻醉复苏过程中, 往往出现躁动症状。患者之所以会出现术后躁动, 是因为术后伤口有痛感而残留的麻醉药物在继续发挥作用, 患者在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 而在苏醒期其尿管刺激可导致患者出现不适感。对于有术后躁动的患者, 应约束四肢以避免坠床事件的发生, 同时还可利用床挡对患者加以保护。另外, 应对患者身上的管路进行固定, 避免管路脱落, 保证所有管路均畅通, 每隔5 min对患者呼吸功能及意识状态展开评估, 必要时可给予镇痛及镇静药物加以处理。
  恶心、呕吐:在手术结束前常规性给予患者止吐药物, 可给予8 mg恩丹西酮或5 mg托烷司琼。然而由于手术可给患者造成刺激, 导致其颅内有高压现象且麻醉药物存在残留效果等, 往往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应及时协助患者将头偏向一侧, 并对患者气道及口腔中分泌物予以及时清理, 促使其呼吸道维持通畅, 避免患者发生返流误吸情况。
  心血管并发症:苏醒期需对患者实施严格心电功能监护, 护理人员需熟练掌握心律失常心电图临床表现, 以便心电图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发现;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情况, 苏醒期创口疼痛所产生的刺激性往往使得血压上升, 护理人员需应用对应心理干预方法、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由此确保血压能够恢复正常水平。若血压依然保持上升或下降现象, 需及时查找原因并实施对应处理。
  苏醒延迟:苏醒延迟指的是全身麻醉术后2 h患者意识未恢复。颅脑手术者如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与桥小脑占位切除术等, 因为手术暴露的时间相对较长, 在术中需低温环境与大量输入体液等所致低体温或手术操作本身、药物蓄积及低血糖等均可能造成苏醒延迟。对于此类患者应对其小时尿量进行记录并维持电解质、水及酸碱平衡, 如有必要可对血糖进行监测。在患者复苏过程中应对患者生命体征改变情况予以密切观察。
  高血压:患者出现血压升高是因为术前存在高血压病史, 患者对尿管刺激、气管导管等刺激不耐受等造成, 应合理选择麻醉药物, 当患者呼吸功能恢复良好时尽早将气管导管拔出, 当出现伤口疼痛主诉时, 应合理应用止痛药。为患者耐心解释尿管所致不适, 并对患者生命体征改变予以观察, 合理使用降压药物, 防止患者因血压波动剧烈引发再次出血。
  低氧血症:出现低氧血症后, 护理人员需及时托起患者下颌, 将气道开放并通过面罩加压给氧, 若达不到理想效果可通过插入喉罩进行辅助通气, 促使患者血氧饱和度及时恢复正常。当患者呼吸功能、神志均恢复正常后, 可以彻底消除气道分泌物, 拔出喉罩。对患者在脱氧状态下持续观察15 min, 当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平稳时, 可送返病房。
  综上所述, 颅脑外科手术麻醉后往往出现并发症, 对其实施合理有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保证颅脑手术患者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

相关论文

颅脑麻醉护理患者
肩袖损伤行肩关节镜手术后的早期康复
情景模拟教学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
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
腹腔妊娠的护理现状与体会
论普外科护理中引流护理重要性
急诊重病监护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
浅论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模式在
试论医技、药学及护理开设门诊实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