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心理的群体性特征探析

  一、问题的提出
  新生代农民工,本文意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农民工(从事非农职业的农村户籍人员),总人数在农民工中大约占60%,约1亿人;这里面包含了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两代农民工。近年,多数制造企业面临“用工荒”等境况,原因之一便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离职率较高,企业有抱怨也看不明白:这个群体中的个体追求的是什么?而有关调查也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闲暇时间的度过多为上网、聊天、吃饭、看电视、睡觉休息等,处于较低的闲暇层次,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并没有自我设计的生活方式,更难说是创造性的追求。
  本研究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的行为以及心理过程(职业心理)的调查,并以人数比例为基础,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的群体性特征,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新生代农民工“心之所向”的问题,从而为解决“高流动性”的问题提供启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开展。其中,问卷调查中所使用的问卷材料为课题组自行编制的问卷。采用了多阶段抽样法、分层抽样法和随机抽样法,将问卷发放给浙江省制造企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共发放452份,回收有效问卷400份。
  数据的整理和处理采用Excel 2010以及SPSS 18.0软件包进行。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存在价值之追逐:自我发展的群体性特征
  新生代农民工相较之之前的第一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学习职业技能,并谋得比较好的发展空间。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如果企业提供培训的机会,有57.3%被访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想学习“专业技能”;而对于培训频率的态度上,45.6%表示渴望一个月甚至半个月进行一次培训。一方面,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一定程度上层次偏低;另一方面,专业技能意味着有一定的门槛,说明他们对于技术性岗位,或者说更高层次岗位的存在一定的追求,更好的发展空间促成了这种意愿。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除了“专业技能”是新生代农民工渴望得到培训的,“计算机网络知识”是27.5%的被访者渴望企业培训的。比例虽然不大,但有一定的启示:首先,如果是计算机娱乐活动,不需要培训、更不会由企业组织培训,因此这里的“计算机网络知识”更多意味着工作用途,我们在访谈中发现有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办公软件颇有兴趣;其次,在企业中需要用到计算机的一般为部门主管,说明有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发展到管理层,在调查中也发现,如果有机会参与企业的发展和管理,36.9%表示“非常愿意”。
  从群体的视角看,约六成的新生代农民工有谋得技术和个人发展空间的意愿,约三成希望发展成为企业管理层。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以城市作为自我生存和自我实现的平台,有研究表明,“成长和能力”与离职倾向存在高度相关(0.433**),即对成长和能力要求越高的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倾向越高,这一点在90后农民工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二)个人生活之动因:企业融入的群体性特征
  项目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对企业组织“专业技能”的培训存在明显的倾向性,而另一个条目“企业发展史”,则仅有15.7%的选择率,说明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并没有认同、融入企业的意愿或倾向,也就意味着较难形成对企业的情感依附。
  如果仅将工作作为赚钱的工具,自然毋需认可或融入企业;若将其作为自己未来安身立命的平台,与自己的命运连在一起,就会考虑企业融入的问题。然而,相比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已不再将外出务工作为“贴补家用”的工具,有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有近60%的劳动报酬用于个人消费。那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倾向于以“城市”的方式来生活和工作;但为什么不认可和融入特定的企业?
  他们不依赖企业,而是通过劳动获取报酬,以帮助自己在城市生存以及生活――因为他们的工作技术门槛低,转换并不那么难,意味着不需要依赖特定的某家企业,甚至可以突破行业界限就业:这是“高流动”之所以可能,但为何必要?
  笔者以为,农民工的期望和企业的态度之间存在偏差。我们的调查发现,在被问及希望企业关注自己哪方面时,33.9%表示是“工作的努力”,29.9%表示“某方面才能”,30.9%表示“工作的成果”。努力、才能、成果三项几乎在群体中各占三分之一,说明群体希望企业可以关注个人的某种存在价值。如果新生代农民工只是赚钱谋取自己的生活而在各个企业流转,他们毋需在乎企业关注什么。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希望企业“提高薪酬”的农民工比例达到51.0%;然而,实际的情况并不如此。企业基本只提供薪酬,而没有提供更多的生活选择项,那么农民工一旦形成“企业只提供钱”的刻板印象,就自然把关注点聚焦在“薪酬”上。
  (三)困境之思:职业规划的群体性特征
  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的职业、人生没有足够明确的认识。项目调查显示,希望企业培训“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规划”、“心理知识”的农民工比例分别达17.2%、22.0%、20.5%。而更明确一些,在职业的规划上表示“较模糊”和“未想好”的比例达到68.2%,愿意接受职业规划方面培训(包括“十分愿意”和“有点意向”)的比例达到80.5%。上述数据说明,新生代农民工有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94.4%)、人生发展(22.0%),但多数陷入迷茫而没有找到解决之路。

相关论文

群体性浙江省新生代浙江农民工群体
高校群体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处理研
高校群体性事件预防应对机制研究
撑起社会的保护伞――农民工权益的法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
论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针对盲人群体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研究
冷却肉特定腐败菌群体感应的研究进展
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分
论新时期我国弱势群体的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