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简析网络语言对当代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

  从“给力”登上新闻联播到“no zuo no die”被收入美国俚语词典,网络语言因其风格活泼、视角独特、传播快捷等特点逐渐被大家接受,形成亚文化进而融入主流文化,成为现代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是富有活力的群体,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极强,许多网络用语如“神马都是浮云”、“鸭梨山大”等就是他们的首创。网络语言在当今的校园文化里更是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渗透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语言对文理科院校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及网络语言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方式,成为我们研究的主题。
  一、网络语言、校园文化与大学生
  广义的网络语言既包括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及网络专业术语,也包括人们在互联网上用于交际的自然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专指后者,其作为网络上专用的语言形式,不断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并因其直观简练而含义丰富的特点在现实中得到新的发展。本文着重分析狭义上的网络语言。
  校园文化是有局限性的文化类型,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探讨的是狭义的校园文化,主要指校园精神文化。局限于文化的活动范围与参与对象,每种类型、甚至每个学校,都有独有的校园文化的特点。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以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具有校园特色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大学生个性的差异及对新鲜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决定了校园网络环境的活跃性。加之网络语言的日益活跃与信息交流的便捷化,更是进一步促使了校园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以网络语言为媒介的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又从直接或间接上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发展。
  二、调查分析
  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及实地调研的方式,随机向中国矿业大学(简称矿大)发放21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204份;向江苏省师范大学(简称师大)发放2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190份;样本取样较为合理,较大程度上可以反映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
  问卷的设计主要从语言对他人产生影响的过程着手,即:语言的产生、个人对语言的接受、个人对于语言的再发展。设计目的是通过一个较为完整的过程来展现网络语言对校园文化的具体影响。同时,问卷在设计时加入多个变量,不仅有学校的差别,还考虑了性别、年龄、专业等因素,从多方面展示网络语言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一)网络语言的产生
  网络语言诞生于网络之中,但它同样具有语言的某些特性:由人创造、由人传播。从语言的产生方面考虑,我们设计这样的问题:“您希望成为一个新的网络语言的制造者吗?”
  网络语言产生有两个因素,一方面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网民为了减少语言障碍,上网方便的需要;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的出现满足了网民交流隐蔽性的需求,这个问题设计的出发点是站在大学生创造网络语言的主观意愿上。
  通过结果分析,可以发现在394份有效问卷中,两所学校的大学生对网络语言的创造有明显不同的见解。在矿大接受调查的问卷中,有5.88%的同学选择“非常愿意”,而在师大有13.16%;明确表示“不希望”的问卷比例却是师大较大,有13.16%,矿大只有7.84%。由此看出,师范院校显示文科院校的一般特点,在网络语言的创造上显示更强的意愿度。但由于师范类学校较注重对学生“师魂”、“师德”及“师人”意识的培养,教师本身就有一个对语言文化继承、传播、引导及发展的问题。所以,网络语言在师范类学校的传播遭受了更大的阻力。
  (二)大学生对网络语言的接受
  网络语言要想对校园文化产生影响,必须先通过对校园精神文化活动的主体――大学生产生影响来实现。大学生接受网络语言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要受到传播途径、大学生的个人意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根据影响大学生接受网络语言因素的不同,设计如下问题:
  1.关于传播途径
  “您主要是从哪种途径接触网络语言的(多选)”
  传播途径的通畅与否,是影响网络语言的传播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大学生是通过什么途径接触到的网络语言,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问卷中,两所学校都有超过70%的同学选择“微博、人人等社交平台”、接下来依次是“优酷、土豆等网络媒体平台”、“网络小说、段子等文字”、“其它”。由此看出,社交平台上网络语言的传播较为广泛,也成为大部分社团组织吸引同学关注的主要阵地。
  2.关于大学生对网络语言的了解程度:
  (1)“您了解网络上使用的‘萌萌哒’、‘亲’、‘?潘俊?等语的意思吗?”
  (2)“您了解网络上使用的‘摩擦摩擦’、‘补刀’、‘上天台’等词语的意思吗?”
  第一个问题的反馈结果反映出,大部分参与调查者表示对于“萌萌哒”、“亲”、“?潘俊钡冉衔?普遍的网络用语达到了“全部了解”的地步,在矿大占76.47%,在师大有57.89%;两个学校均没有人表示对这些词语“都不了解”。这充分表明部分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情感的直接表达形式,融入校园文化。针对第二个问题,有39.47%的师大同学表示“完全不了解”,在矿大有11.76%的同学如此认为。这显示对一些较为生僻的网络语言,同学们的关注度都不高。
  (三)大学生对于网络语言的使用
  语言对人产生影响,最主要还是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因此调查问卷设计一些问题关于大学生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上,例如:
  (1)“您平常使用网络语言与同学交流时有障碍吗?”   (2)“您身边的大部分同学经常使用网络语言吗?”
  根据问卷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参与调查的两所学校的学生都表示自己在使用网络语言与同学交流时“没有障碍”,并且周围的同学“经常使用”网络语言。由此可知,网络语言的使用在校园文化的流通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为了解学生是否受网络语言的影响而出现错误的判断。为此,我们设计了三个问题:
  (1)“您对网络语言在娱乐节目,网络小说,大众传媒等领域使用的态度是?”
  (2)“您对网络语言在机关公文,新闻出版物等正式场合中使用的态度是?”
  (3)“您的老师如果在上课时使用了网络语言,你的态度是?”
  由调查结果可知,对网络语言在正式场合的使用,绝大部分人是持反对态度,但对教室上课或大众传媒等方面使用网络语言的问题,有近一半的人都选择了“无所谓”。明确的表示“赞成”或者“反对”的人数反而并不占优势。由此可见,在正式场合多数同学对网络语言的使用态度还是非常明确的。
  三、积极影响
  第一,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开展各类丰富活动。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不少社团组织通过网络语言组织和设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校园文化活动,活跃校内文化,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第二,活跃师生垂直关系,变为横向交往模式。在“您的老师如果在上课时使用了网络语言,你的态度是?”这一问题中,矿大有超过三成的同学表示支持老师在课堂使用网络语言,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加强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打通人际关系网络,塑造自由宽松学风。网络语言的使用,让很多学生感觉在交往中很愉快。在忙碌紧张的学习之外,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
  四、消极影响
  第一,冲击主流价值,破坏语言结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超过六成的同学认为网络语言使用不规范,多贬义 及侮辱性语言,容易影响校园风气。
  第二,网络语言“冷暴力”盛行,影响现实生活。矿大有62.75%的同学认为“当别人使用‘呵呵’一词与其交谈时,心里会觉得不舒服”;而师大的比例更高达73.68%,这一现象表明不恰当的网络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易给学生心理留下伤痕。
  第三,校园内部沟通困难,内向群体心理受伤。一些同学表示“别人与其沟通时,出现听不懂的情况,会让人觉得落伍,对心灵造成不小的伤害”。这一比例在调查的矿大学生中占19.61%,在师大学生中占21.05%,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在网络语言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确实存在诸多的变量,就如同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受网络语言影响的范围及程度也会存在差异。网络语言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渗透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既要加以引导,使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又要利用网络语言,使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形成有机统一。

相关论文

校园文化当代语言高校影响校园
疫情影响下对推进远程审计的探讨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影响因素探讨
浅谈高校思政教师法学素养培育的三维
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的作用研究
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影响研究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裂变营销对用户购买意愿的影响—以拼