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护理干预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 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 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蓝光治疗的常规抚触及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儿在蓝光照射治疗中皮疹、失水增多、皮肤损伤、烦躁不安的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胆红素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退黄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抚触和加强皮肤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可以有效提高蓝光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16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俗称黄疸, 是新生儿一种常见的疾病, 产生其症状的根源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 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因此会出现巩膜、皮肤等部位的黄染[1]。一般发生于新生儿出生后3~5 d, 大多数足月新生儿在2周内症状会自行消退, 但是有一部分患儿胆红素在血清中含量过高, 引发胆红素脑病, 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2]。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理性)均应积极处理, 尽可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3]。对蓝光治疗的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理性)患儿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11月治疗的60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血清胆红素值介于250~300 μmol/L。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 各30例。干预组中男12例, 女18例, 平均日龄(4.58±0.43)d;治疗前平均血胆红素水平(271.1±12.9)μmol/L, 出生时平均体重(3.37±0.55)kg。对照组中男16例, 女14例, 平均日龄(4.50±0.37)d;治疗前平均血胆红素水平(272.4±14.6)μmol/L;出生时平均体重(3.52±0.50)kg。两组患儿胆红素水平及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均为足月儿, 无窒息或G6PD缺乏或新生儿ABO溶血等疾病。Apgar评分均在8分以上。
  1. 2 方法
  1. 2. 1 治疗方法 ①蓝光照射治疗:两组患儿均采用双面LED蓝光灯光疗。根据患儿个体情况调节箱温、相对湿度50%~60%[4]。患儿入箱前清洁患儿皮肤, 做好眼部及会阴的保护工作。尽量保持患儿光疗期间安静, 及时给予安抚。每次进行光照治疗前均应使用经皮测胆仪测量患儿的胆红素值。光疗时间8~12 h, 根据医嘱确定治疗的时间。②药物治疗:采用苯巴比妥片(3~5 mg/kg?d)口服, 以提高肝细胞的微粒体活性, 促进未结合胆红素转变成结合胆红素。蒙脱石散(1.0 g/kg?次)口服阻断肝肠循环[5]。
  1. 2. 2 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给予患儿光疗的常规护理, 干预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改良抚触、加强皮肤清洁护理及加强对家属进行黄疸宣教等综合护理措施具体为:①改良抚触方法及要求:在常规抚触基础上加强与患儿的交流。抚触室播放轻柔舒缓音乐, 抚触人员注视患儿, 做到眼神交流。同时抚触人员与患儿轻声说话, 给予语言刺激[6]。②对家属宣教:向患儿家属讲解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的生理特点, 告知患儿家属新生儿黄疸发生的病因临床表现及严重后果, 开展黄疸健康宣教及护理指导。③皮肤护理:蓝光照射容易引起腹泻, 从而对肛周皮肤可能存在刺激, 每次便后用湿巾或温水清洁臀部。勤换尿片保持臀部皮肤干燥。④蓝光箱内圈形鸟巢或放置柔软玩偶使患儿感觉舒适安全[7], 防止其头部手或足部撞到箱内硬物。⑤同时1~2次/d脐部护理, 以防感染导致黄疸加重, 影响光疗效果。
  1. 3 观察及评价指标 每天皮测皮肤黄疸指数2~3次。同时在光疗过程中观察是否出现皮疹、水分丢失过多、皮肤损伤及哭闹等蓝光治疗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光疗反应发生情况 干预组患儿在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皮疹、失水增多、皮肤损伤、烦躁不安的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胆红素值及黄疸消退时间 干预组患儿经治疗2~5 d后, 经皮测胆红素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干预组患儿的退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俗称黄疸, 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疾病之一, 约2/3新生儿可出现不同程度黄疸。少数患儿因血清胆红素值过高引起核黄疸(胆红素脑病), 导致脑瘫等后遗症。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进行干预治疗, 可有效地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提高人口的生存质量, 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8]。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建议, 在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上应首先考虑采用蓝光照射的治疗方法[9]。蓝光治疗在现有的所有治疗方法中效果最好, 副作用最小。通过蓝光照射治疗可使未结合胆红素氧化异构, 易于排出体外[10]。但光疗易产生如发热、腹泻、皮疹等副作用[11]。加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蓝光治疗过程中的护理, 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组资料提示, 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蓝光照射治疗副反应的同时增强光疗效果。常规抚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新生儿胆红素的肝肠循环[12]。改良抚触不仅一定程度上减少新生儿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更大程度上加入了人性化的护理, 关注了新生儿心理的需求[13]。本组资料显示, 干预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临床护理工作中, 护理人员除了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外, 还要加强护理干预, 使患儿得到更有效的治疗。改良抚触和加强皮肤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可以有效辅助黄疸消退, 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关论文

蓝光胆红素新生儿护理新生
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护理观察
肩袖损伤行肩关节镜手术后的早期康复
情景模拟教学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
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
腹腔妊娠的护理现状与体会
论普外科护理中引流护理重要性
急诊重病监护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
浅论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模式在
试论医技、药学及护理开设门诊实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