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中医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入院的20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方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肌力进行评估和分析。 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患肢肌力、活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 R24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9(a)-019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on the efficacy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hemiplegia. Methods 20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hemipleg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10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addition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The motor function,daily living ability and muscle strength in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evalua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motor function,daily living ability, limb muscle strength and activity ability in observation group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imb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hemiplegia and shows remarkable efficacy,it is worthy of clinic application.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tervention;Cerebral infarction hemiplegia;Limb function
  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高,且50%~70%的存活者可存在不同程度的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因此,康复期对患者进行积极干预以促进其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主张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意识清醒及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因患者患病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受损,及早对患者实施康复训练能够预防脑卒中后的后遗症或并发症,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身心健康,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与后遗症的发生。我院对100例脑梗死患者采取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入院的20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医学会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2],并经颅脑CT或MRI确诊,均为首次发病,无意识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其中观察组男71例,女29例,平均年龄54.2岁;对照组男6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6.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偏瘫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1.2.1 急性期康复护理 于脑卒中急性期进行训练,有的学者赞同患者应在发病当天后进行适当的康复护理,有的学者主张待患者病情及一般特征稳定后,对其患侧肢体实施按压放松,避免关节挛缩畸形病变、肌肉失用性萎缩或关节脱位的发生,警惕按摩顺序应从远心端向近心端缓慢开始。体位护理是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良姿训练最为有效的康复项目之一,也是一项重要的训练和护理[3]。良姿位是预防肌紧张异常的最佳体位,尤其是抗痉挛的体位高级神经中枢受损后,保持患者良姿位极为重要。患者脑卒中后一般会出现上肢屈肌紧张并且伴有下肢伸肌紧张,受损肢体呈痉挛状态,良姿训练则是抑制患者出现异常姿态,是通过有效的运动动作与摆放肢体到正确的位置,促进大脑神经元受损功能的恢复。通过进行姿势正常模式的反射训练,使患者保持正确的舒适姿态,帮助患者轮流两侧进行侧卧,左右翻身。偏瘫患者进行患侧卧位时,不能压陷在身体的下面,如肩部、髋部;要注意患侧的上肢前伸屈曲,伸直患髋,为患者在恢复训练中创造有利的条件,防止发生髋屈曲性挛缩。患者在恢复初期进行初期良姿位需要有人进行专门的护理,在卧床的24 h内均保持正常的姿位,注意患侧不能弯曲躺。   1.2.2 恢复期康复训练 ①坐位、站位训练:患者能够独立完成更多的日常生活动作的前提是具有坐位平衡的能力,先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40°),若患者无心慌、头晕等症状再为患者换取坐位(床头抬高40°~90°),为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要放慢动作。②坐位静态平衡训练:主要是指导患者保持髋、膝等关节均能够屈曲90°或更多,在无支撑条件下进行床边或者椅上静态坐位,将患者两足分开约为一脚宽,放置在支持台之上或者踏地,调整头与躯干至中间位,双手置于膝上,维持此姿势一段时间后(不感劳累为宜)慢慢协助患者倒向床上之后调整身体保持原来体位[3]。若患者能主动完成动态坐位平衡,即双臂能够伸向左、右、前、后、上、下方,双手手指交叉并且能够伴有躯干相应的移动以及被动完成被动态平衡,患者能在受到突然推拉外力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平衡。只有做到有效地完成坐位平衡的训练,患者才能够进行床上平坐以及床边进行站立[4]。③行走训练:患者逐渐达到独立行走的前提是能够进行保持体位平衡和独立站立,这样才能使患者逐渐进行跨步动作的练习。在护理人员协助或者家属陪伴之下,可以用绳索套于患者脚中部进行牵拉抬起,由于患肢抬举的不利或者不灵敏可能发生危险,护理人员或家属要时刻防止患者发生摔倒,同时正确指导并校正患者患侧踝关节内屈现象的发生,在进行行走训练时避免双足形成“内屈脚”,以免影响下一步功能康复的训练效果[5]。患者在疲劳状态下会使步行的姿态变差,不要在每次行走时过分强调迈步大小,并且尽可能保持每一步都走好的同时,对步行的稳定性和耐力训练进行提高。
  1.2.3中医护理干预 ①经络导平针灸采用ZDZ-3型经络导平治疗仪(南京电脑控制仪器厂生产),按照中医原理,采用多个小极板刺激麻痹肌肉,按照经络走行以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为主,取曲池、外关、阳陵泉、悬钟等穴位进行治疗,20 min/次,1次/d,10次为1个疗程。②中药熏洗:对偏瘫患者除了应用针灸、推拿、理疗外,还采用中药熏洗的方法对患者的患肢和全身进行治疗,起到了通经活血、消肿止痛、滑利关节的作用。主选补阳还五汤,如上肢发冷者加用桂枝、姜黄,发热者加桑枝、酒精熏洗;下肢发冷者加乌药、淮牛膝,发热者加用野木瓜、川牛膝。熏洗前将中药煎熬后,两次兑合在一起再加10~20 ml的普通白酒,一起倒入盆中即可熏洗。用熬开的药酒熏洗患肢手、足,1次/d,先用蒸气熏患肢,待水温降至50℃时用其洗患肢,约30 min/次。熏洗过程中应有专人看护,若皮肤有损伤或溃疡者暂停药物熏洗。
  1.3 效果评价
  运动功能:应用Fugl-Meyer评定法的简式进行评定,<50分为严重,50~84分为明显,85~94分为中度,100~95分为轻度[6]。日常生活能力:应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40分为差,41~60分为中,>60分为良[7]。肌力评估:采用Lovert的6级分级法评估肌力,原始肌力以入院时检查结果为准,治疗和康复训练后第28天进行评价疗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l5.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肢肌力的比较
  观察组患肢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活动能力的比较
  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活动能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讨论
  脑梗死后局部血管闭塞造成周围半暗带血流不同程度地下降,并引发缺血级联反应,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产生大量自由基,引起脑组织水肿形成与神经细胞凋亡[8]。脑卒中患者早期持续性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有效地调动了脑组织残留细胞功能,减少了伤残程度,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9]。脑卒中早期持续性康复治疗已成为共识,康复介入越早,患者功能恢复及整体疗效越好[10]。脑卒中患者大多数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等后遗症,研究显示,康复效果除了与患者病变部位、病因、程度、年龄、接诊时间、药物治疗等因素有关外,发病之后尽早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于部分脑细胞复活与神经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11]。促进大脑皮质功能恢复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的主要条件,也是运动再学习的过程。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往往只重视生命,忽视功能恢复,有重治疗、轻康复的倾向。临床研究证明,康复护理越早开展,效果越好,功能恢复的可能性与程度越大,预后也就越好,因此,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中医护理。其有助于激活早期部分基因,使病变局限,加速脑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健侧大脑半球的代偿与功能重组,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患肢的残存功能和能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12]。掌握康复手法技巧再对患者施行治疗,被动运动主张早期施行,坚持与其他疗法紧密配合。辅助患者进行坐、立、走,纠正患者的不良姿势,训练记忆、言语等。施行运动疗法治疗手法要轻柔,禁止粗暴,软瘫者要用感觉刺激疗法予以促进运动,如患肢负重压迫患肢关节,拍打与按摩患肢等。运动训练应按发育顺序进行,从翻身、俯肘、支撑俯、爬跪至站立等,注意消除患者的低落情绪,树立其回归社会的信心,创造良好的家庭康复环境,制作简易而实用的康复设备,以利于患者运动锻炼。在运动训练中应注意避免联合反应,以防引起瘫肢痉挛[13-15]。本研究中,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医护理的介入可显著减轻患者残损和残损程度、改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脑梗死偏瘫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患者、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做到全程康复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论文

偏瘫肢体护理中医功能影响
电子商务对文创产品发展的影响探析
试论企业税收激进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浅谈市场营销对商业空间设计的影响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影响因素
试论医技、药学及护理开设门诊实践与
疫情影响下对推进远程审计的探讨
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影响因素探讨
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影响研究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裂变营销对用户购买意愿的影响—以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