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浅谈社会心理对新时期语言变异的影响

  语言变异作为语言发展的一种形式,在词汇、语义、语法等方面发生着变异。在社会语言学家看来,语言又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语言是不自足的,语言自身在不断进行调节。在新时期汉语中存在大量语言变异的现象。新时期汉语语言变异有着自身的特点,即表现特定的社会内容和文化内容。就语言自身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功用来看,语言变异的存在既有其必然性,又具有合理性。①引起语言变异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语言的(内部的系统原因)和非语言的(外部的社会原因)。语言的因素主要指语言的内部结构。非语言因素主要是指与语言相关的各种外部因素,诸如社会阶级和职业、文化程度、种族、性别、年龄、交际场合、交谈对象、语言载体以及语言传承衰减等等,这些都会影响语言的变异。社会心理指的是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它直接受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影响制约并与行为文明交融互摄,互为表里。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社会的心理,即群体和社会中人们共同的心理;另一方面是指社会影响和制约下的个人心理。社会心理可以说是一个综合体,既是民族文化、传统习惯的积淀,又是社会环境、个人心理的综合。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反映,人的社会心理变化必然使语言产生变异语言产生变异受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由语言的心理属性所致。人的社会心理是错综复杂的,使语言变异的动因也是多层面的。新时期,我国社会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了改变。现代汉语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涌现出了大量的新词语和新用法。这些新的语言变异现象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语言主体多方面的语用心理。 从社会心理观察语言变异可以拓宽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认识。
  一、求新求异的心理的影响
  人类发展离不开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讲,创新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对于新时期,很多词汇都是由年轻人求新求异而产生的。年轻人思维敏捷、个性鲜明,具有较强的想象力,乐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喜欢追新求奇,是对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最敏感的群体。年轻人也多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及途径来展现自己的个性特征,以期在他人的心目中形成“鲜明的自我”,表示卓然独立,与众不同。求异求新能使他人更快地注意到自己以达到心理上的某种满足。因为新奇的东西对人的刺激最强烈,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一心理导致了新词的大量出现。如“特困生”本来是指“生活有特别困难的学生”,在校园内也具有指代“特别爱睡觉的人”。在校园内还有“学渣”的称谓,是相对“学霸”而言的,指那些平时不努力学习,期末时才开始突击、临时抱佛脚的学生群体。“任性”本义是指听凭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或者恣意放纵,以求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达到自己某种不正当的目标或执拗使性,无所顾忌,必欲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本是一个固定词组,现在也有因个人的原因,不屑作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的含义。如“有钱就是任性”,不乏有一种自我解嘲之意。每一代的青少年都在积极创造和使用流行语。所谓“流行语”,指的是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或特定人群中迅速盛行、广为传播的语汇。词汇的传播具有波浪效应,新词语的传播也往往是以年轻人为核心,向年长和年幼的人扩展,让更多人来体验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变化,并逐渐在不同层次的人群中使用传播。
  二、求雅避俗心理的影响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求雅避俗的社会心理,而这种心理反映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希望能和周围的人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希望别人能够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由于这种寻求自我价值被确认和情绪安全感的倾向,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往往十分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更多地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竭力在语言表达中保护自己的利益,维护自己的尊严。如新词语“瘦身”一词,与“减肥”的含义是相同的,但其含义更凸显“使身体瘦下来并保持苗条外形”,主观上又没有对自己肥胖的表述,所以“瘦身”要比“减肥”显得雅致,迎合了以瘦为美的流行观念因而备受时尚女性的欢迎。
  此外,在与人体的生育、排泄以及死亡等有关的“不雅、不快之事”,也采用了相对委婉的说法来表达。如排泄被称“洗手”、“死”则被委婉的称为“老了”“仙逝”、“归西”、“驾鹤西游”、“圆寂”“谢世”、“辞世”等。
  三、从众心理的影响
  从众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又必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从众”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通过向社会压力让步,以使自己的认知及行为符合群体的、社会的标准和规范。从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习他人的智能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和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这种心理是人们寻求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安全感的表现。在社会中,几乎人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即被大多数人接受和认同的东西,个人也往往对其表示接受和认同。这种顺从大多数的心理和个体自愿接受社会行为规范的倾向是导致语言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时下非常火的“蛮拼的”一词,是指“很努力”、“很卖劲”的意思,是相对的程度副词,境界表述在肯定中仍有预留空间。表达出了一定的新时期新常态的含义。此外还有“打虎拍蝇”、“一带一路”、“神马”、“我也是醉了”、“且行且珍惜”等词语的广泛使用。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酷取代了“潇洒”,不同之处是,“酷”蕴含着更多的叛逆欲望和反抗力量。在QQ上给我留言也渐渐让步与“Q我一下”等。这些词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都表达了一定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等。
  四、避繁求简心理的影响
  语言交际中,会受到省力求简的心理影响,表达力求言简意赅,很多词简缩成新词语,或成为中英文结合体。如“躺枪”是表达“躺着也中枪”的意义,“智捉”是“智商捉急”的意义,还有如“公关(公共关系)、入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注孤生(注定孤独一生)、冷无缺(冷漠,无理想,信仰缺失)、减负(减轻负担)”等等。新时期现代汉语中外来字母词的增多也与人们的避繁求简心理分不开。在新词语中出现了字母的简写和汉字与字母结合的形式。如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NBA――美国篮球职业联赛、MM――美眉,WTO――世界贸易组织等。结构形式简约而表意丰富密切相关。 趋利避害是人类共有的普遍心理,这种心理对某些新词语的产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新时期 “零 X”词族的出现,语言结构的类推作用是其主因,但该结构的大范围高频使用显然与人们追求新颖和趋利避害的心理有关。 如“零接待、零缺陷、零误差、零噪音、零投诉、零损失”等都表达了人们希望努力消除和避免的。
  五、结论
  语言与社会是一对共变体,是相应地变化着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没有变异就没有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变异现象既受到语言本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同时又受到人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从社会心理因素这一角度解释当前一些语言变异现象,不仅能为语言变异研究本身提供更为广阔和深层的解释,也为应用语言学,尤其是社会语言学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课题,从而大大扩大了语言研究的范围,使语言学更加贴近社会生活,为社会所重视。
  注释:
  ①曹起.新时期汉语变异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2013(6).

相关论文

社会心理变异语言影响心理
浅谈市场营销对商业空间设计的影响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影响因素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
疫情影响下对推进远程审计的探讨
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影响因素探讨
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的作用研究
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影响研究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
裂变营销对用户购买意愿的影响—以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